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4 作者:唐文倩 (作者单位:福建省财政厅)
[大]
[中]
[小]
摘要:
中国—印尼“两国双园”是福建省福清市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初步探索与实践。中国和印尼存在工业化阶段的梯度性和产业结构的互补性,立足两国自身资源禀赋,深化两国战略合作意义重大,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同时带动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增强海外华人和华侨的向心力。
中国—印尼“两国双园”建设
福清是“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囊括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全国著名侨乡,有旅外乡亲100多万,遍布世界近127个国家与地区,主要从事钢铁、水泥、能源、食品和商贸业等行业,总资产在800亿美元以上,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印尼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国家,福清在印尼华侨人数众多、实力雄厚。中国—印尼“两国双园”是福清地方政府与印尼侨领接洽后,主动发挥比较优势,于2018年开始启动建设的产业园区合作项目。所谓“两国双园”是中国和印尼两个主权国家在对方境内互设园区联动发展。福清方以中国第一个侨资工业区——元洪投资区(60平方公里)为中方载体,该投资区是上世纪90年代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洽谈、指导建立的华侨合作开发区。印尼方采取“一园两区”模式,包括在雅...
中国—印尼“两国双园”是福建省福清市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初步探索与实践。中国和印尼存在工业化阶段的梯度性和产业结构的互补性,立足两国自身资源禀赋,深化两国战略合作意义重大,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同时带动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增强海外华人和华侨的向心力。
中国—印尼“两国双园”建设
福清是“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囊括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全国著名侨乡,有旅外乡亲100多万,遍布世界近127个国家与地区,主要从事钢铁、水泥、能源、食品和商贸业等行业,总资产在800亿美元以上,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印尼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国家,福清在印尼华侨人数众多、实力雄厚。中国—印尼“两国双园”是福清地方政府与印尼侨领接洽后,主动发挥比较优势,于2018年开始启动建设的产业园区合作项目。所谓“两国双园”是中国和印尼两个主权国家在对方境内互设园区联动发展。福清方以中国第一个侨资工业区——元洪投资区(60平方公里)为中方载体,该投资区是上世纪90年代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洽谈、指导建立的华侨合作开发区。印尼方采取“一园两区”模式,包括在雅加达北部建设200公顷的总部商贸基地,在中爪哇、三宝垄临港工业园区选址建设10平方公里的港口物流和制造业基地。
中国—印尼“两国双园”运作模式及其发展优势
一是政策对接,巧用侨资。在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我国外贸偏重于对美出口的弊端显现较为突出。从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外贸多元化发展、实现内外共赢的角度出发,中国—印尼“两国双园”是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印尼“全球海洋支点”的深度对接。侨资是福清最有特色的优势资源,中方园区元洪投资区结合众多福清籍乡亲在外从事食品行业的优势,以双向投资与互联互通为基础,积极引导当地民企走出去,双向开放优势互补,要素自由流动,市场深度融合,实现互动发展。
二是双向投资,合作开发。中国—印尼“两国双园”规划投资主体由福清籍华侨和福清籍民间资本组建合资公司,体现了国家战略与民间资本的有效结合。福清市政府与印尼海洋统筹部已建立联系和沟通机制,并与三林集团等印尼重要华人企业合作,双方共同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开发、项目管理、招商引资和咨询服务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采取市场化运营。这有利于推行企业本土化发展战略,充分融入东道国市场,同时降低经营风险。
三是产业互补,共同规划。根据各自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与市场需求结构等,共同规划园区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印尼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中国输出相对高端的制造业和金融等,在印尼优先选择资源禀赋突出、发展潜力较大的产业,实现优势互补。具体主要围绕食品行业展开,融食品储运、加工、展示、体验、交易、结算等于一体,构建专业化生产要素集聚地,形成区域集聚效应和区域竞争力。
四是海关互检,利益共享。通过点对点的双边开放,积极探索两国关税等额、海关互认、企业互相参股等,提高通关效率,实现通关便利化。利用博览会、海交会、食品论坛、“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平台,多渠道、多维度不断推介“两国双园”,开展联合招商,提升招商引资效率。打造惠及多方的跨境产业链、服务链和价值链,以全球分工的农业链条布局,促进中国、印尼中小企业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成为合作双方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更多地从国际贸易和投资中受益。
中国—印尼“两国双园”运作中的困难和建议
一是急需建立和拓展高层次的会商与合作机制。前期规划建设主要由两国组成的园区管委会以及侨领等民间协调机制推动,随着两国在资源、环境、市场和政策等方面的进一步深度对接,必然需要更高层级政府层面的协调沟通和运行保障机制。目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将中国—印尼“两国双园”列入了“中国—印尼工业化与产能合作”重点项目。福建省政府、福州市政府已将中国—印尼“两国双园”列入“海丝核心区”建设重点项目。下一步可参照中国—马来西亚“两国双园”,形成更高层级的两国政府间磋商机制。还可创办两国国家领导人定期会晤的国际高峰论坛“中国—印尼经贸论坛”,并争取中方永久会址落户福州。
二是促进市场准入和投资贸易便利化。目前,中国—印尼“两国双园”在市场准入、关境管理、交通设施、运输服务、信息技术以及环境规制和侨资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制度制约,要逐步探索给予印尼等华侨资源集中区域的投资者相关领域的资质互认,鼓励和引导华侨投资者在食品加工贸易、生物技术、物流仓储、特色金融、商务会展、电子商务、商品交易等投资兴业或创新创业。大力构建“全球买、全球卖”“交易在元洪、交割在各地”的食品交易流通现代化模式,鼓励跨境B2B、B2C全链条垂直电商平台落地运营。
三是加大在财税投融资等方面的政策力度。当前入驻中国—印尼“两国双园”的食品加工贸易、物流冷链、电子商务等相关产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仍然较高,推进“两国双园”缺乏更厚实的金融支持。对此建议: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给予中国—印尼“两国双园”合作区同等优惠政策,争取所得税优惠政策,参照平潭实验区,对符合条件的食品加工贸易、物流、总部经济、电子商务、商务会展、特色金融、文化教育、健康休闲等产业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支持元洪投资区以百万吨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对江阴港口至印尼园区港口的冷藏船、滚装船以及集装箱班轮航线予以财政补贴扶持。多渠道筹措平台建设资金,包括争取由“丝路基金”“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参与投资中国—印尼“两国双园”,吸引华侨资本参与投资,由国家主权投资基金、地方国有资本与海外华侨资本合作发起“华侨银行”,以及在省财政核定给福清的新增额度内统筹安排园区建设资金。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股权激励政策,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为外国籍人才、港澳台人才、海外华侨和留学归国人才在园区的就业、生活以及出入境等提供便利。
四是进一步促进通关便利化。目前,货物跨境通关手续比较繁琐,通关时间较长,急需建立新的“海关互检”通关合作机制。开辟印尼食品与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与印尼相关检验检疫部门合作,试点开展单方采信印尼认证结果和第三方检测结果,对印尼食品和农产品采取“源头采信监管、口岸快速验放”的快速通关政策,对方检过的货物或商品即可承认。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落实“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区域通关模式,在园区内建设进口肉类、水果、水产检验场,直接入区检验。创新跨境电商“前店后仓”监管模式,试点“无票免税”、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和税单无纸化、报关单免申报等政策,争取“清单核放、汇总统计”、进境货物“先入区后报关”等通关政策。参照厦门自贸区对台海运快件业务试点的相关政策,放开海运快件运输工具和停靠码头限制等。
责任编辑 李艳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