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同志在观看技术人员用微处理机对文件管理进行处理的操作表演时说,看了这些,大开眼界。我国财经干部面临着知识更新的任务,现在大多数的财经干部还没有看到这个任务的紧迫性。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其他领域新技术的发现,都对财经干部提出了新任务。
——摘自1984年3月5日人民日报
近几年来,我国的许多经济部门使用了各种类型的电子计算机,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电子计算机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正被越来越多的部门所认识。财政部使用电子计算机处理财政业务,只有两年多的时间,据了解,省、市、自治区的财政厅(局)、税务局,有的正在着手准备,大部分还没有用电子计算机处理财政业务。我们财政系统对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起步晚了一点,但是,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最新成果,借鉴国内使用计算机的经验教训,并在统一的规划指导下认真开展计算机的应用工作,就可望搞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
财政部计算中心是从1979年10月开始筹建的。通过在进口的日本中型计算机和日本汉字信息处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工作之后,建成了一个比较实用的能满足我国财政业务需要的中国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从1982年正式运行起,就输出了汉字报表,效果较好。两年多来,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报表处理。先后为部内业务司、局处理了财政、财务会计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终决算等报表,基本上可以满足对汉字报表处理的要求,减轻了业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了业务人员的好评。

二、管理系统,首先用于部内工资管理。现在部内每月发放工资的计算,都是通过电子计算机处理的,每月只需要两小时输入变动数据以及五分钟的计算机处理和打印的时间.大大减轻了工资结算的工作量。目前,正着手建立利用外资的管理系统。
三、基层上报数据的处理。财政部来自基层单位的数据相当多,靠手工操作进行分类汇总,以及对某些方案进行分析测算,很难适应工作的要求。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可比人工操作提高几十倍甚至更高的效率。1983年下半年.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了全国部分省、市利改税第二步改革的测算和财政系统的人才预测工作,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开展财政业务计算机应用的研究工作。在开展统计报表业务的同时,从1983年起,着手摸索建立财政业务数据库数据库。就是按不同的应用领域,把分门别类收集的若干按一定格式事先编好的文件,以方便用户访问的方式存储起来,供用户共同事用。数据库除具有数据的检索和存取功能外,还具有数据的修改、增删、整理和保密等功能。以及逐步应用计算机编制长、短期财政计划、财政远景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由于国家财政、经济正在着手改革,此项工作尚需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
此外.我们还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和正在完成一些国家急需的计算机处理业务。如为国家计委计算中心处理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各省、市、自治区10%及部分100%的汉字报表;为国务院价格研究中心处理根据大量基层数据而进行的理论价格测算的汉字报表等项目,都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目前有些省、市的财政厅(局)对使用电子计算机的积极性很高,非常希望应用电子计算机来提高工作效率,解决财政业务繁忙的问题。有的已经购买微型电子计算机,准备开展应用。为了适应这一情况,并改变目前全国财政业务数据主要靠省、市、自治区财政厅(局)通过邮政、电讯等方式上报的状态,现在就财政系统开展电子计算机应用的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设想,供各地参考。
一、为了全面、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存储财政数据,只在财政部建立计算中心是不够的,还应逐步在全国财政系统内广泛推广。当前先应着手在省、市、自治区财政厅(局)一级使用,待取得一定的经验后,再考虑向市、地、县一级发展。通过省、市、自治区财政厅(局)一级使用计算机,一方面解决本地区财政业务中的问题,培训计算机使用人才,提高财政信息的传递速度;另一方面也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在应用机型的选择上,各省、市、自治区财政厅(局)一级先从微型机微型机是微型电子计算机的简称。它是由微处理机作中央处理机,加上其他如控制电路存储器、输入输出电路等部件所构成的微型化计算机。作为起点,再发展到应用微型机的多机多终端系统,即在财政厅(局)内各业务处安装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是指联接在通讯线路上的输入输出设备,以联机方式工作,将信息输入系统或由系统输出信息,如键盘显示器及针式打印机等。。在一个地区的财政部门之间也可采用多机多终端微型机系统.
在汉字微型机的选型上,应根据以下四条作为选型的标准:(1)汉字处理功能强,汉字输入方式灵活方便,输出的汉字报表清晰。(2)系统使用方便,并配有多种便于处理汉字的程序设计语言及汉字数据库。(3)能与财政部的电子计算机系统配套,可以通过8英寸软盘进行信息交换,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通讯功能,即在微型机之间可以进行远程文件传递。(4)产品系列化、标准化,单终端可作为多终端系统的一个终端使用,便于从单机单终端系统向多机多终端系统发展。
根据以上四条选型标准,目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设计的汉字微计算机系统比较适用。
建立全国财政信息处理的脱机系统,就是把省、市、自治区财政厅(局)购置的汉字微型机与财政部计算中心的计算机组成脱机系统。有两种工作方式可供选择,第一种是信息不经过通讯线路传递,而是把录有数据的软盘传递(邮寄或专人送)到财政部计算中心,进行脱机处理;第二种是财政部计算中心购置统一型号的微型机,同通讯条件较好的省、市、自治区财政厅(局)进行微型机之间的文件传递,即把财政厅(局)的数据通过通讯线路联机传送到财政部计算中心的微型机上,然后再把录有数据的软盘在中型计算机上进行脱机处理。
全国财政信息处理的脱机系统,最好能在1985年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样不仅可以开展地方财政业务的计算机处理工作和通过软盘经常向财政部报送数据,同时还可以进行省、市、自治区和部两级的数据汇总,特别是在进行大量基层单位的财政经济普查时将发挥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正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计算机,特别是微型机的推广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财政系统的实际情况,先从微型机的应用开始,积累经验,创造条件,逐步、逐级地把计算机的应用广泛开展起来,为提高整个财政系统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而努力。
(本文照片系财政部计算中心操作人员在计算机主机上进行操作 刘近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