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几年来,山东省威海市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走入了困境,一部分工人失去了工作岗位。威海市委、市政府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企业被淘汰或出现阶段性的困难是难免的,但必须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尽量减少困难面,及时为下岗职工寻找出路。他们因地制宜,扎扎实实开展工作,采取多种措施,逐步解决这些企业和职工的问题。
通过托管兼并救活了一批。威海市鼓励优势企业对困难企业进行托管和兼并,使一些困难企业绝路逢生。全市先后有72个企业被托管,179个企业被兼并,使136个企业摆脱了困境,涉及职工10000多人。荣成市从1995年开始,发挥优势企业和能人效应,积极推行“一长两厂”制,由优势企业的厂长兼任困难企业的厂长,对困难企业实行托管,使35个企业因此找到了生路,5000多名困难职工摆脱了困境。乳山市皮件、皮鞋和塑料三个厂由于种种原因合计亏损1400多万元,700多名职工长期不能正常发放工资。后来,富豪集团托管了皮鞋厂和塑料厂,兼并了皮件厂,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开发新产品,使这三个企业重新恢复了正常生产,扭亏为盈,700多名工人有了稳定的收入。
通过内部整顿重振了一批。许多困难企业是由于内...
近几年来,山东省威海市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走入了困境,一部分工人失去了工作岗位。威海市委、市政府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企业被淘汰或出现阶段性的困难是难免的,但必须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尽量减少困难面,及时为下岗职工寻找出路。他们因地制宜,扎扎实实开展工作,采取多种措施,逐步解决这些企业和职工的问题。
通过托管兼并救活了一批。威海市鼓励优势企业对困难企业进行托管和兼并,使一些困难企业绝路逢生。全市先后有72个企业被托管,179个企业被兼并,使136个企业摆脱了困境,涉及职工10000多人。荣成市从1995年开始,发挥优势企业和能人效应,积极推行“一长两厂”制,由优势企业的厂长兼任困难企业的厂长,对困难企业实行托管,使35个企业因此找到了生路,5000多名困难职工摆脱了困境。乳山市皮件、皮鞋和塑料三个厂由于种种原因合计亏损1400多万元,700多名职工长期不能正常发放工资。后来,富豪集团托管了皮鞋厂和塑料厂,兼并了皮件厂,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开发新产品,使这三个企业重新恢复了正常生产,扭亏为盈,700多名工人有了稳定的收入。
通过内部整顿重振了一批。许多困难企业是由于内部管理不善而走入困境的,威海市通过整顿,改善企业内部管理,使企业得以重振雄风。市橡胶厂原是一个重点企业,但前几年由于管理不善而出现了大量亏损,到1993年累计亏损1327万元。工人发放工资很困难。1994年,调整后的企业领导班子从抓内部管理入手,对企业进行全面整顿,迅速扭转了企业管理混乱的局面,转亏为盈。1996年,这个企业利润超千万,又成为利税大户。
通过资产债务重组调整了一批。威海市结合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对困难企业的资产和债务进行重组,从而活化了部分资产,解决了部分职工的出路。市第三毛纺织厂是全市的亏损大户,800多名职工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纺织集团结合调整,采取一系列措施,对这个企业的资产债务进行重组,分别向三个企业转移了6000多万元的可用资产,同时带出相应价值的债务和职工。现在,资产基本上全部利用起来了,职工也安排了500多人。
通过开辟新的生产门路安置了一批。资金短缺是困难企业共有的困难。许多企业利用“三来一补”不占用资金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生产。乳山无线电厂因无主导产品,生存很艰难,上新产品又难以筹集到资金,职工收入长期没有保障。后来,他们走上了来件装配这条路,在没有资金注入的情况下,启动了生产,今年工缴费收入可达300万元,安置了本系统500名职工,还从系统外接收困难职工100多名。文登市棉纺厂是一个有固定资产7000万元、职工840多人的企业,前几年机器停开,职工下岗。去年,他们给韩国搞来料加工,生产缝纫机线,职工全部走上岗位,当年工缴费收入达800多万元。
通过劳动力市场分流了一批。劳动部门积极支持创办劳动服务企业进行转岗培训,1996年共借出短期扶持资金335万元,贷款529万元,对上千名下岗职工进行了培训;工商部门以优先办照、减半收费等优惠政策鼓励下岗职工从事个体经营,1996年有2046名下岗职工进入个体经营的行列;还有一部分国有和集体企业的职工,转到了镇办企业就业。
通过社会保障救助了一批。对失业职工和达不到最低工资标准的职工,威海市运用失业保险、帮扶基金、财政救济金等给予救助,保证了这些职工的最低生活需要。
经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威海市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到1996年底,这个市镇办以上企业职工工资水平达不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仅占职工总数的1.7%,下岗待业职工仅占职工总数的1.9%,保证了企业稳定,社会稳定。
(责任编辑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