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3 作者:本刊记者 ★石化龙★
[大]
[中]
[小]
摘要:
1991年初春,一项财源建设工程在三湘大地上拉开了序幕。这就是近年来在湖南省城乡广泛开展的财政收入上台阶工程。时至今日,人们已日渐感觉到这一强县富民工程的磅礴气势,更深刻地意识到它所展示的广阔前景。
实施“3581”工程
早在1990年,湖南省财政厅党组一班人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全省各地讲用钱的多,说生财的少。或者说分“蛋糕”的劲头足,做“蛋糕”的点子少。大家都眼巴巴地盯着现有财力,期望从中多分得一块。当时湖南省一年的财政收入才60多亿元,全省没有一个亿元县,而那时全国已有200多个亿元县。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出几个亿元县来?省财政厅党组决定,先选定实力较为雄厚的长沙、浏阳等5个县市为突破口,实行重点扶持。到当年底,浏阳、益阳、醴陵、长沙、凤凰等5县(市)不负重望,财政收入一举突破了亿元大关。
亿元县建设初战告捷,使人们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振。省财政厅决定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财源建设活动。在1991年年初召开的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省财政厅特意邀请亿元县政府领导现身说法,组织各地政府领导和财政局长们深入讨论亿元县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使与会者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启发。省财政...
1991年初春,一项财源建设工程在三湘大地上拉开了序幕。这就是近年来在湖南省城乡广泛开展的财政收入上台阶工程。时至今日,人们已日渐感觉到这一强县富民工程的磅礴气势,更深刻地意识到它所展示的广阔前景。
实施“3581”工程
早在1990年,湖南省财政厅党组一班人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全省各地讲用钱的多,说生财的少。或者说分“蛋糕”的劲头足,做“蛋糕”的点子少。大家都眼巴巴地盯着现有财力,期望从中多分得一块。当时湖南省一年的财政收入才60多亿元,全省没有一个亿元县,而那时全国已有200多个亿元县。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出几个亿元县来?省财政厅党组决定,先选定实力较为雄厚的长沙、浏阳等5个县市为突破口,实行重点扶持。到当年底,浏阳、益阳、醴陵、长沙、凤凰等5县(市)不负重望,财政收入一举突破了亿元大关。
亿元县建设初战告捷,使人们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振。省财政厅决定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财源建设活动。在1991年年初召开的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省财政厅特意邀请亿元县政府领导现身说法,组织各地政府领导和财政局长们深入讨论亿元县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使与会者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启发。省财政厅因势利导,正式提出了县级财政收入上台阶的“3581”工程规划:即全省分别建设一批财政收入过3000万元、5 000万元、8000万元、1亿元的县(市)。
为做好示范工作,省财政厅在全省14个地市州中各选择一个县市进行重点扶持,千方百计筹集各种财政间歇资金近亿元,采取处室包地市的办法,从政策、资金、管理等方面,对重点县市实行一抓到底的全方位服务。为明确责任,增强紧迫感,省财政厅与各县市政府签订了“财源建设责任书”,对财政收入上台阶的目标、考核验收办法及省、地、县各级承担的责任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同时,省财政厅还要求各地市州财政部门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确定各自的财源建设重点县市,全力“支、帮、促”。
益阳市赫山区在实施“3581”工程时,找到了一条发展“一村一品”,建设地方财源的好路子,促进了该区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现已发展到246个村,占全区总村数的45.2%。他们依托本地资源搞加工,区域特色明显。如兰溪镇,十里长街上聚集着400多家大米加工厂,年加工稻谷4亿多公斤,创产值3亿多元,每年向国家纳税120多万元。沧水铺镇有2 400多户从事水泥包装袋加工,年产值1亿多元,实现利税700多万元。这样,赫山区去年财政收入过了亿元。
1992年7月,湖南省在狠抓县市财源建设的同时,又把乡镇财政收入上台阶的小“3581”工程和企业实现利税上台阶的中“3581”工程列入全省财源建设规划,大大丰富了财源建设的内容。1993年,省里又分别选择产粮大县、丘岗山地县、城市区和财政特困县等不同类型的县市开展财源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全省财源建设向全方位、多类型、多层次的方向发展。
实施“3581”工程后,湖南省各级各部门抓财源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涌现了一批像长沙、临澧等财政收入增长达30%以上的“冒富县”。到1993年底,全省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县市达14个,财政状况大为好转。尤其令人振奋的是,通过实施“3581工程”,全省各级政府转变了理财观念,开始了对生财之道的探索,想方设法开辟新的财源,把财政收入的“蛋糕”做大。
主动适应新体制
1994年,我国开始实行以分税制为主要内容的新的财税体制,给地方财源建设和财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有人说,消费税的全部、增值税的“大头”中央财政拿走了,地方财源建设没有什么“甜头”了,今后“得大头的就用大劲,得小头的就用小劲,没得头的就干脆不用劲了”;有人认为,湖南是个农业大省,分税制下抓财源建设的难度更大,没有什么“搞头”了;还有人认为,实行分税制后,政府对企业不再减税让利,地方的财力减少,扶持生产无能为力了……分税制实施都半年过去了,有的县市还在彷徨和观望。
针对这些现象,湖南省委、省政府于1994年8月及时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严格财政管理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适应新体制要求,做好财税工作,首先必须更新观念,以变应变,及时调整财政工作思路。”省长杨正午每到一地考察工作,总不忘跟当地的“当家理财人”一笔一笔算帐:尽管消费税、增值税中央拿走了大头,但地方财政所得的部分加上中央财政的返还部分,比例仍可达43%左右。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发展高效农业才是生财聚财的一条有效途径。常务副省长王克英大会小会都在讲:农民多收一担棉,财政可增收15元;多养一头猪,财政可多收入9元;多养一担鱼,财政可多收30元;多采一担茶,财政可增收50-100元。新税制下抓财源建设不是没搞头,而是很有前途。
不仅如此,省党政领导还亲自抓财源建设。省委书记王茂林在江永抓柚子,成片开发10万亩香柚;省长杨正午在溆浦抓枣子,绵延“百里十乡”,开发面积达10万亩;省委常委胡彪在桂阳抓烟叶子,种植面积近30万亩;副省长庞道沐在桃江抓竹子,60万亩竹林成片开发,生产加工一条龙。现在,这“四子”基本上已形成区域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帐算清了,思想统一了,干劲也就更足了。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吸引各种渠道资金投入财源建设,努力争取夺“金牌”,拿“银牌”。三湘大地再一次涌起狠抓财源建设、努力做大“蛋糕”的热潮。
安仁曾是全省有名的农业高产穷县,1991年财政收入仅1 194万元,人平财政收入列全省倒数第二。实行分税制后,该县坚持走农业强县之路,大力发展“三叶”(茶叶、桑叶、烟叶)、“三特”(特种米、特种养殖、特种药材经济林)、“三果”(万寿果、小水果、油桐果)和生猪生产,连片开发,规模经营,初步培植起了独具特色的高效农业财源体系。1994、1995年分别实现财政收入3 658万元和5 008万元,分别增长37.8%和41%。去年又突破了6000万元。麻阳苗族自治县原是省定贫困县,1990年县财政收入才1 000万元,到1993年底,全县财政累计赤字1025万元。自1994年抓财源建设以来,在全县推行春菜、夏瓜、秋桔生产和发展两烟,形势喜人。当年财政收入即跃过了3 000万元台阶,1995年在遭受百年未遇特大洪灾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仍达到3 952万元,去年已突破5 000万元大关,实现了“一年增长一千万,三年翻了一大番”,一举扭转了赤字局面。如今实现收支平衡,并消化历年赤字449万元。
各地在财源建设过程中,注重抓特色财源、建支柱财源。江华瑶族自治县将以前不起眼的野生香菇作为重点财源来抓,建立了数十万群众参加种养的“百里香菇基地”,年产值达3.6亿元以上,成为该县第二大支柱财源。素有“中国香柚之乡”称号的江永县,利用本地特殊的土质和气候资源,大规模开发生产优质香柚,富县富民,10万亩香柚可实现产值10亿元,利税1亿元,农民人均增收3 000元以上。通道的薇菜本是山中野草,千百年来无人问津。近几年办起了薇菜加工厂,一年加工薇菜500吨,出口日本和韩国,每公斤能卖到80元人民币。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一篇《捕蛇者说》使“异蛇之乡”永州名播四方。近年来,该市充分发掘本地蛇资源,办养蛇场300余家,其中吨以上规模的40余家,从业人员上万人,年产蛇150吨,产值4000余万元,成为国内外较有影响的“蛇乡”和湖南最大的蛇生产基地。此外,还有湘潭湘莲、麻阳麻鸡、汉寿甲鱼、黔阳乌鸡、武冈铜鹅、浏阳黑山羊、宁乡流沙河猪等均已成为致富一方的特色财源。
各级都来做大“蛋糕”
这几年,湖南省在实施“3581工程”、加强地方财源建设的过程中,重视了对县市财源建设的指导,也摸索创造了许多路子和经验,却一度忽视了省和地市州两级的财源建设。省委省政府对这一状况给予了高度重视,要求从1996年起,省、地市州、县市各级都要把加强财源建设作为一个重点,分行业、分系统、分企业制定财源建设规划,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快本级支柱财源和骨干财源建设,力求在今后五年使本级财源有更多、更强的增长点,确保本级财政增长和宏观调控的需要。
为了切实抓好省本级的各项财税收入,湖南省于去年初在省地税局设立了直属分局,专门负责省级收入的征收、管理和稽查工作,以确保省级收入稳定增长。同时,集中各种资金,重点投向省级骨干财源建设项目。省财政明确提出把省级财源建设作为落实“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样板工程来抓。省政府办公厅还向省直各单位和中央驻湘企业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省本级财源建设和财政管理的通知》,对进一步促进省本级财源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省委、省政府抓本级财源建设的做法和要求,给各地市州作出了榜样。怀化地区及所属市县、乡镇纷纷作出规划,采取养鸡下蛋、再孵小鸡,先让“下蛋的鸡”吃饱的办法,积累资金,逐步壮大各自的财力。常德市规定市本级每年用于本级财源建设的投入在总额上不得少于上年本级地方财政收入的10%,并按这一要求,对投入指标逐项分解,逐家分解。同时要求财政周转金对市本级财源建设项目的投入要比上年增长5-10%。湘西自治州高度重视本级财源建设,加大对湘泉酒、酒鬼酒的扶持力度。去年初以来,先后筹集资金6000多万元帮助湘泉集团公司进行技改,扩大生产规模,去年销售收入达5个亿,利税2亿元。
湖南省财政收入,每年平均以24%的速度增长,增速之快是该省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更为可喜的是,按新口径统计,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县市和过千万元的乡镇也从无到有,分别发展到20个和34个。但湖南有句俗话:“六月不是看禾时,成绩将来再说不迟”。在初步总结近几年财源建设工作时,省财政厅领导神情凝重地指出:与沿海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湖南财政状况仍不容乐观。据统计,湖南目前人平财力才200余元,列全国倒数第8位,人均财政支出列全国倒数第6位,仍旧未能摆脱“农业大省、工业弱省、财政穷省”的状况。特别令人忧虑的是,省财政仍主要是“吃饭”财政,缺乏资金搞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势必影响到后续财源的增长。
凤老莺雏、雨肥梅子的时节,湖南省在娄底地区隆重召开了第20次专员、州长、市长联席会议,就新时期财源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会议指出,新时期加快财源建设必须与经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要以财源建设为导向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要通过财源建设,力争到本世纪末,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登上200亿元台阶,全省全部消灭赤字县和累计赤字,同时上划中央财政收入也要保持同步增长,不断增强各级财政实力。“创业艰难百战多”。经济工作当然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前进的道路上也许还有更多的困难和曲折。放眼湖南省财源建设工作,前路漫漫,任重道远,但充满希望。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