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11 作者:本刊记者|★韩璐★
[大]
[中]
[小]
摘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面对不断暴露的积存已久、盘根错节的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三去一降一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任务,但病根在体制机制上,必须注重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年来,财政部门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牵引作用,有力推动了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
去产能,优化供给结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是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6年首要任务是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其目的是将宝贵的资源要素从产能严重过剩的、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和“僵尸企业”中释放出来,理顺供给端,提高有效供给,创造新的生产力。2016年,财政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会同有关部门对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财税配套政策逐一进行梳理,印发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支持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的财税政策体系。
印发了《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支持化解过剩产能,将资金安排与化解产能目标任务、需安置职工人数等挂钩。按照资金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面对不断暴露的积存已久、盘根错节的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三去一降一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任务,但病根在体制机制上,必须注重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年来,财政部门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牵引作用,有力推动了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
去产能,优化供给结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是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6年首要任务是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其目的是将宝贵的资源要素从产能严重过剩的、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和“僵尸企业”中释放出来,理顺供给端,提高有效供给,创造新的生产力。2016年,财政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会同有关部门对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财税配套政策逐一进行梳理,印发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支持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的财税政策体系。
印发了《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支持化解过剩产能,将资金安排与化解产能目标任务、需安置职工人数等挂钩。按照资金管理办法,2016年拨付专项奖补资金307.1亿元,重点用于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过程中职工分流安置。在资金下拨后,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化解产能工作的跟踪、指导,建立了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月报制度,赴河南、湖北、重庆等地开展专项督查。
实施钢铁煤炭行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即继续实行钢铁出口退税政策、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落实煤炭企业增值税抵扣政策、落实煤炭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落实钢铁企业利用余压余热发电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实施钢铁煤炭企业重组、破产等财税会计支持政策,即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土地出让收入政策和财务会计制度等,支持钢铁、煤炭企业进行收购、合并、债务重组、破产等。
实施钢铁煤炭企业化解过剩产能金融政策,即支持金融企业及时处置不良资产、通过专项建设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通过出口信用保险支持钢铁煤炭等行业“走出去”。
实施鼓励煤层气开发利用的财政政策,即“十三五”期间将煤层气(瓦斯)开采利用中央财政补贴标准从0.2元/立方米提高到0.3元/立方米。
去库存,清除供给冗余
据统计,截至2015年11月末,按照我国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计算,“待售”住房可供2亿人口居住。解决房地产去库存问题刻不容缓,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房地产去库存列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要解决的五大任务之一,并就如何化解房地产库存指明了方向。2016年,财政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坚持因城施策去库存,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政策,加强对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支持,推动化解三四线城市商品房库存。
继续对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给予税收优惠,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大力支持棚户区改造和货币化安置,特别是对于商品住房库存量较大、市场房源充足的地方,进一步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通过货币化安置,由棚户区改造居民自主到市场上购买安置住房,或者由市县相关部门搭建平台,组织棚户区改造居民采取团购方式购置安置住房,切实化解存量商品住房。
深化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并建立生产者补贴制度,采取多种方式消化政策性粮棉油库存。去杠杆,确保供给安全
2008年以来,我国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债务占GDP比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名义杠杆率并不高,但潜在风险并不小,一是存在较多隐形债务,二是债务增长偏快。当前金融监管的首要任务是在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同时,标本兼治,逐步并有效地重组和化解债务,切实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2016年,财政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明确了企业降杠杆、债转股所涉及的不良资产处置方面的配套政策。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债权银行可以向各类实施机构转让以实施债转股为目的的债权。新的政策进一步允许以债转股为目的转让单笔债权,提高债权转让的便捷度,促进通过债转股降低企业杠杆率。
研究出台了比较全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在降杠杆和债转股过程中,涉及到交易的各个环节(如企业的重组、破产注销、资产证券化、银行呆账等),都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
深入推进收费和基金的管理改革。收费方面,明确了对小微企业免征的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政府性基金方面,对相关的基金进行了清理规范,直接停征、扩大减免范围或降低征收率。所保留的收费基金都要进行公示并动态更新,接受社会监督。
降成本,提升供给能力
2016年8月,国务院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从合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合理降低企业人工成本、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用地成本、较大幅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鼓励引导企业内部挖潜等8个方面推出30项措施力助企业降成本。2016年,财政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全面推开营改增,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据统计,2016年前11个月整体减税规模达4699亿元,全年减税将超过5000亿元,实现改革预期目标。
会同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降低企业和相关获激励者的税负,建立以人力资本为激励对象的股权激励机制,支持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
印发了《铁路、烟草、邮政以及其他中央部门管理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推动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规范和加强资金
管理,减轻企业负担。
深化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将试点范围由特大城市向周边辐射延伸。2016年新增19个试点城市,并将支持内容由托盘标准化向包装标准化拓展,推动供应链全程“不倒盘、不倒筐”,全面降本提效。前两批试点城市中重点企业装卸货效率提升3倍以上,综合物流成本降低10%以上。
通过竞争性选拔,支持河北、新疆等10个省份发展冷链物流,推动降低农产品流通损耗,加快消费升级步伐。
会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清理偿还政府欠款专项工作方案》,明确了清偿工作具体内容及要求,切实解决政府拖欠企业工程款、物资采购款、保证金等问题。
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各类保证金的通知》,清查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中需缴纳的各类保证金,切实减轻建筑业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补短板,扩大有效供给
“补短板”可以理解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通过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质效。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补短板的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打好脱贫攻坚战、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继续抓好农业生产等方面扩大有效供给等。2016年,财政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43.4%,开展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支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和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加大对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支持力度,2016年新增支持中西部地区240个县,政策范围已扩大到全国496个县,并联合16个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推动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放大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扶贫效益。
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第二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将89个地市纳入试点范围,涉及未通宽带行政村16097个、已通宽带但接入能力不足的行政村31087个。中央财政下达补助资金49.7169亿元,有力推动了农村等偏远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开展财政部对口支援瑞金市工作,在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油茶产业扶持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帮助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
会同教育部印发了《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管理办法》,重点支持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会同民政部印发了《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拟选择部分地级市(含直辖市的区)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巩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满足绝大多数有需求的老年人在家或社区享受养老服务的愿望。
启动第二批15个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14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目前试点范围已扩大到全国55个城市。
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推动立法方面,起草了立法草稿,积极配合法制办制定PPP条例。项目落地方面,联合20个部门,在地方上报的1174个项目中评选出516个第三批示范项目,全面提升第三批示范项目的行业引领、区域带动和创新示范效应,实现了从财政部示范到全国示范的升级。引导支持方面,会同有关金融机构,出资设立了1800亿元的PPP融资引导基金,推动更多PPP项目实施。
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制定了简化预算编制科目、提高间接费用比重、明确劳务费开支范围和标准、改进结转结余资金留用处理方式、自主规范管理横向经费等一系列给科研人员“松绑+激励”的政策措施,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自2016年9月15日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税减让表修正案》附表所列201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首次降税,释放出加快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积极信号。
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创新财政投入方式,以城市试点示范、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保险保费补贴等方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着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