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谁会想到,1992年跌入国家级贫困县、位居河南省县级综合经济实力第84位的渑池县,3年之后会跻身河南的18强县(市),名列第12位。1996年该县财政收入由1992年的3010万元增加到1.32亿元,在全省34个贫困县中位居榜首。
这不是梦幻。这是发生在豫西黄土地上的一段向贫困宣战的奇迹。
历史上,渑池县曾是个赤贫如洗的地方,山穷地瘠,十年九旱。1985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15元,县财政收入也只有777万元,全县80%以上的人口处在贫困线以下。1992年,贫困程度再次升级,由省级贫困县转为国家级贫困县,每年要吃国家财政补贴134万元。
“路在何方?!”困惑中的渑池人仰天长问。
1992年底,县委一班人深入调查分析了渑池的经济现状和资源优势之后,本着发挥优势、打破常规、构造特色、高点起步、跳跃前进的指导思想,果断提出了“发挥资源优势,全力办好工业,优化产业结构,创一条兴县富民之路的构想,立志早日脱贫。
路,是靠人走出来的。为筹措办企业的钱,勒紧腰带的渑池人,北上南下,内联外引,许多大都市的街街巷巷都留下了他们为筹集资金而匆忙奔走的身影。
心诚则灵。在一笔笔资金到帐之后,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渑池人的好...
谁会想到,1992年跌入国家级贫困县、位居河南省县级综合经济实力第84位的渑池县,3年之后会跻身河南的18强县(市),名列第12位。1996年该县财政收入由1992年的3010万元增加到1.32亿元,在全省34个贫困县中位居榜首。
这不是梦幻。这是发生在豫西黄土地上的一段向贫困宣战的奇迹。
历史上,渑池县曾是个赤贫如洗的地方,山穷地瘠,十年九旱。1985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15元,县财政收入也只有777万元,全县80%以上的人口处在贫困线以下。1992年,贫困程度再次升级,由省级贫困县转为国家级贫困县,每年要吃国家财政补贴134万元。
“路在何方?!”困惑中的渑池人仰天长问。
1992年底,县委一班人深入调查分析了渑池的经济现状和资源优势之后,本着发挥优势、打破常规、构造特色、高点起步、跳跃前进的指导思想,果断提出了“发挥资源优势,全力办好工业,优化产业结构,创一条兴县富民之路的构想,立志早日脱贫。
路,是靠人走出来的。为筹措办企业的钱,勒紧腰带的渑池人,北上南下,内联外引,许多大都市的街街巷巷都留下了他们为筹集资金而匆忙奔走的身影。
心诚则灵。在一笔笔资金到帐之后,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渑池人的好戏终于开了台:
渑池是个农业大县,产粮多,因此他们扩建了产品远销十多个省市的仰韶酒厂;
渑池县煤炭资源丰富,于是便有了税利超千万元的渑池火电厂和县化肥厂;
渑池的韶山,是有名的“药柜子”,盛产50多种中草药,渑池人借此办起了自己的制药厂;
渑池的石灰石储量大,分布广,一座现代化的水泥厂便应运而生……
据统计,渑池人近年来先后筹资4.8亿元,相继兴办了28个重点财源建设项目,培植了仰韶水泥集团总公司、仰韶酒总公司、火电厂、建方水泥有限公司等一批税利超千万元的骨干企业,1995年新增产值2.5亿元,税利4135万元。目前该县仰韶酒总公司已跨入国家大型企业行列,水泥厂成为国家中型企业,并与火电厂一起被列为河南省利税百强工业企业,制药厂成为豫西地区最大的制药企业和中成药生产基地,成为河南省制药行业十佳企业之一。
精明的渑池人靠资源办厂起家,又靠创名牌打天下。该县明文规定:每个企业每年都要开发1至3个新品种,每个骨干企业都要创名优,并制订了相应的奖罚措施。1993年以来,该县共开发新产品45个,创名优产品21个。仰韶酒系列产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得金奖,被国家确定为中国名牌产品,并获得第二届巴拿马万国名酒博览会特级金奖。仰韶牌水泥被评为1994年度的国家级新产品,并被指定为公路、铁路、桥梁、大坝等重点工程的专用产品,曾用于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洛阳黄河公路大桥、京九铁路淮滨淮河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脑血康、藿香正气水等药品获全国医药保健金杯奖。
雄心勃勃的渑池人,创出名牌之后,又紧锣密鼓地向规模要效益。他们按照国家有关政策,以支柱企业为核心,把产品相近企业或派生、扩散辅助企业集中组合,组建了集生产、运输、销售、配套服务等职能于一体的仰韶酒总公司、仰韶水泥建材总公司、煤炭集团总公司和黄河集团总公司,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建材、能源、制药、磨料、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矿产品开采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加强了企业抗御市场风浪的能力,提高了经济效益,全县预算内工业企业连续两年无亏损。1994年该县县营工业企业上交税利达3755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7%,比1990年增长68倍。1995年仅预算内工业企业就上交税利4018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5%。
勃蓬发展的县营工业带动了乡镇企业的兴旺发达。他们以矿产品开采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为突破口,利用当地资源,大上乡镇企业,已初步形成煤炭、石灰石、石英砂、瓷石、铝矿石六大开采基地和建材、焦化、冶炼三大加工群体及粮食、果品、畜产品三大加工系列。目前,全县乡镇企业总数已达1.14万家,从业人员7万多人。1995年,乡镇企业实现产值36.9亿元,上交税金2469万元,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1994年以来,16个乡(镇)连续两年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在全省贫困县中创造了新的纪录。
在抓县乡工业发展的同时,县委、县政府努力抓好农业经济,实施了以增粮、重牧、兴果为主的农业结构大调整,积极推进贸工农一体化,千方百计帮助农民适应市场经济,治贫致富。为推动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扶持建立了肉牛、生猪、蛋鸡、羊、苹果、仰韶杏、牛心柿和花椒等8大商品基地,并扶持组建了仰韶畜禽集团公司、张村禽业集团公司、果品开发集团公司。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农户与市场的对接,提高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和商品率,加快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并为全县经济和财政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自强不息的渑池人又开始了新一轮财源建设高潮,一批大的财源建设项目如大型浮法玻璃生产线、大型水泥生产线、火电厂扩建、仰韶酒厂4万吨灌装生产线等将在“九五”期间陆续建成投产,并将产生更可观的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 石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