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中央关于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2014年,财政部党组作出了推进专员办工作转型、嵌入财政主体业务、加强财政预算监管的决策部署。两年来,厦门专员办以搭建财政预算监管业务信息平台为抓手,狠抓监管手段优化升级,使财政预算监管工作转型“如虎添翼”,顺利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业务信息平台的开发上线和运行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厦门专员办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财政预算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2015年初在研究部署年度工作计划时就将财政预算监管业务信息平台建设列为年度重要基础工作,提出在现有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处室的业务种类和性质,借助外部技术力量,进一步完善业务系统共享平台,充实完善有关基础数据,构建预算监管基础信息支撑。成立了平台建设工作小组,开展工作谋划和实施。多次组织召开专员办公会议,专题研究讨论信息化建设问题,提出平台建设要贯彻“四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即有利于各处室监管信息共享、有利于做到监管互查、有利于公开透明、有利于规范操作;要具有“三个全面”的功能作用,即全面涵盖监管信息、全面跟踪监管过程、全面反映监管成果。
二是“三步”周密设计。第一步,搭建架构。组织各业务处室全面梳理所有业务事项,分门别类,设计成业务架构图。在各处室业务架构图的基础上,初步汇总形成信息平台系统架构图,在征求各处室意见之后召开专题会议审议确定。第二步,开发软件。为避免委托软件公司定制开发成本高、时间长等问题,按照“功能适用、节约开支、使用便捷”原则,研究决定采购通用文档管理系统软件作为预算监管业务信息系统的基础软件。经与多家相关软件供应商询价、比较之后,最终决定采购致得E6文档管理系统作为平台基础软件。第三步,系统优化。为使通用文档管理软件实现财政预算监管业务信息平台功能,对软件进行了个性化的优化定制:一方面为全办每个干部创建一个用户,并按处室设置用户组;另一方面按照搭建的业务架构图创建了功能模块及其子模块,并对每个功能模块按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管理、上传、浏览等权限。
三是完善功能要求。厦门专员办业务信息平台共设置10个模块,分别为收入监管模块、支出监管模块、预算监管模块、会计监管模块、金融企业监管模块、专项检查模块、内部规章制度与财务公开模块、业务规程模块、政策法规模块和信息调研模块。各业务模块又根据财政预算监管工作的需要,按照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以及内部控制的不同要求分别设置了若干子功能模块,与各自业务流程相衔接、与相关内部控制要求相对应、与各环节风险防控相契合,构成了一个总分结合、涵盖全面、衔接有序、功能齐全的财政预算监管业务信息系统。
四是平稳上线运行。利用已有的业务专网,将预算监管业务信息平台架设在内网服务器上,设置固定IP,使每个干部都能在内网办公电脑上通过网页登录IP进入平台系统。在系统平台上线试运行期间,要求各业务处室按业务职能将本处室上年度的监管基础数据、审核报告、检查材料等相关监管资料上传系统,办公室将内部管理制度和有关财务报表上传系统。同时,从2015年6月国税系统税收征管质量和预算执行情况检查试运行开始,对每个专项检查全面实行检查日志制度,检查工作信息每日动态上载至业务信息平台,运转基本顺利。至此完成了系统平台上线运行各项工作,标志着平台运行平稳 启动。
业务信息平台建设运行助推工作转型
一是实现了监管部门和单位信息全覆盖,强化了财政预算监管动态监控。业务信息平台全面收集了厦门专员办监管范围内的42家中央基层预算单位、10家大型会计师事务所、32家上市公司、19家中央直管金融企业、31家重点监管的非金融中央企业的有关基础数据,并定期动态更新反映,实现了对纳入监管范围的所有单位的基本情况全面动态了解掌握。
二是全面整合了各类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监管数据“大集中”。业务信息平台的搭建,实现了高效沟通的各类信息系统的全面整合,打破了各业务管理系统之间的联动壁垒,解决了监管业务信息“碎片化”问题,汇集了所有监管基础数据和工作流程。通过深化对数据的挖掘利用,还可以提升业务监管决策和操作水平,对顺利推进工作转型的助力保障作用不断凸显出来。



三是促进了预算监管工作要求具体化,从而变“软约束”为“硬要求”。监管业务信息平台的开放上线,对办内各项监管工作明确了具体工作要求,包括日常监管、专项检查、调查研究等各项业务怎么做、何时做、做到什么程度等都有硬性要求,切实做到全面嵌入预算管理主体业务,见实效并机制化。
四是真正做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效防范了廉政风险。业务信息平台要求对财政预算监管所有工作过程均要留痕,所有审核审查审批、专项检查处理处罚各环节等信息都要在平台上公开。处室和个人工作的过程、成效全面实现了公开化、透明化,工作做到信息公开、过程留痕、相互监督、用权透明,为全过程内部控制和廉政风险有效防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是加强了干部督导考核,促进了相互交流和提高。业务信息平台全面反映并公开了全办干部各项工作开展和完成情况,在干部之间搭建了一个相互比较、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提高的平台。同时,通过加强对干部工作的监督、考核、评价,奖优罚劣,使全办干部工作既有压力更有动力,增强了干部工作责任心,有效促进了干部素质能力和工作水平的提升。
责任编辑 刘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