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活跃在财政工作第一线的财税专管员同志们,为了给四个现代化积累资金,长年累月地战斗在工厂、矿山、商店、农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增收节支,将分散在各单位的利润、税收按规定缴入国库,保障四化之需。当人们站在矗立的高楼大厦旁边赞叹它的雄伟壮丽时,应当想到,这里边包含他们的一份辛勤劳动。
天津市财政局财税管理一处先进工作者、市三八红旗手元毓珠同志,就是千千万万个财税员中比较出色的一个。尽管她已五十多岁了,并患有高血压病,但在四化光辉前景的鼓舞和激励下,仍然同年轻人一样奔波在第一线。
1977年2月,元毓珠同志从天津毛毡厂的决算表上了解到该厂亏损13万元,这是她管辖的工厂之一。她想,工厂亏损,国家收入就受损失。虽然这个厂地处北郊,交通不便,她自己身体不好,但还是毅然向领导提出下厂帮助扭亏工作。这样,她安排好家务,每天早晨五点离开家,跟厂里的班车上下班,晚上七点才能回到家。在工厂里,她深入车间跟班劳动一段时间,逐渐熟悉了整个生产的六道工序。一天,在跟班劳动中,她发现抽丝机抽出的涤纶丝乱成一团,大批成团的废丝,当成废品一麻袋一麻袋地被扔掉了。她意识到这可能就是抽丝成本高的原因所在。于是她主动配...
活跃在财政工作第一线的财税专管员同志们,为了给四个现代化积累资金,长年累月地战斗在工厂、矿山、商店、农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增收节支,将分散在各单位的利润、税收按规定缴入国库,保障四化之需。当人们站在矗立的高楼大厦旁边赞叹它的雄伟壮丽时,应当想到,这里边包含他们的一份辛勤劳动。
天津市财政局财税管理一处先进工作者、市三八红旗手元毓珠同志,就是千千万万个财税员中比较出色的一个。尽管她已五十多岁了,并患有高血压病,但在四化光辉前景的鼓舞和激励下,仍然同年轻人一样奔波在第一线。
1977年2月,元毓珠同志从天津毛毡厂的决算表上了解到该厂亏损13万元,这是她管辖的工厂之一。她想,工厂亏损,国家收入就受损失。虽然这个厂地处北郊,交通不便,她自己身体不好,但还是毅然向领导提出下厂帮助扭亏工作。这样,她安排好家务,每天早晨五点离开家,跟厂里的班车上下班,晚上七点才能回到家。在工厂里,她深入车间跟班劳动一段时间,逐渐熟悉了整个生产的六道工序。一天,在跟班劳动中,她发现抽丝机抽出的涤纶丝乱成一团,大批成团的废丝,当成废品一麻袋一麻袋地被扔掉了。她意识到这可能就是抽丝成本高的原因所在。于是她主动配合技术人员和老工人,反复调查研究,终于查明废丝是由于温度不合格以及抽丝操作技术不过关造成的。她就主动向工厂领导汇报,建议更换设备、加强机器维修工作,注意工人的技术培训。厂领导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成立了攻关小组。元毓珠同志又向公司汇报,取得公司的支持,派技术员来厂进行操作技术指导。经几方面同时进行工作,不久,质量提高了,废丝减少了。后来,她又和技术人员、工人一起研究建立了原始记录、消耗定额、交接班以及操作规程等制度。由于大家共同努力,该厂生产经营情况逐月好转,到1977年12月份,产品正品率由26%提高到59%,产品成本由每吨12,800元降低到9,100元,由每吨亏损2,800元转为盈利900元,终于扭亏为盈。
元毓珠同志经常出入车间,有的同志问:“元姐,你到这里来干啥?”这些同志认为,搞财政工作只需要在办公室打打算盘、收收支支就可以了。元毓珠同志总是笑着回答:“搞增产节约来了。”她认为深入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挖掘潜力,堵塞漏洞,推动增产节约,是专管员的责任。
有一次,她经过第三毛纺厂外加工点,看见原料、剩余零线散乱地放得到处都是,无人管理,浪费较多。她认为这个漏洞应该堵住。对大工厂来说,也许这类小问题算不了什么。但是元毓珠同志认为,浩浩大江来源于涓涓细流,财政收入就是一点一滴地聚集起来的,只有克服掉浪费,财政收入才有保证。她就和另一个同志深入外加工点作调查,发现加工点没有帐簿,成本是在月底将成衣加余料倒轧出来的,损失浪费较多。他们摸清了问题以后,就向工厂领导提出了加强管理的建议,并帮助外加工点建立各项管理制度,使1979年的外加工费节约了8万元。
元毓珠同志热爱自己的工作。除了经常深入基层以外,她还经常地坐下来做些研究分析,揭露生产上的矛盾,促进增产节约。
1978年初,她和另一位同志分析第三毛纺厂的产品成本,发现272/4绒线的单位成本比1974年升高四元多,每公斤原料成本升高四元多。为了弄清原料消耗高的原因,他们就到绒线车间了解情况,发现产品超重,投毛量增加了1%,1978年1至2月,多消耗了原料价值3万多元。她又进一步分析,原来是与染料的重量有关系,同等份量的毛线,染成浅色的成品份量就轻,染成深色的成品份量就重。按商品出售标准,份量低于规定标准就要降等降价,因而只好用多投毛解决这个问题。染深色的虽份量重,也是以同等的投毛量,因而投毛量多,成本高。元毓珠同志认为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不分染什么色都是一个投毛量的做法,建议根据毛线将染成的颜色,分档投准分量,分档使用。分档投毛只搞了半年,绒线消耗下降了1.1%,产品超重由过去的3.23%,下降到0.35%,半年降低成本20万元。
一个优秀的财税员,经常考虑的是如何维护国家利益。他们为国家增加收入而高兴,为国家财产遭到损失而痛心。这一天,元毓珠同志来到毛条厂,和技术员一起,到车间了解情况,发现有两台合毛机筛除土杂的口子太大,每天竟漏下洗净的好毛180斤左右,当成废品卖掉。同时,喷油口漏油严重,每天出湿毛60斤。仅此两项,原料损失相当可观。元毓珠同志把了解的情况向厂领导汇报,厂领导利用国庆节公休日更换了新设备和喷油嘴,大大减少了原料的损失。仅此两项一年可节约60万元。
1979年,元毓珠同志在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被评选为市三八红旗手和市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元毓珠同志说,我只做了一点点工作,党给了我这么多的荣誉,我要戒骄戒躁,加倍努力,在新长征途中,为更多地积累资金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