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3 作者:那娜 马骁
[大]
[中]
[小]
摘要:
近年来,沈阳市地方财政收入虽然仍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速减慢,组织收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1995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增长速度比上年低3.6个百分点。1996年1—10月份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仅为7.1%,低于全国地方级财政收入增幅20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不仅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决定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解决沈阳市综合经济效益持续低下的问题已迫在眉睫。那么,新的效益增长点在哪里?税源潜力何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近年来沈阳市的地方财政收入进行了剖析,并以主体税收及其税源结构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力求找到答案。
一、主体税收及其税源结构的概况
沈阳市财政收入由税、费两项组成。构成沈阳市财政收入的税种多达十余种,但在现阶段,只有增值税和营业税是主体税收,支撑着地方财政收入,其他税种难成“批量”,有的亦无培植潜力。从份额看,增值税和营业税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有较大的比重。1995年沈阳市增值税征收8.5亿元(地方25%分成部分),营业税征收11亿元,增值税和营业税占工商税收比重为69%,占财政收入比重为57%,若加上城建税和教育附加收入3.8亿元(城建税和教育附加收入是以增值...
近年来,沈阳市地方财政收入虽然仍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速减慢,组织收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1995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增长速度比上年低3.6个百分点。1996年1—10月份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仅为7.1%,低于全国地方级财政收入增幅20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不仅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决定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解决沈阳市综合经济效益持续低下的问题已迫在眉睫。那么,新的效益增长点在哪里?税源潜力何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近年来沈阳市的地方财政收入进行了剖析,并以主体税收及其税源结构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力求找到答案。
一、主体税收及其税源结构的概况
沈阳市财政收入由税、费两项组成。构成沈阳市财政收入的税种多达十余种,但在现阶段,只有增值税和营业税是主体税收,支撑着地方财政收入,其他税种难成“批量”,有的亦无培植潜力。从份额看,增值税和营业税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有较大的比重。1995年沈阳市增值税征收8.5亿元(地方25%分成部分),营业税征收11亿元,增值税和营业税占工商税收比重为69%,占财政收入比重为57%,若加上城建税和教育附加收入3.8亿元(城建税和教育附加收入是以增值税和营业税收入为计税依据征收的,并随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增长而增加),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66%。从范围看,增值税和营业税全部来自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各行各业。1995年沈阳市征收的增值税来自第二产业的占2/3,来自第三产业商业部门的占1/3;营业税大多来自除商业部门以外的第三产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业、服务业等行业构成了营业税的主体税源。从作用看,增值税和营业税对地方财政收入的支撑作用无可代替。增值税作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种,其收入按75:25比例分成,增值税每增长1%,地方财政收入只增长0.27%;营业税作为地方税种,征收额100%留给地方,营业税每增长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0.36%。
沈阳市主体税收的税源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工业、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是主体税收的主要行业来源。在增值税税源结构中,重工业税源具有绝对优势,1995年占54%。在营业税税源结构中,金融业和服务业税源各占1/3。
2.第三产业税源低于第二产业税源,但发展潜力巨大。1995年第二产业税源为24.3亿元,超过第三产业税源3亿元左右。但第三产业发展潜力较大。对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的部分行业发展势头强劲,税源大幅度增加。零售商业企业税源稳步增长,邮电通讯业、广告服务业税源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
3.国有企业税源在主体税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995年国有企业主体税收为26.9亿元,占主体税收总额的59%,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主体税收为16亿元,占其所在行业税源比重约为50%—70%。
二、主体税收及其税源结构存在的问题
目前,沈阳市主体税收及其税源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二:一是主体税收增长乏力,后劲不足。1995年增值税增长12.95%,比上年增幅下降0.23个百分点,增收0.3亿元;营业税增长12.2%,比上年增幅下降15.4个百分点,减收1.2亿元;而且占税源结构比重大的行业税源增长缓慢,直接制约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二是缺乏带动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大行业、大企业、大项目。尽管沈阳市主体税收在亿元以上的行业有10个,但税源在亿元左右的行业居多。1995年全市只有商业行业税源超过10亿元。就企业而言,缺少税源规模较大的企业,目前仅有3家企业税收超过亿元。1995年东北输油管理局、东北电业管理局、市工商银行三家企业分别上缴增值税或营业税2.2亿元、1.5亿元、1.5亿元。就项目而言,虽然每年企业技改项目较多,但基本属于填平补齐的局部改造,缺少大规模整体改造的项目,由于没有规模经济效益,客观上也制约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三:一是受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制约,工业税源短期内难有明显的增长。沈阳市是以机械加工为主的重工业城市,绝大多数企业始建于“一五”时期,现有机械设备陈旧,竞争力下降,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1995年沈阳市工业生产、销售形势不佳,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税源相对减少。市属预算内机械行业、冶金行业、化工行业的销售收入、税源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二是因经营方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商业批发企业税源急剧萎缩。三是由于企业欠交利息额上升,金融业税源增长受到制约。
三、搞好税源建设,培育新的税源增长点
(一)尽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改造、改组和发展中的后顾之忧,这是实现税源增长的前提条件之一。沈阳市国有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的包袱沉重,这已严重阻碍企业改造、改组的进程。因此,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帮助企业卸掉包袱,分流人员,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轻装前进,将有助于国有企业改造、改组等改革的深入,进而增加企业效益,最终体现为税源的增长和综合效益的提高。
(二)依托支柱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重建工业税源。占税源结构比重较大的工业税源增长对财政收入增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沈阳市要通过“四大支柱”产业、“六条大船”、25个重点项目的建设,逐步扭转工业税源增长缓慢态势,实现工业税源随着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工业素质提高而较快增长。
1.立好“四大支柱”,使其成为工业税源的龙头产业。机械、汽车、医药化工、电子是沈阳市重点税源产业,这些产业的税源发展速度快慢直接影响主体税收的增长速度。为此,各部门要从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扶持和发展四大产业,把产业优势尽快转化为税源实力。一是优化选择四大产业改造所适用的高新技术,二是授予产业内或产业间资产重组的资源配置、经营管理等权限,三是设立产业结构调整、改造重组基金,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总体经济规模,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2.抓好“龙头”大项目实施和建设,推动和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九五”期间,沈阳市确定了2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约为180亿元,预计产值达到345.3亿元,实现利税59.2亿元,其中税金18.7亿元。这些重点项目的实施,不仅能改变企业产品结构,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而且还会带来新增效益和税源跳跃式增长。为了保证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各部门要制订项目建设责任制,综合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保证项目按期竣工投产,并尽快达产达标。
3.造好“六条大船”,使其真正成为经济海洋中的“巡洋舰”。沈阳市输变电、金杯、东药、机床、长白、星光集团是行业中的税源大户,“造大船”工程就是要打破常规发展的路子,加快企业集团改造、改组和发展的步伐,使其成为资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税源实力强的龙头企业。为此,首先要强化对六大企业集团规划的指导,不仅要突出产值速度,更要重视利税等效益指标,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实现利税增长速度超过产值增长速度。其次,要转变六大企业集团经营机制,充分发挥股份制企业在证券市场灵活融资功能,拓宽企业集团技术改造的资金渠道。再次,要科学引导资金投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要重点向六大企业集团倾斜。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和扶持新的税源。“九五”时期沈阳市将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在积极转变商业批发企业经营方式,利用中心城市辐射效应,振兴商业批发企业税源,拓宽邮电业、广告业业务范围,继续保持其税源高速增长的同时,重点发展、培育和扶持占主体税源比重大的金融业及新兴房地产业税源。
1.金融业将成为税源增长较快的行业。“八五”期间,沈阳市金融业不仅为各行业发展提供资金信贷等金融服务,促进了工农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而且自身也创造出较多的税源,已显示出独立产业的态势。1994、1995两年金融业上缴营业税均在3亿元以上,占当年全市营业税总额的1/3。“九五”期间,首先要继续挖掘金融业潜力,不断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政府各综合部门既要协调金融部门支持企业组织生产,搞好项目建设,也要采取措施,制订办法,帮助金融部门压缩不良信贷资产比重,积极清理欠息,逐步完善金融业自身管理机制,保证税源不流失。其次,在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同时,还要不断扩大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增强金融业的实力。此外,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兼并、重组等手段,加快组建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大券商、大基金,增强证券业的实力并逐步扩大其影响范围。
2.新兴的房地产业将逐步成为新税源增长点。据有关专家预测,房地产商品的销售额每增加一元钱,就可以带动其他商品销售额相应增加1.34元。目前沈阳市房地产业处于开发初期,发展潜力很大。启动房地产业将促进或带动建筑业、建材行业、冶金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无疑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一定税源。因此,要尽快提出加速房地产业建设的具体实施意见,促其稳步发展,逐步成为新税源增长点。
(四)挖掘合资企业的潜力,保持合资企业税源增长势头。近几年,沈阳市企业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与外资搞“嫁接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合资企业的税源呈稳步增长趋势。一批合资企业如华润压缩机公司、沈阳永新化工厂、金杯客车等企业的生产和效益均有不同幅度增加。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九五”期间全市合资企业的数量还会继续增加。为此,全市各有关部门在重视资金技术引进的同时,更要重视合资企业的效益,使合资企业的税源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
(责任编辑 何杰平)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