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刊评论员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这是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殷殷嘱托。江西全力打响脱贫攻坚战。2017年底,井冈山市、吉安县顺利脱贫摘帽,全省实现53万人脱贫、1000个贫困村退出、6个贫困县达到摘帽条件,贫困人口减至87.54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37%,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发生显著变化。江西2017年扶贫开发和易地扶贫搬迁两项工作双双获国务院通报表彰。
江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为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江西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要求,聚焦重点难点,下足“绣花”功夫,全面提升脱贫攻坚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努力推进江西脱贫攻坚质量和成效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在号准“贫脉”进度上体现精准和领跑。扶贫开发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江西牢牢抓住“精准”这个“牛鼻子”,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在全省范围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不设指标、不设限制,确保不落一户、应进...
本刊评论员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这是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殷殷嘱托。江西全力打响脱贫攻坚战。2017年底,井冈山市、吉安县顺利脱贫摘帽,全省实现53万人脱贫、1000个贫困村退出、6个贫困县达到摘帽条件,贫困人口减至87.54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37%,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发生显著变化。江西2017年扶贫开发和易地扶贫搬迁两项工作双双获国务院通报表彰。
江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为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江西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要求,聚焦重点难点,下足“绣花”功夫,全面提升脱贫攻坚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努力推进江西脱贫攻坚质量和成效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在号准“贫脉”进度上体现精准和领跑。扶贫开发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江西牢牢抓住“精准”这个“牛鼻子”,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在全省范围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不设指标、不设限制,确保不落一户、应进尽进。对每一户、每一名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精准识别,切实做到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确保扶贫攻坚有的放矢、精准到位。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在切断“贫根”创新上体现精准和领跑。开展脱贫攻坚,就是要切断致贫返贫的根源,找准脱贫致富的路子。江西紧紧抓住国家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推进罗霄山平复扶贫攻坚的重大机遇,明确统筹财政资金200亿元以上用于扶贫攻坚,紧紧围绕产业脱贫、保障脱贫、安居脱贫三大攻坚战,在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产业扶贫全覆盖、健康扶贫再提升、教育扶贫再对接、易地扶贫搬迁再精准、贫困村村庄整治再推进五大重点工程。通过“输血”式扶贫变成“造血”式扶贫,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为脱贫增强永续动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在摘掉“贫帽”机制上体现精准和领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靠的是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干。”江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和推进机制。在对25个贫困县脱贫攻坚考核的基础上,扩大到对设区市和所有县(市、区)党委、政府开支脱贫攻坚考核,引导市县把主要精力、工作重点、财力和各类资源方针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减少贫困数量、改善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上,努力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瞄准政策落实关键环节,着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积极推行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引领的村级治理模式。积极抓好扶贫重点县财政涉农资金的整合,重点用于脱贫攻坚,形成“多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
工作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也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江西要实现2018年269个深度贫困村脱贫,40万人脱贫、1000个贫困村退出、8个贫困县摘帽的既定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江西各级财政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坚持创新、真抓实干,奋力打造全国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新样板,闯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脱贫攻坚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