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我省小氮肥企业的扭亏增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1982年,我省小氮肥行业结束了长期亏损的被动局面,盈亏相抵后,盈利782.7万元,较1981年减亏增盈2,597.1万元,1983年1—7月份,盈亏相抵后,盈利1,759万元,较1982年同期减亏增盈1,782.1万元。小氮肥行业取得的成绩,为促进我省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改善财政经济状况,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是.在我省小氮肥企业的扭亏增盈工作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重扭亏,轻增盈”的倾向。对亏损企业的扭亏,一般都抓得紧,成效也较为显著;对盈利企业的增盈问题,则有所忽视,致使企业之间盈利水平悬殊。一些企业以盈利企业自居,满足于不亏损的状况,忽视和掩盖了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消耗大、成本高、盈利水平低等方面的问题。据对1983年1—7月份74户小氮肥盈利企业的盈利水平分析,盈利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两户,盈利55万元以下的企业有68户,占盈利企业总数的91.89%。以5个小氮肥企业为例,它们的情况是:

从上表可以看出,同是小氮肥企业,生产规模相近、产品相同...
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我省小氮肥企业的扭亏增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1982年,我省小氮肥行业结束了长期亏损的被动局面,盈亏相抵后,盈利782.7万元,较1981年减亏增盈2,597.1万元,1983年1—7月份,盈亏相抵后,盈利1,759万元,较1982年同期减亏增盈1,782.1万元。小氮肥行业取得的成绩,为促进我省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改善财政经济状况,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是.在我省小氮肥企业的扭亏增盈工作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重扭亏,轻增盈”的倾向。对亏损企业的扭亏,一般都抓得紧,成效也较为显著;对盈利企业的增盈问题,则有所忽视,致使企业之间盈利水平悬殊。一些企业以盈利企业自居,满足于不亏损的状况,忽视和掩盖了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消耗大、成本高、盈利水平低等方面的问题。据对1983年1—7月份74户小氮肥盈利企业的盈利水平分析,盈利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两户,盈利55万元以下的企业有68户,占盈利企业总数的91.89%。以5个小氮肥企业为例,它们的情况是:

从上表可以看出,同是小氮肥企业,生产规模相近、产品相同,而盈利水平却如此悬殊,如果统按天镇煤价换算,有二户企业不但没盈利,还要亏损。盈利低的企业,盈利水平还能不能提高?潜力在哪里?我们对此作一分析:
一、原料价格的差异,掩盖了一些盈利企业效益差的问题。煤炭是氮肥生产的主要原料和燃料,由于煤炭资源在我省分布不均,有的化肥厂资源条件优越,工厂建在煤堆上,有的化肥厂却依靠远途调进,需付出高昂的煤价和运费。上表所列五个企业,天镇化肥厂两煤消耗是最低的,而煤价是最高的,在这种情况下,盈利名列前茅说明经济效益是好的。如果拿天镇化肥厂的煤价作标准去衡量其他4个厂的话,平定化肥厂的盈利总额中,有53.16%的利润是来自两煤价差;阳城、高平化肥厂不但没有盈利,反而分别亏损8.18万元和56.96万元。从全省情况看.有相当一批小氮肥企业之所以有盈利,是沾了煤价偏低的光。因此,对于那些资源条件好、原料价格低的小氮肥企业的盈利情况,要作认真的分析,帮助盈利水平低的企业从经营管理上找原因,努力挖掘企业潜力,充分利用我省煤炭资源充足、煤质好、品种多、价格低等有利条件,提高经济效益。
二、原料、能源消耗高,影响了企业盈利水平的提高。从小氮肥企业来说,两煤一电消耗在合成氨成本中占的比重最大。降低合成氨生产中两煤一电的消耗,就能显著地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目前国家对小氮肥企业的要求是,吨氨两煤消耗要降低到2,000到1,500公斤以下,电耗降低到1,400到1,200度以下。天镇化肥厂已基本达到了国家最低要求水平,两煤消耗为1,419公斤,电耗为1,290度。但从全省情况看,小氮肥企业吨氨平均两煤消耗高达2,462公斤,电耗平均高达1,523度。据统计,1983年1—7月份,两煤消耗在2,000公斤以下的企业只有8户,仅占9.5%,两煤消耗在2,000公斤以上的有76户,占90.59%;电耗在1,400度以下的企业只有16户,占19%,1,400度以上的企业68户,占81%。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提高小氮肥企业的盈利水平,必须从降低两煤一电消耗上下功夫。
天镇化肥厂为了降低两煤一电的消耗,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建立健全了能源管理、煤场管理、物资管理、工艺管理、设备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他们对本厂生产用煤采取运输护车、来煤看守、入场过磅、分堆存放、班班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