1985年国家分配给许昌地区国库券任务1,915万元,比上年增长46.2%。到当年六月底,全区共交款入库2,001.3万元,提前并超额完成了任务,受到了省政府的表彰。其主要做法是:
一、摸清情况,落实任务
为了合理分配1985年国库券任务,地区国库券推销办公室提前要求各县、市及早动手,调查研究,摸清各单位的财力情况和购买能力,做好国库券推销的准备工作。省1985年国库券任务下达后,地区按照实事求是、区别对待的原则,把任务一次落实到各县、市,县、市也很快将任务落实到各部门、单位。在分配任务时,力求做到合理。向单位推销的部分,对生产经营情况比较好,预算外资金比较多的单位,适当多分配一些购买任务,对预算外资金比较少的单位适当少分配一些购买任务。各部门、单位的任务一经确定,即作为派购任务,没有特殊情况,必须完成。并规定,各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必须首先用于购买国库券,在未完成国库券任务之前,不得安排其它方面的开支。向职工个人推销的部分,根据各部门、各单位干部、职工的工资总额,按一定比例分配购买任务,任务只分配到单位,由单位进行宣传发动,组织购买,不按人头平均。向农民推销的部分,考虑到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经济状况差别较大,根据农民收入水平分配购买任务。对市郊区、经济作物区,工副业生产和商品经济搞得比较好、连年丰收比较富裕的乡村,适当多分一些购买任务,轻灾区减半,重灾区不分配购买任务。
二、广泛宣传政策,深入发动群众
1985年国库券发行工作一开始,地区就广泛宣传政策,深入发动群众。在全区范围内,除召开各种会议进行宣传外,还利用有线广播、宣传车、黑板报、幻灯片等多种形式,大讲发行国库券的意义和作用;宣传1985年发行国库券新的政策和方法,及其比往年更加优惠、更加方便;宣传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为加快四化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所做的巨大努力;宣传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民富与国强的关系。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踊跃购买国库券是为四化建设增砖添瓦的爱国行动,也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大调动了全区城乡单位和个人认购国库券的积极性。长葛县老城乡窑业专业户孙银章购买国库券1万元,他说:“是党的富民政策使我走上了富裕之路,国家搞四化建设资金不足,我买1万元国库券,作为对四化建设的一点贡献。”
各级领导干部,在宣传中注意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动员工作。鄢陵县只乐乡党委书记陈满堂主动包下了几年来国库券推销难的王庄片。他通过调查发现,那里的农民主要存在着“怕露富”的思想,就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使群众认识到:是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好,才致富了,不能只看到自己这个小天地,要为振兴中华出大力。这样,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8,400元的任务。
三、重点推销,以点带面,全面展开
许昌地区1985年农民购买国库券任务所占比重达43%,这部分任务完成的好坏,对整个推销工作影响很大。因此,各地在广泛宣传、普遍动员的基础上,采取了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面向富裕村户,实行重点推销的办法。例如,鄢陵县首先在只乐乡召开专业户、富裕户代表座谈会,会上,曹桥村党支部书记曹保生率先购买七千元,代表们也紧跟着认购了三万元,占全乡推销任务的47%。在他们的带动下,全乡只用三天时间就完成了68,370元的购买任务,县国库券办公室及时总结推广了这一经验,全县在半个月时间内就交款112万元,超额完成了任务。
四、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加快工作进度
国库券推销工作,是政府各部门共同的任务。所以,加强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保证。1985年许昌地区国库券推销工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成效很好。党委、政府、军分区、工青妇、国库券办公室等部门,抓紧宣传发动,推广先进经验,表扬好人好事;财政部门当好各级领导的参谋,及时做好财力调查,摸底算帐,合理分配任务;工商局做好个体户的宣传发动、组织认购、交款入库工作;经委等部门积极做好工商企业国库券的认购交款工作,保证按时完成任务;人民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及时做好城镇和农村国库券收款和发券工作,做好国库券调运、票面调整工作,做到了边交款,边发券,加快了工作进度;商业部门积极做好奖售物资的供应工作,做到凭证供应,奖售兑现,进一步调动了城乡广大干部群众购买国库券的积极性,保证了推销任务的胜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