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是促创业、保就业、活跃市场的生力军。2015年,财政部会同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启动了“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城市示范”,将对小微企业的个别企业、个别项目的支持改为对示范城市的整体支持,将分部门分行业专项推进改为多部门的联合实施,形成政策合力,鼓励小微企业发展,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近日,宁波市政府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联合推出大型课题研究《宁波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实施方案》,助力宁波申报第二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城市示范”。

一直以来,宁波市凭借其特有的创业精神、创新活力以及区位优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近三年来平均每年新增创业数近10万家,90%以上的新增创业行为由小微企业(及个体户)贡献。截至2015年底,宁波市拥有小微企业237389户,实现营业收入18856.9亿元,吸纳就业人员230.2万人。宁波市政府各部门推出了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一)发挥政策扶持。为推进小微企业发展,宁波市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改善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积极性,发挥自身优势,迸发竞争活力,进而形成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积极落实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众创空间等新兴孵化机构使用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推进结构性清费减负工作。根据国家、省级文件精神,2015年,宁波市取消或暂停征地管理费、保存人事关系档案费、组织机构代码证书费、企业注册登记费等5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并对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免征土地登记费等4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积极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作用。2012年制订出台了《关于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问题的通知》,从预算管理、评审优惠、资格准入、评分要件分值设置等方面明确和细化了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及要求。
(二)完善金融支持。一方面,宁波市着力优化资本市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积极鼓励企业主板上市,鼓励初创企业到“三板”市场和股权交易平台交易。另一方面,增强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小微企业融资利率下行,改善企业融资环境。设立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引导基金。为进一步完善市场投资体系,激发创新创业活动,促进初创期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2011年发布了《宁波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设立总规模为10亿元的政府性引导基金——宁波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目前已到位5.5亿元。实施财政贴息减轻小微企业经济负担,对小额担保贷款采取到期一次还本、按季贴息的方式,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贷款利率仍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执行。此外,积极推进小微企业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及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建设等。进一步加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运行管理。组织4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和1家商业保理公司通过互联网接入征信系统,目前4家担保公司均已开通了查询服务,使用情况反映良好。做好金融机构数据质量量化考评和定点监测工作,指导宁波银行、宁波通商银行完成企业基本信息(2.2版)采集接口程序升级测试。完善宁波市中小微企业信用服务平台的综合查询、批量查询、金融超市、组合筛选等功能,上线风险预警功能,提升平台服务质量。积极拓展数据采集范围,新增采集企业用电、经营异常名单、企业关税、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质量奖惩等信息。为稳妥实施中小微企业信用服务平台二期“互联网+”计划,以移动金融试点为契机,筹建农户信用档案的手机APP平台,启动农户信用档案移动征信业务。
(三)做好公共服务。在培育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宁波市积极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整合社会服务资源,为小微企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助力小微企业蓬勃发展。一是推进宁波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8718”总平台和11个县市区平台为协同服务枢纽,一端连通政府服务企业的网络,一端连通涵盖各个领域的专业市场服务机构,整合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向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问题流转、市场对接和网上展示等精细化、智慧化服务,解决小微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同时,加快专业服务平台建设,包括科技活动交流平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融资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创业创新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品牌推广平台等。二是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程。为激发小微企业发展活力,宁波市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实施商事制度改革,简化企业登记流程,推动“一照多址”、集群注册等改革,落实企业简易注销改革。贯彻实施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前置改后置等措施,规范全市执行统一的证照前置改后置核定标准,据初步测算,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后,共盘活企业相关资金2200多亿元,为公司节省验资费用上亿元。探索企业退出机制,被国家工商总局确定为全国首批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试点地区,从2015年6月1日起全面实施企业简易注销改革,简化企业注销程序、材料要求和流程设计,办理环节由8个减至2—3个,提交材料由9项减至5项,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出台《宁波市企业五证合一登记暂行规定》,研究开发了宁波市企业五证合一工作平台,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截至目前共发放“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61003份。此外,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和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机制,探索实行知识产权股份分红等激励模式。完善贸易便利化机制,深化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降低通关费用。健全人才培养流动机制,推进人才印记模式创新、人才集聚平台创新、人才发展体制创新、人才服务保障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