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05 作者:朱元海 阮岳军
[大]
[中]
[小]
摘要:
1993年岁末,新年的洪钟刚刚敲响,湖南省临湘市财政局预算科提供最新快报:1993年,临湘市财政收入完成5818.6万元,比岳阳市年初下达的计划超收1869.6万元,超计划47.3%,比市人大年初通过的预算4200万元超收1618.6万元,超计划38.5%。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个数字同与省财政厅签订的上5000万元台阶责任状目标相比,还多818.6万元。“5000万终于上了!”当时在场的几个小伙都激动得叫了起来!方新群——这位台阶工程的建设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一)
1993年3月,组织上调方新群到财政局,让他挑起了包袱沉重的临湘县财政重担。出任财政局长的第一天,他没有接受局里的欢迎会,而是召集各科室负责人开了个情况碰头会。随后,他分别走进预算科、综合计划科、财政投资公司等八个科室调查了解情况。发现面临的主要难题是三项:临湘财政历年累计挂帐751万元;当年增支将达1700万元;“93-5”工程(即到1993年财政收入要达到5000万元)的最后一年。尤其是这“93-5”工程,真是太急人了。1991年实施“93-5”工程之后,省财政厅陆续借给专项资金1380万元,到1993年迈上这一台阶,临湘可继续留用,除免交利息外还另奖励30万元。否则,不仅收回...
1993年岁末,新年的洪钟刚刚敲响,湖南省临湘市财政局预算科提供最新快报:1993年,临湘市财政收入完成5818.6万元,比岳阳市年初下达的计划超收1869.6万元,超计划47.3%,比市人大年初通过的预算4200万元超收1618.6万元,超计划38.5%。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个数字同与省财政厅签订的上5000万元台阶责任状目标相比,还多818.6万元。“5000万终于上了!”当时在场的几个小伙都激动得叫了起来!方新群——这位台阶工程的建设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一)
1993年3月,组织上调方新群到财政局,让他挑起了包袱沉重的临湘县财政重担。出任财政局长的第一天,他没有接受局里的欢迎会,而是召集各科室负责人开了个情况碰头会。随后,他分别走进预算科、综合计划科、财政投资公司等八个科室调查了解情况。发现面临的主要难题是三项:临湘财政历年累计挂帐751万元;当年增支将达1700万元;“93-5”工程(即到1993年财政收入要达到5000万元)的最后一年。尤其是这“93-5”工程,真是太急人了。1991年实施“93-5”工程之后,省财政厅陆续借给专项资金1380万元,到1993年迈上这一台阶,临湘可继续留用,除免交利息外还另奖励30万元。否则,不仅收回全部资金,还将按银行利率加收占用费,罚款50万元。对此,市委市府态度坚决:5000万台阶,一定得上,除此别无选择!
然而,1993年又是临湘财政十分困难的一年。一是企业不景气。整个工商企业效益很差,12家预算内企业3家微利,9家亏损,亏损总额高达1500多万,收入入库难。二是上交体制有变化,上解支出迅猛增加。上解支出由上年同期的30万增加到520万,资金调度难。三是政策增支口子大,仅当年新开口子增支已达760.8万,支付保证难。四是按“93-5”工程规划,1992年市财政应达4200万,而当年只有3814.4万,里面尚有100多万未落实。
与此同时,财政局机关也因两个月未得到薪水,干部思想不稳定,情绪很低落。有的借故调换岗位,有的寻机调离工作。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方新群从临湘市实际出发,打破传统思维方式,推出了一系列创新财政管理的新举措。
——创新机制。以往市对乡收入和支出集权过多,影响乡镇财政管理的积极性。经分析研究,决定调整乡镇财政体制,实行“定收定支,包死基数,超收全留,短收全赔”的包干体制。这一改革,充分调动了乡镇理财积极性,形成了乡镇保上缴,各级保各级,互不挖墙脚的新格局。1993-1994年,全市22个乡镇超收680多万元。
——辟新财源。在继续抓好骨干工业主体财源、十大市场个体财源、小“3581工程”乡镇财源、部门创收替代财源基础上,对国土开发收入实行统管,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收入按比例收取调节基金,对部分效益较好的预算外企业开征所得税。1993年,三项新财源为市财政净增收入500万,弥补了企业短收,促进了财政收支平衡。
——拓新管理。预算内管理实行“零基预算”,保证正常合理支出,节减不合理人员、事业经费,消除单位之间经费分配不公现象。同时对预算外资金加强严格管理。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实行由财政统收,对其他预算资金全部实行专户储存;对部分不便于将预外收入全额纳入预算管理的单位,实行由财政抵顶预内拨款,按全额和差额预算、自收自支三种体制分别征集一定比例的市政府预算调节基金,调节单位之间苦乐不均的差别。去年以来,全市集中行政事业性收费230多万,解交财政金库70多万,抵顶拨款130多万,由预算外向预算内融通资金200多万,较好地实现了预算内外的统筹运行。
此外,努力扩展新的监督领域,加大治乱力度,惩治那些以缓解财政困难为名的乱收、乱罚、乱摊行为;惩治那些财力财权分散,肢解财政收入行为;惩治那些违章控购的高消费行为;并在全省率先推出财政收入“一票否决制”。
功夫不负苦心人。改革取得累累硕果,使临湘的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社会稳定得到保证。财政收入迅猛增长,1992年仅3814万元,到1993年,增长到5818.6万元,1994年增长到6749万元,两年的平均递增率达到33%;
临湘财政支出增大,两年共增支2698万元,但这些开支都得到了保障,1994年不仅全部还清工资旧帐,全市的套改工资也比上级要求提前兑现。1994年,临湘市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财源建设先进县(市)”光荣称号。
(二)
两年前,方新群任财政局长时,还不到36岁,是全省最年轻的县级财政局长。然而,沉重的负荷,过分的操劳,已在他那国字型脸上刻下了缕缕皱纹。他的眼睛经常是布满血丝。爱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常对他说:“你要注意身体呀!”方新群却说:我要趁我年轻为临湘这方热土多作贡献,为临湘财政的火红,做好带班人!
刚到财政局时,他是个“门外汉”,但他刻苦学业务、深入搞调研,虚心向各科室请教,不多久便进入角色。两年来,他为政府出点子、提建议所形成的有效材料、文件等达60多个。本来他已取得大专文凭,到财政局后,他又报考了财政专业大学函授。在他的带动下,全系统38人报考深造。鉴于方新群重视财政教育,省里特地在该局设立了全省第一个县级财政函授电大班。两年来,全系统31人取得注册会计师、会计师和助理会计师等资格。
财政局长的位置,带给方新群的不是花香果甜的沉醉,而是加倍的操劳和奔忙。他每天总是7点半提前赶到局里,8点半以前处理紧要事务,安排局里工作,9点左右开始跑基层,晚上为避免在家来人打扰,坚持在局里加班,基本是午夜才上床休息。去年,他孩子生日。早晨出门,爱人叮嘱他回来一起吃个中饭,他说等到晚上。可等到晚上10点家里还不见他的踪影,孩子已熟熟地睡了。爱人说:“家里的事出门就忘了,工作上的事做梦都在念!”全市22个乡镇、80多个行政事业单位、30多个预算内外企业,他个个摸得门槛熟,连一些村办企业也留下了他的足迹。局里一部旧小车他很少坐,总是留给其他同志办紧要事务用,自己却常骑着一部自行车奔波于单位、企业之间,有时还得驮着同去的同志。仅仅两年,自行车便已面目全非。局里人风趣地说:“自行车就是我们方局长的一匹马。可辛苦了那匹马呀!”
他,既是一个运筹帷幄的指挥员,又是一名冲锋陷阵的战斗员。去年为实现财政收入“双过半”,他布置工作后,就和普通征管员一样,深入第一线,吃住基层,讲政策,搞协调,夜以继日。由于过度疲劳,他发烧、头疼,连同声带小结一并发作,一天要输3瓶2400万单位的青霉素才能勉强压住炎症。医生嘱他好好休息,可他依然坚持工作,白天没时间打吊针,只好晚上在医院走廊的临时铺位上打吊针了事。一个多月过去了,全市财政收入猛增了,他的体重却减轻了14斤。
方新群的实际行动感化着身边的同志,凝集着机关干部职工的心。再没人要换岗了,更没人想调离了。
(三)
“公生明,廉生威”,方新群总是把这一古训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80年代中期,他担任乘风乡党委书记,就使该乡农民大发苎麻财,不到两年,40%的农家盖起了楼房;1990年,他调任忠防镇党委书记,又使该镇成为全市唯一的一个乡企产值过亿元的乡镇。但他自己依然两袖清风。在别人看来无论是当乡镇书记,还是任财政局长,只要稍用心思,就可盖一栋小洋楼,至少可以在财政局住套面积大一点的房子,可他仍没这么做!局里几次给他安排房子,他都推让给结婚的小青年、拥挤户和困难户。至今他一家4口仍挤在爱人单位分给的旧房里,面积也仅有38平方米。客厅里的竹沙发,就是一个常用的临时客铺。他任财政局长后,有几个亲属的孩子想到乡财政所做点事,他没给解决一个,从当乡镇党委书记起,他就没报过一分医药费,没领过一天出差补助。他常对人说:是临湘这方热土哺育了我,这块热土上还有少数农民没有解决温饱,我这个样子就算不错了,知足者常乐也!
方新群身为财政局长,总是用朴实的感情行使着人民赋予的权力。熟人好友、原来的同事,各部门领导要钱找他,说他权力大,他却幽默地说:“权力是党和你们给的,自己没有滥用的权力。再说,你们随意拿了,我不就没权了!”一次,一位市级领导为一单位签批了要钱报告,他按规定处理,不同意给钱,最后,这位领导收回了报告,并真诚地表扬了他的作法。为了当好临湘财政这个家,他从不随便开口子、批条子。近几年的财政、税务、物价大检查,没有发现财政局一笔不合理的支出审批手续。平常对临时追加控制严格,做到了预算就是决算。
(责任编辑 江正银)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