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中国财政学会于1980年11月26日至12月6日在昆明市召开了1980年年会和第四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财政学会的理事、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经济主管部门、财政经济理论战线、高等财经院校及部分综合大学和新闻、出版单位的代表240人。会议结合调整经济和稳定经济,围绕财政赤字问题开展了理论讨论,并进而探讨了调整与改革的关系、分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以及综合平衡、财政职能作用等问题,使大家在认识的广度上和深度上都前进了一步,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进展。会议还总结了学会一年来的工作,确定了1981年研究活动的规划,补选了尹文敬、薛超、雷振南、康振农、马大英、李建昌、沙伊托夫、晋静波等八位同志为中国财政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会议开幕时,财政部副部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陈如龙同志致开幕词。他说:我们这次会议有两个任务,一个是召开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会,总结一年来的学会工作,制定1981年学会活动计划;一个是交流财政理论讨论成果,对当前重大的财政经济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讨论。陈如龙同志说:我们在1979年末第三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上,总结了三十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坚持财政研究从经济入手,提出和初步探讨了财政分配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关系、财政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财政对积累、消费的形成和使用的调节作用、综合财政平衡等问题。现在看来,围绕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开展财政理论研究,方向是正确的。1980年以来,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大家的努力和各种专题研究会,进一步探讨了财政赤字的形成、危害和消灭赤字的措施,财政的职能作用,综合财政的内容、范围及其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分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三大平衡的理论方法,财政分配制约积累率的理论方法,比例、平衡、效果、速度的关系等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使我们的财政理论研究同国民经济宏观效果的研究,更进一步紧密地结合起来了,这是一个极为可喜的现象。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指出,当前的财政理论研究,同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四化”建设的要求,还是有距离的,有许多新的问题,正等待着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需要我们作出更大的努力。
陈如龙同志又说:最近,中央和国务院重新明确,贯彻“八字”方针,调整是关键,当前要突出抓调整,稳定经济。整个经济工作,要以调整为中心来安排,调整的中心环节是进一步解决基本建设规模过大、战线过长的问题。同时,要适当控制消费的增长。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促进国民经济的调整,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必须在宏观经济方面,加强国家计划的调节,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这是中央对经济问题的重要决定。我们这次财政理论讨论会应当本着中央这一精神,进一步总结财政工作的历史经验教训,对当前财政经济工作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包括财政赤字问题、分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及其调整问题、加强综合平衡问题、财政体制改革与经济调整的协调问题等,进行理论探讨,使我们的财政理论研究,提到一个新的水平,更好地为正确贯彻“八字”方针服务。
会议结束时,陈如龙同志致闭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