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12 作者:国务院副总理 ★季先念★
[大]
[中]
[小]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經十年了。十年,在人类历史上不过是一个短暫的时刻,但是对于我国人民来說,是极不平常的十年,是飞跃的十年。还在全国解放以前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曾經預言:“我們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綫,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他說:“我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們还将善于建設一个新世界。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討乞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毛泽东同志的預言完全正确。十年来,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領导下,进行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改造旧中国,建設新中国,取得了极其伟大的胜利。1958年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更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設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十年来財政工作在国民經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我們財政工作是为社会主义建設服务的。經济是財政的基础,反轉过来,我們作好財政工作,又必然会促进經济的发展。我們的財政工作,正是按照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样一条道路前进的。
我們伟大的建設是在一个經济文化十分落后的起点上开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經十年了。十年,在人类历史上不过是一个短暫的时刻,但是对于我国人民来說,是极不平常的十年,是飞跃的十年。还在全国解放以前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曾經預言:“我們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綫,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他說:“我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們还将善于建設一个新世界。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討乞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毛泽东同志的預言完全正确。十年来,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領导下,进行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改造旧中国,建設新中国,取得了极其伟大的胜利。1958年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更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設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十年来財政工作在国民經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我們財政工作是为社会主义建設服务的。經济是財政的基础,反轉过来,我們作好財政工作,又必然会促进經济的发展。我們的財政工作,正是按照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样一条道路前进的。
我們伟大的建設是在一个經济文化十分落后的起点上开始的。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派留給我們的,是生产破坏、民生雕敝、通貨膨胀、物价飞涨的烂摊子。我們不得不在这样的基础上着手进行艰巨的建設工作。我們的財政工作,随着整个国民經济的发展,十年来經历了这样的过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三年,从1950年到1952年的国民經济恢复时期,我們很快地在1950年3月就統一了財政經济的管理,平衡了收支,制止了通貨膨胀物价飞涨的局面,接着我国人民被迫进行了抗美援朝战爭,在“边抗、边稳、边建”的情况下,进一步巩固了物价的稳定,促进了国民經济的恢复和发展。經过土地改革的完成,工商业的合理調整,“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到1952年年底,卽不到三年的时間,就爭得了財政經济状况的根本好轉。在第一个五年計划时期,从1953年到1957年,財政工作遵照党所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綫、总任务,卽是“逐步实現社会主义的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資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經济建設事业和文化敎育建設事业动員和供应了巨額資金,超額完成了五年計划原定的建設投資任务。在第一个五年中打下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在这个时期,財政工作还通过发放貸款、改进稅制等方式,促进和支持了农业、手工业和資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第二个五年計划时期,从1958年开始,遵照党所提出的鼓足干劲,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会主义的总路綫,在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基础上,实現了財政工作的大跃进。1958年和1959年两年国家財政投入基本建設的資金,超过了第一个五年計划期間投資的总和,这样就从資金积累和分配这一个重要方面,保証了在1959年提前完成第二个五年計划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指标。这就是十年来我国財政工作发展过程的簡单輪廓。
十年来,国家財政的面貌,和整个国民經济的面貌一样,也大大地改覌了。
十年国家財政收入总数二千六百五十九亿元(亿元以下四舍五入,其中1959年是預算数,下同),支出总数二千六百一十一亿元,收大于支四十八亿元。1959年預算收入同1950年比較,大約增长了七倍,平均每年增长26%左右。1950年国家的財政收入只有六十五亿元;到1952年卽恢复时期的最后一年,財政收入达到一百七十六亿元,比1950年增长169%;到1957年卽第一个五年計划的最后一年,財政收入进一步达到三百一十亿元,比1952年增长76.6%;1959年財政收入再进一步达到五百二十亿元,比1957年增长67.7%。十年来国家財政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实現了高速度的增长。同一时期,我国工业生产增长十点七倍,农业生产增长一点五倍,商品零售額增长二点六倍。財政收入的高速度增长,反映了国民經济的迅速发展,反映了近两年来工农业生产的巨大跃进。
十年財政支出中,用于基本建設的投資共計一千一百四十三亿元。基本建設投資是国家用于建設工厂、矿山、鉄路、公路、水利工程等方面的投資,增加基本建設是扩大生产規模、用最新技术改造国民經济的基本方法。1959年基本建設投資二百四十八亿元,比1950年增长二十二点八倍,比1952年增长五点七倍,比1957年增长将近一倍。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計划开始到1958年的六年間,新建和扩建的限額以上的建設单位就有两千多个,限額以下的建設单位几万个,平均每一天多就有一个近代化的大型工厂动工建設,每两天多就有一个近代化的大型工厂投入生产。从1950年到1958年底由于建設完工而新增加的固定資产达到七百一十九亿元。十年当中用这样多的資金进行这样大規模的建設,在中国过去历史上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我国从淸朝末年张之洞起,經过北洋軍閥到蒋介石,七十年的时間兴办的近代企业,包括民族資产阶級兴办的企业,包括日本統治时期东北兴办的企业在內,全部固定資产只有二百亿元左右。我們十年的建設已經超过他們七十年的几倍。
十年来,財政收支的构成情况,随着整个国民經济的变化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建国之初,我們沒收了官僚資产阶級的企业,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經济。这种經济一开始就在整个国民經济中处于領导地位,但是当时非社会主义經济成分仍然占有較大的比重。1950年財政收入中,来自国营企业和合作社的繳款占34.1%,来自私营工商业的繳款占32.9%,来自个体农民的繳款占29.6%。到1959年,国营經济大大发展壮大了,資本主义工商业絶大部分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和定息制度,这些企业除了按照規定的比例給資本家支付股息以外,基本上同国营企业一样了,全国的农民除了个別地区以外,已經变为集体劳动者,成为人民公社的社員了。这一年財政收入的来源,国营經济的繳款占到87.9%,农村人民公社的繳款占11.3%(如果不包括国家下放到公社的企业的繳款,則只占7.4%),而来自残存的私营資本主义工商业、个体农民和其他方面的繳款只占0.8%。我国的財政已經稳固地建立在社会主义經济的基础之上,这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在支出的构成上,国家建設支出包括經济建設和文化建設所占的比重,1950年为36.6%,1959年增加到70%以上;国防和行政支出,1950年为60.8%(其中国防支出为41.5%),1959年下降为16.4%(其中国防支出为11.2%)。非常明显,将近90%的收入来自国营經济,財政力量是巩固了,壮大了;70%以上的支出用于建設,說明我国的財政是积极发展生产的財政,是和平建設的財政。
十年来,在积极促进国家工业化的同时,国家財政对于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和农村人民公社化也給予了积极的支持。十年中国家財政用于兴修农业和水利的支出一百三十八亿元。銀行发放的农业貸款和手工业貸款也在逐年增加。1956年合作化高潮当中,国家增发农业貸款二十点三亿元,手工业貸款二点四亿元。这一年农业貸款中包括长期的貧农合作基金貸款七亿元,帮助貧农解决了交納入社股金的困难。农村人民公社建立以后,1959年国家財政拨出十亿元投資,作为对农村人民公社的补助,帮助經济条件較差的人民公社和生产队发展生产,这一年銀行发放的农业貸款也有相当的增加。十年来国家还在农业稅、其他稅收和价格政策方面,采取了有利于合作化、公社化的措施和步骤。在資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当中,国家財政根据党的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在发展生产、繁荣經济的基础上,围繞着稅收問題和定息問題,同資产阶級进行了恰如其分的但是尖銳的斗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列宁在“論合作制”一文中說过,每个社会制度的产生,都必須要有相当阶級的財政帮助。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財政稅收这一工具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十年来,財政工作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兼顧国家建設和人民生活,兼顧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原則下进行的。十年来我們从根本上消灭了旧社会长期遺留下来的失业現象,人民的生活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有所提高。十年內,职工人数增长了四倍多,每个职工的平均工資在恢复时期增长70%,在第一个五年計划时期增长42.8%,1958年原有职工工資又增长3%,就业面迅速扩大。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負担的基本稳定,农民的收入1958年比1952年增长了43%。社会福利事业和文敎卫生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十年来物价是稳定的。人們为物价上涨而波动不安的日子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全国批发物价指数,以1950年3月为一百,1958年底为九十二点七,零售物价指数根据北京、上海、天津、沈阳、西安、武汉、重庆、广州等八大城市的統計,以1950年3月为一百,1958年底为一百零一点四。这是生产迅速发展的結果,也是財政收支平衡幷且略有結余的結果。
十年来,国家除了主要地通过財政收支筹集建設資金以外,还通过銀行信貸的方式筹集了大量的資金为建設事业服务。我們沒收了官僚資产阶級的大銀行,又把私营中小銀行逐步改造为公私合营銀行,組成了統一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銀行网。銀行通过它的信貸活动,一方面把企业、公社、机关、团体和居民手中暫时閑置的資金聚集起来,一方面有計划地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商品流轉資金周轉的需要。十年来,銀行存款和放款迅速扩大,自有資金迅速增加。1958年存款比1950年增加八点四倍,放款增加二十五点四倍,自有資金(国家拨款和銀行积累)增加十九点七倍。人民币的币値,始終保持着稳定,它在人民中有着高度的信誉。
十年来,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从設备、技术、貸款等方面給予我国的兄弟般的援助、支持和合作。我国人民对于这些援助是深切感激的。这些援助除了建国初期苏联曾給予我国一部分低利貸款以外,主要是通过平等互利的貿易往来互相交換的方式进行的。外債收入在我国全部財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整个十年的数字看,只占收入总数的2%,而且都是建国初期的借款。我們的建設資金是基本上依靠內部积累,依靠自力更生的。随着我国財政的日益巩固,我們已經更有条件完全依靠国內的积累进行建設了。
所有以上事实都說明:我国的財政是社会主义的財政,是生产发展經济繁荣的基础上的財政,是为人民造福的財政,是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財政。我們的政府是最廉洁而有效率的政府。中国历史上有哪个政府用財政資金为人民办了这么多好事呢?有哪个政府的財政基础曾經有过这样巩固而又发展这样迅速呢?在帝国主义和国內反动派的統治下,旧中国的財政是极少数統治者榨取和鎭压人民的財政。財政收入主要是依靠剝削广大劳动人民;財政支出主要用于豢养庞大的反动軍队和官僚机构,而用于經济文化建設方面的支出則微乎其微。国民党政府的財政,經常是收不抵支,入不敷出,他們只有依靠向帝国主义大量借債、依靠无限度地发行紙币过日子。結果是:債台高筑,通貨膨胀,經济破产,民不聊生。反动統治者一方面丧权辱国,一方面大发横財。旧中国的財政就是这样。
所有以上事实都說明:不向帝国主义討乞,中国人民不但能够活下去,而且比过去活得不知要好多少倍。我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艰苦奋斗,努力建設,正以任何資本主义国家所无法达到的高速度跃进再跃进。我們国家一穷二白的面貌还沒有完全改变,但是肯定地說,赶上和超过資本主义发达的国家的日程会大大縮短。我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达到这个目标。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在苏联的建設获得极其輝煌的胜利以后,我国十年建設的伟大成就,再次提供了一个例証:卽是在原来經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有了用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級政党的領导,有了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就可以突飞猛进地向前跃进,幷且一定能够在同資本主义的和平竞赛中取得胜利。这个事实不能不在一切被压迫民族和一切被剝削的人民中发生伟大的吸引力。
历史上一切反动的价級、反动的政治力量,从来不能如实地覌察客覌世界。他們对于人民的力量,对于革命运动,对于新兴的社会制度的成长,总是不相信不承認。在我国人民爭得解放战爭的胜利、刚刚在全国范围內夺得政权的时候,帝国主义者和反动分子們曾經断言:中国解放战爭虽然胜利了,但是財政經济的困难是无法克服的。那时国內資产阶級中也有一些人說,共产党軍事十分,政治八分,經济零分。不久,我們的財經状况根本好轉了,有計划的建設开始了,帝国主义者和反动分子又跑出来說,五年計划是野心勃勃的,但是建設資金問題将无法解决。后来我們解决了資金的困难,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計划,幷且以大跃进的步伐,开始了第二个五年計划。事实无法否認了,他們又編造各种恶毒的謊言来咒駡我們。但是,謊言掩盖不了事实。这些誹謗和誣蔑,不仅无損于六亿人民的社会主义大厦,而且只会使我們更加懂得:我們做得多么对,多么好,而敌人所以吵嚷不休到底是为了什么,害怕什么。
有些好心腸的朋友也提出过这样的疑問: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分貧穷落后的国家,怎么能够在短短的时期內积累起如此大量的建設資金呢?是不是由于加重了人民負担呢?要回答这个問題,首先要追溯一下我們这个国家过去的貧穷落后究竟是怎样造成的。大家知道,我国广土众民,物产丰富,人民以勤劳勇敢著称。其所以貧穷落后,完全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資本主义残酷地剝削掠夺的結果,是他們的統治严重地束縛和摧残生产力的結果。帝国主义通过軍事劫掠、商品傾銷、在华投資等方式,掠夺了我国人民无数的財富,其中仅“庚子赔款”一項卽拿走白銀五万万两,蔣宋孔陈四大家族通过亦官亦商、假公济私、化公为私等方式,搜刮的民財,包括他們在金融、商业、工业、地产等方面的独占財产以及他們在国外的存款和产业,总数約有黃金五万万两。旧中国大小地主向农民索取的地租,每年約有粮食七百亿斤。这些数字完全是用中国工人、农民的血汗凝結成的。这些数字說明,解放以前中国幷不是沒有建設資金,而是被大量地装进帝国主义者、地主、官僚資产阶級的腰包里去了。中国人民革命胜利以后,过去被帝国主义、地主、官僚資产阶級所掠夺剝削的財富,現在人民自己可以用来改善生活,建設自己的国家了。过去被民族資产阶級剝削的一部分財富,在公私合营以后,除了支付定息以外,归国家有計划地使用了。我国建設資金所以能够高速度积累,更重要的原因,还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充分发揮了六亿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覚悟的組織起来的人民,自然能够創造出比旧中国多得多的巨大財富。毛泽东同志說过:“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宝貴的。在共产党領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間奇迹也可以造出来。”这就是我們国家积累的基本源泉,也就是我們所以能够在經济落后的情况下自己解决建設資金的关键所在。还有,我們执行着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針,积累的資金可以得到合理地使用,可以用同样的錢办更多的事。至于說到我們是否加重了人民的負担,这要看稅收的增长是否超过了生产和收入的增长,要看市場物价是否稳定,要看人民生活是否逐步改善。我們的情况如何呢?我国目前向农民征收的农业稅和农村其他稅收,只占国家財政收入的7.4%。从1952年到1959年,七年当中农业生产增长了71%,农业稅却一直稳定在三十亿元左右,沒有增加。整个农民負担(包括农业稅、地方附加和农村其他稅收)占农业产値的比例,從1952年的11%降低到1959年的8.55%,农民的負担不是加重了,而是相对地减輕了。在价格政策方面,前面說过,十年来我国零售物价指数是稳定的,而农产品的收購价格却有所提高,这样,由于工业品和农产品的差价的縮小,农民从价格方面得到不少的好处。五亿多农民,无論在革命斗爭中还是在国家建設中都是一支伟大的力量,工人阶級只有依靠这支伟大的同盟軍,才能无往而不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年財政工作的伟大胜利,是伟大的人民民主制度、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是我們党运用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財政問題的胜利,是毛泽东同志財政思想的胜利。
十年来財政工作的实践,进一步証明了毛泽东同志一貫主张的“发展經济,保障供給”这一方針的完全正确。財政問題是一个分配問題。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影响生产,这是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原理。早在革命战爭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說过:“財政政策的好坏固然足以影响經济,但是决定財政的却是經济。未有經济无基础而可以解决財政困难的,未有經济不发展而可以使財政充裕的。”在革命战爭时期,我們执行了毛泽东同志这条方針,克服了历次严重的財政困难;在社会主义建設时期,我們在新的条件下繼續执行了这条方針,因而在財政工作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我国人民要求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經济,迅速改变經济落后的面貌。党的鼓足干劲,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会主义的总路綫,正是集中地反映了人民的这种要求。我們的財政工作不仅要一般地促进經济的发展,而且要促进經济的高速度发展,这是財政工作的根本任务。因此,財政收支的安排,必須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客覌的可能,兼顧国家建設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充分挖掘潜力,积累資金,增加收入;必須根据党的总路綫和“几个幷举”的方針(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工业和农业同时幷举,重工业和輕工业同时幷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幷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幷举,洋法生产和土法生产同时幷举),合理地分配資金,尽可能增加生产建設的投資,充分发揮資金的效能。財政預算同国家經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財政收支打得积极了,尽可能地增加收入,把收入打足,尽可能地滿足需要,多收多支,这样,各方面互相督促,各方面比較紧张一些,才能促进国民經济高速度的发展,才能达到“多快好省”的要求。反过来說,如果把收入和支出打得保守了,大家輕輕松松就可以完成任务,那样就会降低建設事业发展的速度,必然是“少、慢、差、費”。我国的財政是生产建設的財政,財政支出主要用在生产建設上,少收了固然要限制支出,少支了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收入。按照党的方針政策,在可能和需要的范围內,多收入,多支出,多建設;更多的收入,更多的支出,更多的建設,这是通过財政收支保証国民經济高速度发展的正确道路。我們强調高速度,幷不是說可以超越客覌情况許可的条件去計划自己的行动,幷不是說可以忽視平衡。問題是如何充分認識和利用客覌的可能,在可能的范围內最大限度地发揮主覌能动性,問題是必須求得积极的平衡而不是消极的平衡。必須从发展經济的覌点出发,力爭多收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余;而不应当从片面的財政覌点出发,用不适当地降低建設速度的办法,少收少支,或者多收少支,結余过多。在积极的平衡中,可能出現了收支不平衡的情况,只要厉行增产节約,經过国家計划的調节,問題是容易解决的。正确执行总路綫和“几个幷举”的方針,就可以保証整个国民經济长时期的全局性的平衡。十年来的事实証明,我們完全有可能旣保持高速度,又做到收支平衡。認为速度高了,就不能保持收支平衡的覌点是沒有根据的。1958年我国国民經济全面大跃进,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66%,农业产値增长25%。在这个基础上,財政收入比上年增长35%,而第一个五年計划期間財政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2%。这一年在預算执行的过程中,也根据收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一次又一次地追加生产建設方面的支出。1958年財政支出比上年增长35%,其中基本建設投資比上年增长70%。这一年生产建設发展最快,支出最多,收入最大;这一年不仅做到收支平衡,而且还略有結余。經济兴隆,財源茂盛,事实还不明显嗎?右傾机会主义者胡說什么1958年大跃进造成比例失調,全面紧张,这不过証明他們自己是看不見事实的瞎子罢了。
事情正是这样:从发展經济中开辟財源,增加收入;收入增加了,回过头来又推动經济的发展。經济决定財政,財政影响經济,这样互相促进,互相影响,旣取得国民經济的高速度发展,又保持財政收支的平衡,就是我們財政工作的基本公式。发展經济,保障供給,这是十年来財政工作的第一条基本經驗。
十年来財政工作的实践进一步証明了毛泽东同志一貫主张的发动群众依靠大家办財政这一方針的完全正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創造者,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一切革命和建設工作都必須走群众路綫,一切革命和建設任务,都必須通过集中領导下的群众运动去实現,一切正确的方針,都只有把集中領导与群众运动結合起来,才能貫彻执行。
社会主义經济要求有統一的經济計划和財政計划,以保証人力、物力、財力的合理安排和使用,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經济又必須充分发揮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創造性,发揮他們的革命干劲,才能做到多快好省。財政工作的群众路綫,就是要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和毛泽东同志关于“十大关系”的指示,正确处理中央同地方、国家同企业、国家同建設单位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正确处理領导同群众的关系,把統一領导同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結会起来,把中央的力量同地方和企业的力量充分結合起来,把国家的力量同群众的力量充分結合起来。在中央財政同地方財政的关系上,必須合理划分中央財政同地方財政的职权范围,旣坚持集中領导、統筹安排的原則,又照顧分級管理分工負責的需要。在国家財政同企业財务的关系上,旣要把企业的財务置于国家統一管理之下,把企业收入的主要部分納入国家財政統一使用;又要使企业能够按照他們的工作成果提取一定比例的利潤,作为企业的机动財力。在国家与基本建設单位的关系上,旣要保証按照国家計划的要求完成建設任务,又要在規定的投資数額的范围內,給予建設单位适当的机动权。这样,旣能够发揮各地方、各企业和各单位的积极性,又能够更好地保証国家整个財政計划的完成。在領导与群众的关系方面,旣要坚持必要的合理的規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又要充分地发揮群众的积极性和創造性。每一种規章制度,都有它所要推动和所要約束的两个方面。制度是带有約束力的,不能因为怕約束就不要制度。但是約束是为了更好地推动,不能因为不适当的約束而影响群众积极性的发揮,影响事业的进行。財政部門对各有关部門、有关单位,应当采取依靠、信任和热情帮助的态度,同时,也要进行必要的財政监督。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最充分地調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为了使大家共同努力,更多地积累資金,更节約地使用資金。有的同志片面强調統一領导,忽視分級管理;片面强調集中財力,忽視应有的机动;片面强調規章制度,忽視发动群众,把本来可以統一的两个方面完全对立起来,企图用单純的行政命令来代替生动活泼的群众路綫,那是完全錯誤的。
群众路綫对于財政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可以从1958年大跃进的事实中得到最好的証明。这一年,我們改进了財政管理体制和稅收管理体制,适当地下放了一些权力;改进了企业財务管理制度,实行了利潤留成办法;改进了基本建設財务管理制度,实行了投資包干办法;破除了一些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特別是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設总路綫的光輝照耀下,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覚悟,这样就眞正发动了各地区、各部門、各单位的积极性,眞正发动了广大群众,形成了热火朝天的群众运动,出現了轟轟烈烈、突飞猛进、势如破竹的局面,創造出許多动人的先进事迹。这里可以从无数事例中举出石景山鋼鉄厂扩建工程发动群众节約使用資金的例子。这个工厂的扩建工程按照原定計划,投資二亿四千万元,在五年內扩建为一个年产一百四十万吨鉄、六十万吨鋼的鋼鉄联合企业。由于采用了“投資包干办法”,在保証不降低生产能力、不推迟交工日期、不突破投資总額、不影响工程質量、不增加非生产建設比重的条件下,把投資交給工厂,由工厂負責建設。在工厂党委統一領导下,深入地发动群众,开动脑筋,挖掘潜力,寻找降低造价节約資金的办法。这个厂的职工提出,用同样的投資,爭取扩建为年产一百七十万吨鉄、一百二十万吨鋼的联合企业,比原来設計的生产能力增加30%到一倍,这个扩大規模的計划,已經經过主管計划部門批准。現在全厂职工正向着这个跃进指标前进。我們認为,用同样的錢,能够把建設規模卽使扩大10%、20%、30%也是值得大为提倡的。这里还可以举出依靠群众大办水利的例子。从1950年到1957年八年間,国家为根治准河共投資十四点五亿元,完成工程量十六亿土石方;而1957年冬和1958年春发动群众大办水利,仅安徽、河南两省,半年之間,主要靠农民自己的劳力財力和物力,就完成了一百二十亿土石方。这些工程在今年的抗旱防灾斗爭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光靠国家投資,这是絶对办不到的。这样的事迹用老眼光来看,簡直不可思議。但是,在发动了有关单位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之后,这样的事却是每日每时地在不断出現着。离开群众,寸步难行;发动群众,一日千里,这难道还不明显嗎?不是依靠少数人办財政,而是发动群众,依靠大家办財政,这是十年来財政工作的第二条基本經驗。
十年来財政工作的实践,进一步証明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政治工作永远是一切工作的灵魂和統帅这一原理的完全正确。財政是为政治服务的。財政从来就是国家政权实現自己的政治任务的重要工具之一,从来就是阶級斗爭的重要工具之一。我們的財政工作是为实現党的总路綫这一政治任务服务的。財政上每一文錢的积累和分配,都同社会主义建設和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关連。財政的收入和支出,包含着积累与消費的关系、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各民族間的关系、各阶級阶层間的关系、各經济部門間的关系、各地区間的关系,等等,所有这些問題都必須在党的領导下,根据总路綫的要求,加以正确处理。这些問題不仅是經济問題,而首先是政治問題。因此財政工作者处理問題,首先要从政治的角度出发。我們是財政工作者,但是首先应当是总路綫的执行者,社会主义的建設者,工人阶級的战士。当然,我們强調党的領导、政治挂帅,决不是說可以忽視具体业务工作,忽視对业务問題的学习和鑽研。經济工作必須越作越細致,离开具体的业务工作,政治任务也就无从实現。但是业务必須服从政治,只見业务,不見政治,就会成为盲人瞎馬,就会变成事务主义的庸人,走上錯誤的道路。右傾机会主义分子說,大跃进“搞糟了”,公社化“搞快了”,大办鋼鉄“得不偿失”,这是彻头彻尾的資产阶級思想。不实行政治挂帅,就有被这种錯誤思想侵蝕和俘虏的危险。我們强調党的領导、政治挂帅,决不是說可以忽視經济核算和物質鼓励。經济核算是管理社会主义經济的重要方法,不注意經济核算就不能最合理最有效地管理經济,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經济效果。努力加强經济核算,仍然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正确地規定物質鼓励的办法,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同国家的整体利益結合起来,对于調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經济核算和物質鼓励只有在加强共产主义政治思想敎育的前提下,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进一步加强党对財政工作的領导,加强政治挂帅,把政治与业务結合起来,把思想敎育与物質鼓励結合起来,这是做好財政工作的根本保証。党的領导,政治挂帅,这是十年来財政工作的第三条基本經驗。
十年来財政工作的胜利是伟大的,这个胜利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英明領导的結果,是各級党委各級人民政府以及六亿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这个胜利也是同苏联和各兄弟国家的援助分不开的。目前全国人民在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的鼓舞下,正在反右傾,鼓干劲,掀起新的增产节約高潮,为爭取在今年內完成第二个五年計划的主要生产指标而奋斗。过去的十年是充滿胜利的十年,是光輝灿烂的十年,我們相信,未来的胜利将比过去更为輝煌,更为伟大。过去十年已經取得的胜利是世界上任何反动力量所不能抹杀的,今后将要取得的胜利也是世界上任何反动力量所不能阻挡的。
(原載1959年9月28日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