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3 作者:张品华
[大]
[中]
[小]
摘要:
有着丰富的农业开发资源和良好气候条件的江西省赣州地区,由于过去长期处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环境中,经济基础较差,各级政府虽然想了很多办法,还是无法拿出更多的钱用于农业投入。因此,利用外资进行农业开发,已成为全区各级党政领导的共识,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机遇
赣州地区农业利用外资工作是从九十年代初开始的,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现已引进外资项目5个计499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是有较优惠贷款条件的世界银行等多边官方资本贷款。这笔巨额资金的投入,给一直沉睡着的赣南农业带来了加速发展的希望和机遇。
实现资源的互补,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赣州地区农业开发有充足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有良好的适应于种植业发展的气候条件,缺少的是资金、设备和技术。引进外资后,国外的先进设备、技术知识等能直接用于该地区的农业开发,将发挥出巨大的推动经济的作用,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据测算,农业利用外资项目建成后,进入稳产高产期,将年增产粮食38741吨,年新增脐橙、甜柚等优质水果108481吨,新增茶叶2300吨,新增肉猪45.5万头,新增鸡、鸭、鹅480万羽,加上加工业产值,每年可新增产值904708万元,创税利26184.9...
有着丰富的农业开发资源和良好气候条件的江西省赣州地区,由于过去长期处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环境中,经济基础较差,各级政府虽然想了很多办法,还是无法拿出更多的钱用于农业投入。因此,利用外资进行农业开发,已成为全区各级党政领导的共识,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机遇
赣州地区农业利用外资工作是从九十年代初开始的,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现已引进外资项目5个计499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是有较优惠贷款条件的世界银行等多边官方资本贷款。这笔巨额资金的投入,给一直沉睡着的赣南农业带来了加速发展的希望和机遇。
实现资源的互补,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赣州地区农业开发有充足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有良好的适应于种植业发展的气候条件,缺少的是资金、设备和技术。引进外资后,国外的先进设备、技术知识等能直接用于该地区的农业开发,将发挥出巨大的推动经济的作用,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据测算,农业利用外资项目建成后,进入稳产高产期,将年增产粮食38741吨,年新增脐橙、甜柚等优质水果108481吨,新增茶叶2300吨,新增肉猪45.5万头,新增鸡、鸭、鹅480万羽,加上加工业产值,每年可新增产值904708万元,创税利26184.9万元,八至九年就能收回全部投资,还清贷款。
扩大了农村劳动力市场,有着较高的社会效益。赣州地区是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农业大区。外资项目实施后,总开发面积为27404公倾,加上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有28.9万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可得到就业机会,全区有21.27万户农户、86.17万农民直接受益,项目区人均年纯收入增加500多元,人均口粮增加80多公斤,通过项目建设,将影响幅射全区60%以上农户,起到农业综合开发的示范作用。
治理了荒山荒坡,有着良好的生态效益。外资项目的实施,能使10284公顷荒山荒坡得到利用和治理,使17120公顷中低产田得到改造,控制了水土流失,项目区的森林覆盖率由15%提高到65%,土壤有机质由现在的1.1%提高到2.1%。各项目的实施都特别重视搞好以治水为主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将修建水库水塘2340个,蓄水量将达211880立方米;在山地开发中,因地制宜,山顶、山脊及水土流失地段植树种草,山腰种果,山下种粮;此外还将在项目区建农用沼气。这些开发治理,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荒山荒地荒水,还可解决农户烧柴问题,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减少对森林的破坏,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风险
利用外资将给赣南的农业发展带来机遇,并取得明显的效益。但在外资的使用管理和项目实施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并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项目难于管理。具体讲,将遇到三个方面的困难:一是项目建设管理困难。外资项目都是成片开发,必须将开发任务划分到户。由于农户的情况各不相同,开垦任务难于落实,开发进度难于一致,开发质量难于统一。如果开发标准达不到要求,就通不过国际多边官方组织官员的检查,还会直接影响外资的引进和效益的发挥。二是资金、债务管理困难。利用外资的数额大、时间长,而且涉及面广,大部分资金要分到基层农户,使用时要一家一户监督,偿还时要挨家逐户回收。三是物采管理困难。国际多边官方资本借款,有一大部分是以物采形式提供的。赣州地区目前还没有铁路,水运也因万安电站的建设受到一定影响,国际招标物资要到上海、南昌等地接运,由于运输路线长、损耗大、运费贵,必然要加大物资成本,增加农户负担。
(二)配套资金难于到位。农业外资项目还需一定的国内资金相配套,如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一般要求内资与外资1∶1配套。除农民投工投劳外,其他配套资金主要靠农行贷款、省计委拨改贷资金和省、地、县财政资金解决。由于资金数额大,在具体筹集中将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三)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农业利用外资虽然有较优惠的条件,但也有一定风险,如汇率变化的风险,市场需求变化的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
出路
(一)规范项目管理,走集约化经营之路。为了使外资项目能获取最佳效益,必须采用先进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方式。为此,地区和县农业部门要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配备优秀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具体负责项目计划的制订,并在项目实施中加强管理。
在项目内容选择上,实行统一规划,一业为主,综合开发。各项目区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山、水、田、林、路、宅统一规划,实行农、林、牧、副、鱼、加工综合开发;在主导产品的选择上,做到一品为主、多种经营;在作物布局上,做到以短养中,以中养长,长短结合,由单一的农业结构向多品种、多层次的综合开发转化,应鼓励农户上山建房,以开发区为家;在承包项目选择上,有果树种植技术的种果,有养鱼特长的承包鱼塘,有养猪技能的当“养猪专业户”。
在初期开垦管理上,实行“先统一开垦,后分到农户”的机械化开垦方式,即对地势较平,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流域由县项目办统一开垦,然后分到农户。如红壤二期项目南康县的李家山、金鸡两个流域,就是由县项目办统一组织机械化开发,开垦出等高梯田后再分到农户挖穴、种植,既提前完成了开发任务,又节约了经费开支。
在技术管理上,实行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各县(乡)项目办应配备一至二名有一定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专职技术人员,负责项目区农户的技术培训,指导农户搞好科学种养。如在果树种植方面,要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达到“六统一”,即统一挖穴的宽度和深度,统一回填标准,统一密植,统一选择果苗品种,统一除草施肥,统一打药灭虫,使其全部成为高产稳产果园。
在山权管理(承包面积)上,不宜搞平均分配,而应实行能者多劳、强者多管,对既懂技术,又有管理能力的农民可以让其承包几十亩、上百亩或几百亩、上千亩,以他们的示范作用影响并带动周围群众致富。
在物采管理上,实行国际招标和就近采购相结合。即对技术性能要求高的机械设备等采用国际招标,对一般物资可以就近采购,以减少运费和损耗。
(二)强化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的最佳效益。一是要强化财政部门对项目资金的管理职能。所有借贷的外资都必须先进财政部门开设的专户,严格按计划、按进度拨付资金,地区财政局还应制订专门的外资项目财务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办法,并经常检查项目单位执行情况,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二是认真落实债权债务。外资项目借款周期长,涉及面广。为此债务一定要落实到用款单位或农户,各县财政局可将资金拨到乡(镇)财政所,由财政所转贷给农户,转贷时要签订正式合同,并经公证部门公证,做到既有还款依据(合同),又有收款人员(财政所),还有法律保障(已公证),为今后贷款回收和向上级偿还债务打好基础。三是多方筹款,解决配套资金不足问题。地区行署和县政府领导应定期召集农行、财政、计委、农业、老建(老区开发建设)等部门负责人开协调会,组织资金调度。
(三)以变对变,增强抵御各种风险能力。对汇率风险,变一家承担为多头承担。从目前实施的项目看,汇率风险都要求基层项目单位承担。建议将汇率风险改为由项目单位(农户)、县、地、省财政和财政部五家共同承担。为此,各级财政部门应建立相应的还贷准备金,该项资金的来源包括:物资调剂价差、利息差和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
对市场风险,变被动淘汰为主动出击。作为以种植业为主的外资项目,对市场的适应性是较被动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只要用心研究,也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主要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在开发前尽量选准能较长时间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二是搞好科研,用科学的方法提高水果品位或实行快速转产。如大余县青龙脐橙场,原有50亩温州蜜桔,进入九十年代后因蜜桔销路不好,效益较差,该场便组织科技人员进行嫁接转种研究,将50亩温州蜜桔全部嫁接成市场畅销的脐橙,并获得成功,提高了收益。三是兴办果品加工厂。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在水果价格不理想,且不便保鲜的情况下,可以兴办果品加工厂,生产适销对路的水果罐头和营养果汁,以保证项目产品的保值增值,使其在市场上长盛不衰。
对自然灾害风险,变被动受害为提前抗灾。如针对水、旱灾的危害,高质量、高标准兴修水利,搞好项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山塘、水库),既可蓄水抗旱,又可防洪抗灾。同时在易受水冲的地段修建永久性的排水沟和涵洞,在山顶、道边种植树木,在果树间隙种香根草等,都可起到保水抗旱和防洪保土作用。总之,只要严格按设计规划兴修水利、种草种树,完全可以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确保项目获得成功。
(责任编辑 王尚明)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