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将促进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听起来似乎有理,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中也是有害的。理由是:
其一,经济增长的首要条件是有效地配置资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基础性作用;而市场配置资源的根据是价格,价格为资源流动提供信息。在价格合理的条件下,通过价格信号的导向,资源从低效率部门流向高效率部门,从低效率企业流向高效率企业,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然而,在严重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价格发生扭曲,投资和消费行为失常,价格信号对资源流动产生误导,就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损害经济增长。
其二,这种政策极易造成通货膨胀甚至严重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严重时,国内产品价格高涨,出口下降,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正常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使经济合同增加了不确定性,投资环境变坏,外资流入减少。
其三,通货膨胀的直接后果是收入再分配,这种再分配不是由贡献大小引起的,而是由价格上涨引起的,是典型的分配不公,自然会引起受害者不满。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导致社会动乱,不仅要付出经济代价,而且要付出政治与社会代价。
其四,增加信贷和货币供应量,虽然能刺激起高速增长,但这种一时的高...
将促进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听起来似乎有理,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中也是有害的。理由是:
其一,经济增长的首要条件是有效地配置资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基础性作用;而市场配置资源的根据是价格,价格为资源流动提供信息。在价格合理的条件下,通过价格信号的导向,资源从低效率部门流向高效率部门,从低效率企业流向高效率企业,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然而,在严重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价格发生扭曲,投资和消费行为失常,价格信号对资源流动产生误导,就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损害经济增长。
其二,这种政策极易造成通货膨胀甚至严重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严重时,国内产品价格高涨,出口下降,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正常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使经济合同增加了不确定性,投资环境变坏,外资流入减少。
其三,通货膨胀的直接后果是收入再分配,这种再分配不是由贡献大小引起的,而是由价格上涨引起的,是典型的分配不公,自然会引起受害者不满。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导致社会动乱,不仅要付出经济代价,而且要付出政治与社会代价。
其四,增加信贷和货币供应量,虽然能刺激起高速增长,但这种一时的高速增长很快就会被随之而来的加速通货膨胀所造成的资源紧缺、“瓶颈”加剧所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不得不实行紧急的紧缩政策,以防止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这实际上是一种“走走停停”的政策(GoandStop)。这种政策不是促进而是损害长期经济增长,与最大经济增长率目标不相容。许多采取这种政策的发展中国家,经济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增长,反而陷入物价飞涨、社会动荡不安的困境。
其五,这种政策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东欧及独联体一些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普遍采取休克疗法,货币政策也服从于休克疗法。其结果是导致经济严重衰退及恶性通货膨胀,体制改革受到严重打击。
(摘自《经济管理》1994年第7期作者:孔礼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