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3 作者:陈立友 河北省副省长
[大]
[中]
[小]
摘要:
刚刚过去的1994年,对全省各级政府、各个部门来说,的确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特别是对财税工作来说,更是改革力度最大、收支矛盾最突出、工作任务最繁重的一年。面对种种困难和严峻局面,全省各级、各部门特别是财税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斗,锐意开拓,顽强拼搏,苦干实干,终于取得了一个比预计要好的结果,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突出表现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并已走上正常运作的轨道;税制改革政策基本到位,已完成两套税务机构的组建工作;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为不同所有制企业创造了一个基本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全省财政收入实现了稳定增长;在收支矛盾异常尖锐的情况下,全省绝大多数地方千方百计调度和运筹资金,基本兑现了工资改革政策,并支持了农业、重点建设和其他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可以说,1994年既是河北省财税工作困难和压力最大的一年,也是财税工作成绩和贡献最突出的一年。财税部门为全省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95年,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为进入“九五”做好必要准备的一年,也是河北省提前实现翻两番战略目标,并为实现翻三番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
刚刚过去的1994年,对全省各级政府、各个部门来说,的确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特别是对财税工作来说,更是改革力度最大、收支矛盾最突出、工作任务最繁重的一年。面对种种困难和严峻局面,全省各级、各部门特别是财税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斗,锐意开拓,顽强拼搏,苦干实干,终于取得了一个比预计要好的结果,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突出表现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并已走上正常运作的轨道;税制改革政策基本到位,已完成两套税务机构的组建工作;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为不同所有制企业创造了一个基本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全省财政收入实现了稳定增长;在收支矛盾异常尖锐的情况下,全省绝大多数地方千方百计调度和运筹资金,基本兑现了工资改革政策,并支持了农业、重点建设和其他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可以说,1994年既是河北省财税工作困难和压力最大的一年,也是财税工作成绩和贡献最突出的一年。财税部门为全省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95年,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为进入“九五”做好必要准备的一年,也是河北省提前实现翻两番战略目标,并为实现翻三番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一年。今年全省财税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党20字工作方针,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不断深化财税改革,加大培植财源力度,强化征收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反对铺张浪费,确保财税增收目标的实现和财政收支平衡。按照这一指导思想,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改革统揽财税工作全局,各项财税工作要体现改革
(一)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一是着手研究各级政府之间事权和财权的划分,探索建立转移支付制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界定事权和划分财力提到重要日程,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认真研究,争取今年拿出一个基本的思路。二是注意纠正财力过度集中的问题。经过去年一年的工作,分税制财政体制在河北省已基本落实,没有发生大的扭曲。但个别地方也存在着层层集中财力的问题。对此,各级都要认真检查一下,无论是市地对县(市),还是县(市)对乡镇,都要按新体制运行,使财力分配合理适度。三是逐步解决老体制中的遗留问题。
(二)及时研究解决新税制运行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首先,要加强稽核,严厉打击制造假增值税发票、真票假开、假票真开等不法行为。打击假冒活动,一靠加强技术手段的运用,即尽快建立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识伪交叉稽核体系;二靠纯洁税务队伍,防止内部人员参与犯罪;三靠公检法司等部门的全力支持,对犯罪分子要从重从快从严打击,充分发挥震慑作用。其次,要继续解决好增值税征管中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期初库存扣税等问题,既不让企业增加负担,也不能让国家的资产、税收流失。第三,逐步取消带有过渡形式的政策规定和管理办法,抓紧清理各种减免税政策。各级各部门还要认真清理纠正各种“变通”及“过渡措施”,不能在税法之外出台新的减免税政策。
(三)全面推进征管改革。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今年税收征管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纳税申报、税务代理和税务稽查三个环节。在建立纳税申报制度方面,要严格实行“三统一”,即统一纳税人税务代码,统一核发税务登记证,统一纳税申报表制度,改进申报程序,方便纳税人纳税。税务专管员要逐步从管户转为管事,即按照征、管、查的分工,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在逐步规范税务代理制度方面,要尽快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报批制度和办法,明确法律责任。代理机构必须是服从税法,独立、公正、自律性非常强的,能负法律责任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中介机构。在强化税务稽查方面,各级都应建立健全税务稽查机构,促进稽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财税部门要做好相关配套改革。一要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经营形式,改善国有资产管理。如成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或控股公司,直接经营国有资产等。二要搞好清产核资,核实企业法人财产占有量。通过清产核资、清理债权债务、评估资产、界定产权、核实企业资本金等,明确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从产权基础上促进政企分开,为企业走向市场创造条件。三要妥善解决好国有企业的历史债务问题。按照国家统一安排,今年可先选择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重点行业的企业,将过去“拨改贷”的全部或部分转为国家资本金,增强这些骨干企业的实力,壮大国有资产。四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财政财务政策。各级财政、税务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注意研究改革对财政的影响,尽快制定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的财政、财务政策,规范企业改制中的财务行为,并区别不同情况确定国有企业资产收益分配办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尽快研究制定社会保障基金及其经办机构的财务会计制度和管理办法,规范基金的收缴、支付及其营运,规范经办机构管理费的提取和使用办法;要尽快研究和编制实施社会保障预算,逐步将社会保障基金纳入预算管理。
二、再接再厉,扎实工作,确保完成今年的各项收入任务
(一)迅速把收入任务落到实处,建立责任制,严格考核。今年全省全部财政收入中两税收入是中央确定的必保任务,各级必须层层落实,确保完成。地方收入任务是指导性的,各市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作些调整。但总的要求是,财政收入的增长要与国民经济的增长相适应。各市地要把各自的收入任务特别是两税收入任务迅速分解落实下去,并从年初开始就要狠抓收入工作,确保财税收入任务的完成。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强化征管,做到应收尽收。对国税系统来讲,抓重点就是要突出抓好两税和零散税收。两税分成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零散税收增收潜力很大,而且都是地方财政的“吃饭钱”。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积极支持国税局依法组织收入。对地税和财政部门来说,抓重点主要是抓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农牧业税等薄弱环节的征管。这些税收大部分零星分散,征收难度大,但潜力也很大。尤其是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既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渠道之一,又是抑制通货膨胀、调剂贫富差别的主要措施,今年必须加大征管力度,该征收的一定要依法征收上来,保证这项收入比去年要有较大幅度增加。所谓抓关键就是要狠抓对企业欠税的清缴。清理欠税关键是依法治税,增加税法的刚性。要使欠税者明白,拖欠国家税收在某种程度上与偷税、抗税是一样的,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同时,还要坚决实行滞纳金制度,对拖欠税款者要采取税款与滞纳金并收的办法,强制执行,限期交纳。
(三)理顺关系,协调配合,共同抓好组织收入工作。今年,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由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和沟通情况,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形成抓工作的合力。财政、国税、地税三家要多联系、多通气,从大局、从工作出发,妥善处理好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
三、进一步加大地方财源建设力度,努力增强各级财政支付能力
解决财政困难,最根本的办法还是靠发展经济、壮大财源。大家都很清楚,发展是硬道理,但问题是如何增强紧迫感、责任感,特别是在大力扶植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上,尽快抓出成效。各级政府和财税部门要把发展县域经济、振兴县级财政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下决心、下大力抓出成效。
四、认真执行《预算法》,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改善和加强财政管理
(一)预算安排和执行要严格按《预算法》办事,不能留有缺口和随意追加。预算安排要量力而行,不打赤字。为此,必须量入为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区分轻重缓急,有保有压。要逐步取消基数加增长的支出分配办法,实行零基预算。要认真总结去年实行“一揽子包干”的做法,在充分测算核查的基础上,将今年的支出切块包给各部门,不留硬缺口,部门所有的支出都装在这个笼子里,怎么安排使用,由部门自己掌握。预算下达之后,非经法定程序一律不得随便追加和调整,更不能巧立名目要钱。今后,凡涉及财政资金的报告先送财政部门提出意见,不能直接送党委和政府领导。坚持实行“一支笔”报批,严把支出关口。
(二)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公教人员工资发放。对保证社会稳定的事项,财政尽力给予支持。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基础。当前要特别注意抓好两件大事,一是加强物价调控,抑制通货膨胀;二是保证政法队伍必要的办案经费。
(三)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宁可少上一些基建项目,也要挤出资金,支持农业生产。多渠道筹措农业发展资金,既要争取国家农业开发资金和世行贷款,也要引导集体和农民增加投入。合理安排和调度资金,确保支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促进农副产品的稳定增长,保证市场的有效供给。
(四)改进支出管理办法,紧缩财政开支,反对铺张浪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真正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千方百计紧缩开支。要严格控制新增人员,今年全省行政机关原则上不准进人,事业单位的人员也要严格控制。严格控制购买小汽车,今年全省行政事业单位除新建单位和更新车辆外,原则上停购小汽车一年,企业购车也要从严掌握。严格控制会议经费,倡导少开会、开短会、开小会,对大型会议实行财政派人参与会议费管理的办法,争取全省会议费比去年减少三分之一。严格住宅公费电话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住宅公费电话,实行分档分级限额报销的办法。清理整顿财政供给经费的学会、协会、研究会和各种刊物,取消部分财政补贴。改革公费医疗管理办法。规范财政资金供应范围,改进支出供应方式。现在财政包揽过多,该保的保不了,不该支出的又难以控制,要结合财权事权划分,研究制定具体的办法,下决心解决。支持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发展各项事业,鼓励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在政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合理组织收入,并逐步走向市场。
(五)加强各种收费和罚没收入的管理,坚持收支两条线,堵塞收支漏洞。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本身是国家的职能机构,这些单位所取得的收入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因此,今年部分行政性收费和全部罚没收入要纳入预算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同时进一步加强各种基金的管理,创造条件将其逐步纳入预算管理,以便控制消费基金和集团消费的过快增长。
(六)强化财税监督,严肃财经纪律。在搞好日常财税监督监察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支持他们开拓业务,进一步加强财务审计,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税监督检查,集中力量重点打击偷、漏、骗税行为。各级公检法司和纪检、监察机关也要把这一问题列为工作重点之一,协同有关部门,认真查处典型案件。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