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财政史资料选编》即将同读者见面了。这部资料选编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基本上以朝代为中心,共分为十二辑,每辑又各具特色。我国历史悠久,史籍浩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虽然出版了一些通史资料、中外交通史资料和一些经济史料,但贯穿古今的、经过整理的财政史料,尚属少见。毫无疑问,中国财政史料的编辑和出版,为研究中国财政演变的规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毛泽东同志1941年5月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光辉文献中,向全党提出了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学习马列主义应用的重大任务。他说:“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昨天——今天——明天”是紧密相联的。深刻地了解昨天,才能真正懂得今天,也才能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在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同志和陈云同志都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中青年干部,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培养人才,懂点历史是一门不容忽视的必修课,因为鉴往知今才能继往开来。因此,我觉得战斗在财经战线的广大干部,特别是中青年干部,看一看这部财政史料选编,增加一点历史知识,对他们肩负社会主义现代化重任是有益的。
这部财政史资料选编,是为了满足教学、科研和广大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经财政部组织,由几所财经院校的教授、专家,在教学、科研任务和社会工作都很繁重的情况下,仅用了五年的时间完成的。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收集和整理财政史料,删纂编审并加注释已属不易,况且参加这项工作的同志,多已年逾古稀,他们带领一班中青年同志,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不顾酷暑严寒,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五年时间内,就将一部几百万字史料摆在读者面前,就更属难得。“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他们这种拚将有生之年,献身四化建设的革命精神,是特别值得赞许和学习的。当这部编著问世之际,作为财政战线的一名老兵,谨向他们表示我的称羡和敬意。
正象许多著作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一样,这部财政史料选编也难免有遗漏和舛误之处。我想,经过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鉴定和指正,它将进一步完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