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多次就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作出重要批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刘昆部长站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入分析了当前财政经济形势,强调201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提出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措施。1月19日再次召开全国财政厅(局)长会议,就减税降费作了专门安排部署,为我们更好地做好财政工作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理清了思路、创造了有利条件。
宁夏各级财政将按照中央和自治区部署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迅速行动,抢抓机遇,聚焦问题短板,突出重点难点,精准靶向施策,切实用好用活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坚定不移支持和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提高政治站位,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战略部署上来
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战略思维,聚焦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中央关于减税降费的部署要求,加强政策研究,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谋划和推动财政工作,实打实、硬碰硬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新形势新动向新问题,不断完善政策、硬化措施,确保中央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优化调控机制,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按照“六稳”要求,突出自治区提出的稳投资、稳企业“两个关键”,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强化逆周期调节。
一是大力减轻企业负担。及时研究制定方案,落实好中央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用好中央赋予省级政府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在50%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等地方税种的自主权,坚持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重点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负,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推进更为明显的降费,实施适度下调养老保险费率、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严格落实取消、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基金政策,加大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健全乱收费投诉举报查处机制,让企业轻装上阵。科学组织收入,在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加强依法征管,确保地方财收入增长合理均衡、质量稳步提升。用好政府投资基金、融资担保基金、工业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等政策,充分发挥纾困基金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激发民营企业和微观主体活力。
二是大力支持高质量投资。准确把握中央政策导向,支持培育一批新的投资热点,加大投入力度和规模,促进自治区投资恢复性增长。用活用好地方性政府债券,特别是科学安排专项债券项目,力争早发行、早下达、早使用、早见效,重点支持扶贫、交通、水利、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自治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
三是大力优化支出结构。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决把该压减的支出减下来,除刚性支出外全区一般性支出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预算压减15%左右,取消效率不高、可有可无的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突出做好“三大攻坚战”和自治区创新驱动、脱贫富民、生态立区“三大战略”及重大项目建设等资金保障,着力巩固、提升和扩大攻坚“战果”。大力支持发展民生事业,突出普惠性、保基本、兜底线,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两个示范区等民生建设,促进经济建设和民生事业协调发展。
四是大力促进转型升级。加大财政科技创新投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开发区整合和创新发展,改善企业营商环境,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
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激发体制机制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刘昆部长在财政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深化财政改革的总体要求。宁夏各级财政将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坚决摒弃不合时宜的惯性思维,打破阻碍发展的条条框框和制度机制弊端。
一是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提高中期财政规划编制质量,加强国有资本和国有金融资本经营预算,强化项目库管理,力争3年左右建成全部专项资金项目标准体系。加强预算执行约束,建立预算执行和监督问责机制,严控预算追加,严格暂存暂付款管理,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沉淀2年以上资金一律收回,重新安排使用。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委托第三方对教育、科技、农业、扶贫、环保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实行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等挂钩。
二是加快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及时制定应急救援、自然资源等领域自治区与市县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落实环保、科技、社保等专项领域改革,合理配置财政资源,充分调动自治区和市县“两个积极性”。健全完善转移支付体系,加大对市县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和市县财力协调,确保市县基本财力。
三是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采取竞争性评审、落实奖补政策等多种方式分配财政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推进财政金融融合,规范利用股权投资、融资担保、风险补偿、PPP等政府投资基金,大力撬动社会资本。
坚持底线思维,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后三年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三大攻坚战”之首的重大“战役”。宁夏各级财政将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定信心和决心,聚焦政府债务、财政运行、社会稳定三个方面主要风险持续用力。
一是在防范财政运行风险方面,主要是坚持抓预算与抓执行并重,做好基本运行支出预算安排,加大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力度,及时足额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建立问责监控机制,加强“三保”支出预算审核,坚决杜绝挤占挪用“三保”资金现象,强化民生政策托底财力保障,确保地方财政平稳运行。
二是在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方面,主要是坚持“开前门”与“堵后门”并举,按时足额还本付息,确保法定债券不出任何风险。完善风险预警和奖惩机制,着重加强隐性债务监管,坚决遏制增量,稳妥化解存量,积极探索用市场化手段化解隐性债务存量。用好专项政府债券,优先解决在建项目“半拉子”工程、存量隐性债务项目政府拖欠工程款等问题,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三是在防范社会稳定风险方面,主要是坚持兜底线和守红线并抓,紧盯风险点、抓住关键点、找准切入点,积极有效防控财政金融风险、社保基金风险和其他领域风险出现共振,坚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责任编辑 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