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唯有以创新引领经济增长才是健康、可持续的增长。2016年,财政部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税制改革和相关政策的完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发展,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经济加快创新发展。
完善所得税政策引导新兴产业发展
我国对创新创业的鼓励导向历来十分明确,近年来通过完善政策、简便管理等,构建起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体系。2016年财政部调整完善所得税相关政策,继续增强税收对创新活动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的引导带动。修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更新了《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修订后的认定办法重点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进一步明确了认定管理工作有关事项。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从2016年起取消研发活动领域目录限制,扩大了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范围,并简化审核管理,不再要求由企业提供相关研发鉴定证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非上市公司股票(权)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权奖励实行递延纳税政策。同时,将上市公司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权奖励缴税期限由现行6个月放宽至12个月;对技术成果投资入股由现行5年分期纳税政策调整为选择性税收优惠政策,在继续保留现行5年分期纳税政策的同时,允许企业和个人选择递延纳税政策,递延至实际转让股权时纳税。
税收是最重要的调节手段之一。近几年来所得税政策调整对创新活动的激励,促进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苏州科沃斯机器人有限公司最初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吸尘器工厂,由于不断加大对智能制造的研发投入,瞄准市场需求,以“创新+品牌”打造产业链,企业在一次次转型中发展壮大,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大的专业家用机器人公司,在国内外申请专利1001件,研发团队每年输出不少于20个新品研发成果。作为新中国第一个自行车民族品牌,天津飞鸽曾一度陷入发展困境,在各项创新政策的引导下,企业引入“互联网+”和智能化设计理念,研发了国内首款超级自行车,迅速打开了市场,飞鸽品牌涅槃重生。另一个“互联网+”的先行者北京摩拜科技公司致力于利用共享理念解决城市出行问题,“摩拜单车”一经推出迅速风靡,并带动上游相关制造业产能迅速增长。
创业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多数人的机会。所得税政策通过对技术入股、孵化器等的支持,积极推动大众创业蓬勃发展。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众创空间、孵化器等新兴服务业新办工商登记企业同比分别增长47.3%和40.9%。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迅速发展为更多的人创造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也带动了税收收入的迅速增长。深圳大疆创新科技公司缘起于一个五六人的研发小团队,创办初期在深圳的一城中村里租民房办公,如今成为全球顶尖的无人机飞行平台和影像系统制造商,2016年纳税超过4亿元,比上年增长约70%。莱州联友金浩新型材料公司只是位于山东烟台一个县级市的小企业,政策的带动使其吸引了相关领域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不断提升,研发的锂电池隔膜相继打破日本、德国垄断,成为国内外同行中的佼佼者,2016年销售收入比公司创办初期上涨了10倍。
营改增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我国自2012年1月1日开始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改增试点,随后试点地区由点到面再到全国,试点行业由“1+6”(交通运输业和6个现代服务业)陆续增加到“3+7”(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和7个现代服务业)。2016年5月1日,在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

营改增的全面推开,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扩大了减税效应,进一步推动主辅分离和服务外包,促进了专业化分工,传统产业再造发展新模式,同时与传统产业相关的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数据,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较好发展势头,税收分别增长14.5%、24.6%和37%。上海华为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在营改增前既从事研发又从事产品销售,基本运营模式是“做研发事,赚销售钱”;营改增后,集团将其销售业务剥离,专注研发,把运营模式转型成“做研发事,赚研发钱”,改制使上海华为研发中心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华为产品条线日益丰富,竞争力逐渐增强,获得了集团、研发中心、消费者、政府等多方共赢的局面。天津卓朗科技公司是一家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服务的科技公司,专业化的产品和运营帮助其节省了成本,赢得了市场,2016年实现税收3500万元,是上年的约4倍。
传统产业的再造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拓展了地区经济的发展空间。东部地区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保持发展新优势,如上海市积极引进培育各类专业服务企业和经济类中介服务机构,全市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企业服务供给日益高端化、专业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2016年东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税收增长15.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税收增长10%。中部地区文化和娱乐产业增势迅猛,营改增推动制播分离,催生了一批新型产业,文化消费已成为中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湖南省打造马栏山创意聚集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税收规模居全国第七,增量居全国第四,远高于全省总体税收的相关指标排名。2016年中部地区电视、电影和影视录制业税收增长18.2%。西部地区大数据基地和云计算中心发展崭露头角,如贵州省以发展大数据作为突破口,打造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税收收入由上年的2200万元增至4600万元,增幅高达106.7%。2016年西部地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税收收入161亿元,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税收收入5.2亿元,增长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