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根据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并考虑到现实可能,确定要在今年消除财政赤字、实现财政平衡。这是从国家全局利益出发,为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顺畅进行,而采取的一项重要宏观决策。
消除财政赤字,实现收支平衡,是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标志之一,同时又可以为后十年我国的经济振兴创造有利条件。大家知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为解决历史欠帐问题和理顺经济关系,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国家财政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曾连续六年程度不同地出现过财政赤字。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并实行了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进行,各项建设事业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出现了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国家财政状况也逐步好转。收入由下降转为回升,赤字逐渐缩小,特别是最近两年在收入和支出都有较大增长的基础上,做到了收支基本平衡。国家财政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同时又从宏观上对国民经济起着一定的促进和制约作用。这几年,国家财政基本上是平衡的,每年赤字数额不多,但毕竟要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今年消除财政赤字、实现收支平衡,就可以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加速四化建设。
消除财政赤字,实现收支平衡,是保证经济体制改革顺畅进行、巩固和发展大好形势的需要。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形势很好,但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总有一些需要不断解决的新问题。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偏多。信贷和货币投放较多。为解决这些问题,党和国家采取了相应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消除财政赤字、做到收支平衡,有利于减少货币投放,避免引起物价的较大波动,同时,对基本建设投资和消费基金支出能起到控制作用。这无疑是从宏观上采取的又一项重要措施。
消除今年的财政赤字,要做很多工作,但关键是要控制财政支出。今年以来,国家财政情况良好,头七个月收入和支出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实现今年的收支平衡,消除赤字,任务仍很艰巨。根据往年的一般规律,财政收入的大头在上半年,而支出的大头在下半年。今年又有一些特殊因素,就是实行工资、物价改革而带来财政上的减收增支,都集中反映在后几个月。这就增加了实现收支平衡的难度。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目前财政形势好,盲目乐观,工作松劲;更不能认为上半年收入增加的多,下半年就可以放手花钱了。经验告诉我们,财政出问题,往往出在支出失控上。为了做到收支平衡,从现在起,必须大力节约和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对动用上年节余,要加以控制,动用过多的,要通过增加收入或削减支出抵补一部分。地方对财政当年超收部分,今年不要用来安排支出。对基本建设、行政经费和社会集团购买力等支出,一定要按要求进行压缩。除了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和工资改革支出要保证按预算执行外,对其他各项支出,能节省的就节省,该压缩的一定要压缩。并且,各级领导部门要下决心停止追加新的支出和开增支的口子。总之,我们今年不能把支出基数铺得过大,否则,不仅影响今年财政收支平衡,而且也不利于明年乃至“七五”的财政收支安排。
做到财政收支平衡,财政部门负有重要责任,但需要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支持。消除财政赤字,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大事,人们盼望很久了。财政部门要在各级党政领导下,把消除赤字作为下半年的中心任务,会同有关部门全力以赴地抓好增收节支工作,为消除财政赤字、实现收支平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