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國营剧团过去長时期实行着供給制的財务管理方法,普遍存在着演出少、开支大、浪費多的現象,它不但使國家撥款逐年增多,同时还影响了藝術質量的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狀况,中央提出了藝術事業企業化的方針,1955年第二屆全國文敎財务管理工作会議确定要大力予以貫徹。实行这个方針就要求國营剧团在經济上做到精打細算,厉行節約,减少國家补助或为國家積累資金,并進一步促進藝術事業的提高,更多、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文化生活日益增長的需要。年來,在中央和各級主管部門門的積極領導、支持和一些剧团的積極努力下,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究竟怎样实行企業化,还有不少人不够明确。
我們認为剧团实行企業化,应該着重研究剧团如何实行科学管理,如何有計划地合理地組織排練与演出和如何实行經济核算三个問題。
剧团实行科学管理,就是要按照一切有利于剧团創作、排演、提高藝術水平、尽可能增加收入和節約开支的原則來建立和健全各种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必須符合剧团的性質和特点,对剧团的業务能具有保証和監督的作用。如編制問題,國营剧团一般都存在着机耩重叠,人浮于事的現象,很多剧院(团)不根据本身实际需要,硬要模仿行政机关,而設置了处、科、...
國营剧团过去長时期实行着供給制的財务管理方法,普遍存在着演出少、开支大、浪費多的現象,它不但使國家撥款逐年增多,同时还影响了藝術質量的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狀况,中央提出了藝術事業企業化的方針,1955年第二屆全國文敎財务管理工作会議确定要大力予以貫徹。实行这个方針就要求國营剧团在經济上做到精打細算,厉行節約,减少國家补助或为國家積累資金,并進一步促進藝術事業的提高,更多、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文化生活日益增長的需要。年來,在中央和各級主管部門門的積極領導、支持和一些剧团的積極努力下,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究竟怎样实行企業化,还有不少人不够明确。
我們認为剧团实行企業化,应該着重研究剧团如何实行科学管理,如何有計划地合理地組織排練与演出和如何实行經济核算三个問題。
剧团实行科学管理,就是要按照一切有利于剧团創作、排演、提高藝術水平、尽可能增加收入和節約开支的原則來建立和健全各种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必須符合剧团的性質和特点,对剧团的業务能具有保証和監督的作用。如編制問題,國营剧团一般都存在着机耩重叠,人浮于事的現象,很多剧院(团)不根据本身实际需要,硬要模仿行政机关,而設置了处、科、室、股等一套机耩。由于一切經費都由國家供給,致使很多剧院不考慮需要和經济力量,随便增加編制,吸收了一些不合乎本身需要的人員,以致这些人長期沒事做。这样不僅積压和浪費了人力物力,也增加了領導同志一些不必要的事务,不能專心致力于藝術事業的改進与提高。实行企業化管理,就可以对这些不正常現象進行科学的管理。但是科学管理并不是簡單的要求减少几个人或者取消一些机構,而是要剧团根据不同的性質、任务來配备它的人員角色,合理地安排人員工作、学習和休息,在不影响演出和藝術水平提高的原則下尽量减少人員,充分的發揮每个成員的積極性。又如工資制度問題,我們認为演員的主要劳动是排練和演出,他們的报酬应根据藝、技水平和所付出的劳动量來决定,但目前國营剧团实行的月薪制对有些排練和演出較多的導演和演員和排演很少,甚至成年不排演的導演、演員同样按月發給工資,这种不合理的現象,影响了大家積極性的發揮。实行企業化管理,就可以有計划有步驟地改進这种不合理現象,使其逐漸走向合理。此外,如剧团的工作制度、物資保管制度、排練演出和剧場的管理制度以及各种登記統計制度等,也都亟須改進。
有計划地合理地組織排練与演出是实行企業化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我們过去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差,大部分剧团沒有一个較为可行的排演計划,往往是随时計划随时排演、随时排演随时計划,使剧团經常存有被动与忙閑不均的現象。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很多剧团不重視計划工作,即使訂了計划亦因常强調客覌困难而不嚴格执行。实行企業化管理,首先就要訂好業务計划。剧目如何选擇,新排那些剧目,整理那些剧目,角色怎样調配,什么时候排練,什么时候演出,演出多少場次,在剧場演出多少,巡回演出多少等等,都要事先作好計划安排。計划确定后,沒有特殊原因就不要随便变更,并应尽量縮短排演时間,爭取多演出,提高演出質量,提高上座率。同时業务計划确定后,就可据以編制財务計划、物品采購計划以及其他有关計划。这样就可使剧团各部門都能按照計划有步驟、有准备的去進行工作。
剧团实行經济核算,主要是对各項收支進行精打細算建立核算制度,根据業务計划規定的各項指标,逐項進行核算,編制出財务收支計划。在編制收入計划时,要根据演出場次(剧場演出与巡回演出)、上座率等因素進行詳細核算,并注意防止过高和过低的偏向,以免影响計划的完成或妨碍每个成員積極性的發揮。在編制支出計划时,必須注意防止寬打“窄”用和鋪張浪費現象,作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發揮人力物力的作用。財务計划經上級机关批准后,即应嚴格执行,并应随时檢查其执行情况。由于同志們的積極努力和精打細算,完成或超額完成計划,即可提取奬励基金或超計划奬励基金。奬励基金大部分应用于职工福利和改善工作人員的生活設施,以加强剧团及其每个工作人員对于完成業务計划和財务計划的主动性和積極性。
由此可見,实行企業化管理是發展藝術事業,更多、更好地滿足人民文化生活需要的一項重要措施。但是,对于这一項新的重大措施,在目前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和顧慮。有些人認为企業化就是要求自給自足,國家不管了,因此很多剧团尤其是有虧損的剧团,怕“沒法活下去”。有些人認为实行企業化后必須多演出,会降低藝術質量,有害演員的健康,是一种“殺鷄取蛋”的办法。有人認为实行企業化之前,一定要把剧場、化粧室、排演場、倉庫、演員休息室等設备配备好,把編制龐大、工資制度不合理等問題解决了之后,才能实行企業化管理,等等。我們認为,这些看法是不妥当的,一些顧慮也是不必要的。如前所述,企業化管理僅僅是國家对剧团進行管理方式上的一种改变,实行企業化并不是要求剧团立刻自給自足,在剧团实行企業化初期,确有困难不能自給自足时,經过國家審查,还可以允許在計划內編列計划虧損,由國家撥款补助,并不是一实行企業化國家就不管了,因此,那种怕实行企業化“沒法活下去”的顧慮是不必要的。同时我們也必須指出,实行剧团企業化,是要加强剧团的計划管理,实行經济核算,合理地安排演員的劳动、学習和休息时間,努力提高演出質量,目前某些剧团过多追求演出場次,不重視演出質量和演員健康的現象,是不合乎企業化方針的,是应予糾正的。至于剧場、化粧室、排演場等等設备,則屬于國家基本建設的范圍,將由國家有計划地逐步兴建。長期以來,不合理的人員編制和工資制度,也須在实行企業化后逐步加以改進,但这些事情不是一下子都能办好的。那种認为非把这些事情都办好了才能实行企業化的看法,顯然也是不妥当的。当然,把剧团由長期的供給制管理办法轉到企業化管理,并不是沒有困难的,但是我們应該認定实行企業化管理是正确的,是有很多好处的,我們应該克服各种困难,積極实行企業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