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11 作者:吴大琨
[大]
[中]
[小]
摘要:
我国目前全国上下都正在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地进行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工作。但“四化”并不能关起门来搞,它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关系极大,因此,在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刚开始的时候,个人想就今后十年的世界经济形势,特别是作为整个世界经济中间重要一环的美国经济与财政的发展趋势发表一些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七十年代世界经济形势的大变化
八十年代是七十年代的继续,因此,我们要展望八十年代的美国经济与财政,就不能不先对七十年代世界经济中和美国经济变化最有关系的一些变化趋势作一简单回顾。在七十年代的世界经济中,我认为有五个重大变化都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到美国经济的发展。这五个重大变化是:(1)苏联在七十年代已经不仅仅在军事力量上,而且在可以用来作战的经济力量上超过了美国。现在西方当局(包括美国当局)对苏联的军事力量(包括常规的作战力量和核武器的作战力量)所具有的差距已经有所认识,但对于苏联的经济作战力量已经超过美国这一点是大大认识不足的。西方当局,由于迷信所谓“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字,总以为苏联在经济上还比西方差得远,实际上是大谬不然的。因为“国民生产...
我国目前全国上下都正在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地进行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工作。但“四化”并不能关起门来搞,它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关系极大,因此,在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刚开始的时候,个人想就今后十年的世界经济形势,特别是作为整个世界经济中间重要一环的美国经济与财政的发展趋势发表一些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七十年代世界经济形势的大变化
八十年代是七十年代的继续,因此,我们要展望八十年代的美国经济与财政,就不能不先对七十年代世界经济中和美国经济变化最有关系的一些变化趋势作一简单回顾。在七十年代的世界经济中,我认为有五个重大变化都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到美国经济的发展。这五个重大变化是:(1)苏联在七十年代已经不仅仅在军事力量上,而且在可以用来作战的经济力量上超过了美国。现在西方当局(包括美国当局)对苏联的军事力量(包括常规的作战力量和核武器的作战力量)所具有的差距已经有所认识,但对于苏联的经济作战力量已经超过美国这一点是大大认识不足的。西方当局,由于迷信所谓“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字,总以为苏联在经济上还比西方差得远,实际上是大谬不然的。因为“国民生产总值”数字大的国家,并不等于它可以用来作战的经济力量也大。现在美国可以用来作战的各种战略物资的储备都大大低于苏联(如果一旦发生战争,单单美国的石油供应不足这一点就足以使美国在军事上失败而有余)。(2)自从美元在七十年代两次贬值,又与黄金宣告脱钩以来,各国汇率浮动,黄金价格飞涨,已出现世界性的通货大膨胀。(3)美国由于片面支持以色列,在一九七三年的中东十月战争的隆隆炮声中受到了阿拉伯产油国运用石油武器的打击,从此结束了西方的廉价石油供应时代,发生了所谓“能源危机”。(4)石油斗争的胜利,大大鼓舞和推动了第三世界原料斗争和改造旧国际经济关系的斗争。(5)七十年代就西方各发达国家的特征来说,就是出现了所谓“滞胀”的局面,即一方面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放慢,而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的情况却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是一种标志,即战后西方各国实施凯恩斯主义已经趋于失败的标志。战后西方各国为了避免发生大规模的经济危机,都实施了凯恩斯主义,从而使危机出现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即发生了所谓“衰退”式的危机。从世界经济危机的发展史来看,经历了三个不同时期,一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时期,二是垄断阶段,但国家还没有对经济危机加以干预的时期,三是二次大战后,国家对经济危机加以干预的时期。干预的办法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那一套办法,即利用国家财政的力量,提倡“赤字财政”,提倡“欠债”来解决“有效需求”的不足。所以实施凯恩斯主义的结果,必然引起通货膨胀和信用膨胀。但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矛盾并未克服,所以经济危机一再周期地出现依然不可避免,原来想用以避免或者减轻经济危机发生时的症状的凯恩斯主义却开始发生越来越大的副作用,以致信用和通货膨胀的危害在某些国家已经大于发生经济危机的威胁,不得不采取提高银行利率,紧缩银根等措施来对付通货膨胀的威胁,从而又促使经济危机的出现与恶化成为不可避免。
以上,就是我所认为在七十年代世界经济情势中所发生的五个重要变化。这五个重要变化趋势现在还仍在发展之中而并未结束,所以它们仍将在八十年代中继续对美国的经济与财政发生重大的影响。
二、当前美国的经济和财政情况
当前美国的经济情况是,已经在去年的四月份开始发生了战后的第七次经济危机,危机发生的重要标志是工业生产指数的下降,如以一九六七年作为基期,一九七九年一月份工业生产指数为一百五十七点六,二月份为一百五十二,三月份为一百五十三,四月份下降为一百五十点八,从四月份起又时升时降,到十二月份工业生产指数为一百五十二点二,仍低于三月份的指数,所以把四月份看作是战后美国第七次经济危机的开始,我看是恰当的。美国这次危机有两大特点,一是它是在通货膨胀危机已经严重的情况下发生的;二是危机的发展在美国的各工业部门、各地区都表现得很不平衡。有的工业,如汽车工业,下降幅度很大,但有些新兴工业则还在上升,因此,从工业生产的平均数字上来看,还看不出有多大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战后美国的财政情况,及其在最近时期所发生的变化。二次大战前,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收支小于州和地方的财政收支,大约为三级政府全部财政收支总额的三分之一。二次大战后,联邦预算急剧增加,现在已约占三分之二,正好和战前的情况来了一个颠倒。在美国的联邦财政收入中,税收是最主要的项目,约占整个财政收入的98%左右。在联邦的税收中,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是最大的两个项目,约占一九八〇年财政年度中收入的77.3%。但这两种税,主要是由劳动人民负担的。公司所得税的比重,近年来已经大大下降,由一九六〇年的23%下降为一九八〇年的14.1%,而且这种税,资本家还可以设法逃税,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国家税收的阶级实质。在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支出中,原来最大的项目是国防开支。现在,国防开支已退居第二位,占第一位的已是社会福利开支。一九八〇年财政年度,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支出构成如下:社会福利费39%、国防费24%,对州和地方政府的津贴16%,纯利息支出9%,其它12%。美国联邦政府支出的社会福利费主要用于失业救济、退休和养老金、粮食补贴,等等方面。它用从劳动人民那里搜括来的钱,对劳动人民施以各种小恩小惠,对“缓和”美国社会的阶级矛盾,有着不小的欺骗和收买作用,这也是凯恩斯主义的一个方面。这方面的问题是过去所没有的,是战后出现的新现象,所以很值得我们加以研究。由于战后的联邦财政开支越来越大,虽然政府也在拼命增税,但仍然是支出大于收入发生了赤字财政。凯恩斯主义是主张赤字财政的,但也不是主张永远不断地搞赤字财政,他们主张在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搞赤字财政,在经济危机过去后,则应利用经济的高涨,增加税收收入,以弥补过去的赤字,实现预算的平衡。但是实行的结果,却不如它们预想的那么美妙,不是有时有赤字,有时有节余,而是经常连年有赤字,赤字还越来越大,财政既然发生赤字,就只好通过借债来弥补,致使战后美国的国债逐年增加,达到了极大的数额(一九八〇年已达到八千九百七十亿美元的限额),现在单支付利息就要占到全部财政支出中的9%,战后美国不仅政府债务空前增大,而且私人债务也越来越庞大。这也是推行凯恩斯主义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凯恩斯主义不但主张搞赤字财政,还主张通过信用刺激个人消费和资本投资。所以凯恩斯主义在战后的风行必然会使美国经济变成是基础建筑在沙滩上的债务经济。现在美国的私人债务不但数额巨大,而且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美国的私人债务主要是公司债务,公司债务大多是用来扩大生产的,这对加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最近几年来,主要用于消费的美国个人债务,其增长速度已大大超过公司债务的增长速度。例如,在1975—1978年期间,美国的住宅抵押贷款增加了54%,消费信贷增加了49%,政府公债增加了47%,可是与此同时,美国的公司债务仅增长了36%,是各种债务中增长最慢的。可以说,美国现在已经走上了以消费为中心的债务经济的道路。这是一种危险的情况。例如目前,美国尽管已经发生了“衰退”,但由于美国人民担心今后通货膨胀,担心物价的上涨,所以仍在继续提取存款或用赊购的方式大量购买各种商品,从而使“衰退”在形式上表现得不太严重,但这样的购买力不但不可能持久,而且发展下去,如一旦发生问题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正因如此,所以最近美国的统治集团也已经在想办法,想扭转这一通货膨胀和信用膨胀不断恶化的局面。它们的做法共有两条,一条是实施所谓“收入政策”(即工资与物价的管制政策);一条是尽量想办法使政府预算中的赤字缩小,并逐步做到平衡和有盈余。按卡特总统在一九八〇年会计年度中所提出的计划,他原来是打算在一九八一年的会计年度中就把赤字缩小为十二亿美元,而到一九八二年的会计年度中就取得盈余三百七十八亿美元的。当然,这只是卡特政府的如意算盘,能不能做到完全是另一回事。但从这里我们至少可以看出美国财政方面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美国的统治集团已经认识到“赤字财政”的危害性而在力图加以纠正,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尽管美国是个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发展是无政府状态的,但是近十多年来,它们却正在推行一种称作“计划项目的预算制度”(P1anning Pr-ogram Buiget System),简称P.P.B.制度,力图通过比较长期的预算计划来对国家的经济情况和财政情况进行调节。这种调节的力量当然决不会巨大到足以克服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但至少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和一定的范围内影响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三、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两种可能性
正因如此,所以我们估计八十年代的美国经济发展。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美国的统治集团继续对苏联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经济的作战能力上已经超过了客观事实,熟视无睹、听之任之,不采取任何措施,其结果就是使美国的国民经济在三大危机——经济危机,能源危机和因通货膨胀而引起的“美元危机”的夹击之下,继续衰落下去,以致最后在和苏联的抗争中遭到失败。另一种可能是美国的统治集团在美国人民的觉醒和推动之下,认识到它自己目前处境的危险,急起直追,采取各种措施,调整它目前的各种内外政策,使得美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力量又再度上升,不但有能力可以较好地克服各种危机,而且有力量抵制和反击苏联所引起的各种挑衅,终于使苏联想独霸世界的野心不能得逞。这两种可能性的后果,由于在全世界人民的命运上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想对此稍作一些分析。
先说第一种可能性。前边已经说过,美国是一九七九年的上半年起实际上已经开始发生了战后美国的第七次“经济衰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危机),尽管这次“衰退”在工业生产的市场下降数字上表现得并不严重,但由于卡特政府为了对付通货膨胀而不得不提高利率,紧缩银根,所以到了一九八〇年的上半年,就有可能在全国各地各主要工业部门都变得逐步严重起来,届时全国各地区的全失业人数都有可能会大量增加。这样,卡特政府为了竞选,减少失业人数,就又不得不再度乞灵于用“减税”等等办法来刺激消费,同时刺激生产。在这种情况下,这次“衰退”即使能较快好转,美国的通货膨胀危机也势必将再进一步加深。从战后美国实施凯恩斯主义用来“干预”经济危机的实际效果看,美国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的全失业率和消费物价的上升率,都是不断螺旋式地上升的,也就是说,每经过一两次“衰退”,平时的全失业率和消费物价指数就会大大地提高一步。由于战后美国的经济周期已经缩短,所以我们估计,即使本次的“衰退”可以较快地过去,在八十年代的中期,美国就有可能又将发生一次“衰退”。从现在就已经够高了的平时全失业人数和消费物价来看,到八十年代中期,如果美国再发生一次“衰退”,届时的全失业人数和消费物价将达到如何的高度,届时又将如何避免发生严重的社会动荡,现在就还很难说。在一个资本主义社会里,要想完全避免“衰退”的出现,当然是不可能的。但象现在美国这样让“能源危机”、通货膨胀危机和因通货膨胀危机而引起的“美元危机”都同时严重出现的情况,却是完全由一种特殊情况所造成的。因此,在技术上是可以有方法避免的。这一情况的能否避免决定于美国统治集团的有无控制少数跨国公司唯利是图,甚至不惜损害国家经济利益的决心与能力。原来,当七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发生种种重大变化的时候,美国的国内经济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关重要的一项变化就是为美国的少数垄断财团所控制的若干大跨国公司的经济利益已经愈来愈和美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利益背道而驰,这在“能源危机”的问题上表现得最明显。自从七十年代初期,发生所谓“能源危机”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七大跨国石油公司(即俗称所谓“七姊妹”其中就有五家在美国)都无不发了大财。单以一九七九年来说,这是美国全国上下,都无不为了石油涨价和石油供应不足而被闹得十分狼狈的一年,但美国的几家最大的石油跨国公司的第三季度利润竟然比一九七八年的同期有了急剧的增加,其中埃克森石油公司的利润增长率为119%,莫比石油公司的利润增长率为190%,而标准(俄亥俄)石油公司的利润增长率则为191%。读者从这里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尽管美国闹能源危机而石油的进口量总是不能大幅度地减下来,而国内的石油产量和其它的能源产量则总是不能大幅度地增加起来的理由。另外,还有一些数字,值得介绍。近几年来,美国国内的固定资本投资总量增高不起来,有时还下降成为美国出现“经济衰退”的物质基础,但是美国对外的私人直接投资却是年年增加的。据美国商务部最近发表的数字看,一九七八年美国的对外私人直接投资比一年前增加了一百八十二亿美元,增幅达12%,超过一九七七年的10%的增幅,其所以会如此大量增加的理由也在利润。一九七八年美国从海外获得的直接投资利润为二百五十七亿美元,比一九七七年增加了28%,大大超过了一九七七年的5~7%的增幅。这些数字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尽管在七十年代里,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里所占的地位日益下降,甚至在经济作战的力量上都已经开始低于苏联,但是作为那些美国跨国公司的大老板来说却是发了大财的。所以,这些大老板的财富,实际上是以美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衰落甚至丧失经济上的作战能力为代价而取得的。这也就告诉了我们,只要美国能够对这些跨国公司的活动加以改变,美国在实际上是存在着另一种经济发展的可能性的。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里,要使资本家不想发财,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但要使它们的发财尽可能不违背整个国家民族的经济利益,甚至有利于国家民族的经济利益,这却是应该,而且也可以做到的。在今天的美国,全国上下,只要能真正认识到苏联霸权主义者野心的可怕,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经济上立即动员起来,在财政上,金融上采取各种措施,鼓励那些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利的国内投资,特别是能源工业方面的投资;同时抑制、管制,甚至打击那些在客观上损害国家经济利益的跨国公司的活动,那么美国的国民经济就有可能在八十年代发生象我们在前边所说的那个第二种发展的可能性。能否做到这一点,关键显然并不在技术上而是在政治上。由于美国各垄断财团的利益——那些主要经济利益已经在国外的老垄断财团,和主要经济利益还在美国国内的新兴垄断财团——现在彼此冲突得很利害,所以一九八〇年的大选就成为关系重大的一场选举。值得我们高兴的是,美国朝野的一些有识之士,现在已经看到了苏联霸权主义者的危险而在开始采取行动。所以只要通过一九八〇年的大选,或八十年代的其它选举,新兴垄断财团的力量能够在联邦政府中起到支配力量的话,美国经济走我们所说的第二种道路的可能性就更加大了。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