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是7540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和国资预算收入之和的比重达到28.82%。2018年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为71732亿元,占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比重是95.13%,其中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65096亿元,占比为90.56%。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是地方财政的重要补充来源,2018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值为1:1.36。表1是2018年各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的基本情况,由于预算执行情况仍未公开,或公开报告中不包括全省数据,因此山东省、湖北省、安徽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信息缺失。
可以看出,2018年各省基金预算收入规模排名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基本一致。其中,浙江、江苏和广东三省份的规模均超过5000亿元,而西藏、宁夏、青海、黑龙江、海南以及甘肃地区的收入规模均低于500亿元,差距较为明显。2018年中,浙江、江西、重庆和河南四个省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低于基金预算收入规模,表现出对土地财政相当的依赖度,其中浙江省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超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规模超过2000亿元。同时,上海、北京、广东等一些财政贡献度较大省份,其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远低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18年27个地区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达到了58237.54亿元,同比增长率为21.61%,相较于2017年的37.31%增长速度,有明显放缓。这可能与2018年较强烈的房地产及土地市场的政策调控有关,也可能是在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依赖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图1是各地区2017年和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同比增长率具体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2018年不同省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同比增长率变化差异性较大。具体来看:第一,大部分省份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保持着增长速度,但北京、天津、黑龙江、海南、甘肃等省份出现了一定程度地下降。第二,云南、湖南、河南、江西等地区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速明显,其同比增长率均超过50%,而上海、广东等一些税收贡献大省在基金收入方面的增长速度较低,这一定程度说明这些省份开始逐步摆脱对土地及相关领域的财政依赖程度,而中西部地区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仍不断提高。第三,相较于2017年,有14个省市的同比增长率低于上年同比增长率,而超过上年同比增长率幅度最大的省份主要是湖南、青海和辽宁等地区,其中湖南省2018年同比增长率超过2017年同比增长率将近51个百分点。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仍保持着较快速增长,尽管增长幅度有所回落,但仍远超过税收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增长速度。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也应包括政府性基金等一些广义“非税”项目。当然,天津等部分地区,无论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还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如何通过转移支付或政府债务实现财力的均衡和保障政府正常运转,需要格外注意。尤其是在当前减税降费等积极财政政策背景下,这一命题可能事关财政政策的发挥及效果。
责任编辑 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