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村级财源建设存在四个难点:一是村级经济脆弱,生财乏力,集体资产流失严重。二是村级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甚大。基本上是穷的多,富的少,冒尖的更少。凡是一无地理优势,二无资源优势的村就穷。三是村级企业基础差、效益差。四是财务管理混乱,浪费严重。
加速村级财源建设,是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在当前村级经济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应采取如下对策:
其一,走出误区,端正认识。随着农业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人们把“分田到劳,分物到户”看成是农村经济的一项重大改革,认为分得越尽,改革越深化,从而使集体经济越来越穷,各项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的兴办也只能望而兴叹,这是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向背道而驰的。因此,在加速村级财源建设时,必须增强对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认识,通过发挥集体的力量,发展规模型经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改变安于现状和坐等观望的思想,认真总结前几年村办企业重速度、轻管理、轻效益,因而亏损多、倒闭多的经验教训,抓住机遇,选准项目,调整结构,迅速确立村级经济格局,以实现农村经济的腾飞。
其二,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确定可行的财源结构。一个自然村,也是一个经济实体,由于地理位...
目前村级财源建设存在四个难点:一是村级经济脆弱,生财乏力,集体资产流失严重。二是村级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甚大。基本上是穷的多,富的少,冒尖的更少。凡是一无地理优势,二无资源优势的村就穷。三是村级企业基础差、效益差。四是财务管理混乱,浪费严重。
加速村级财源建设,是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在当前村级经济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应采取如下对策:
其一,走出误区,端正认识。随着农业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人们把“分田到劳,分物到户”看成是农村经济的一项重大改革,认为分得越尽,改革越深化,从而使集体经济越来越穷,各项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的兴办也只能望而兴叹,这是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向背道而驰的。因此,在加速村级财源建设时,必须增强对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认识,通过发挥集体的力量,发展规模型经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改变安于现状和坐等观望的思想,认真总结前几年村办企业重速度、轻管理、轻效益,因而亏损多、倒闭多的经验教训,抓住机遇,选准项目,调整结构,迅速确立村级经济格局,以实现农村经济的腾飞。
其二,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确定可行的财源结构。一个自然村,也是一个经济实体,由于地理位置差异,条件不同,应有不同的建设目标。就目前来讲,村级经济格局可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山区资源型。这类村经济贫穷,靠山吃山,应积极采取措施,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商品优势,要引进技术,引进设备,引进人才,联合投资,联合办厂,按股分红。二是丘陵荒坡型。这类村应采取联合投资,高点起步,连片开发,风险承包,发展果、林、茶,并从兴办农业企业为突破口,逐步从种植业、养殖业向加工业迈进。三是平原产粮型。这类村主要是粮、棉、油生产,在当前土地面积相对减少的情况下,要靠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产量,来确保粮食稳产,要靠开发优质米、优质棉和优质油来赢得市场。同时,还要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等。四是城区工商型。这类村占有地理优势,主要靠工业和商业发家,是村级经济的佼佼者。目前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狠抓工商服务业,立足上档次,上规模,使这类村在村级经济中起带头作用。
其三,抓住重点,促进村级企业异军突起。发展村级经济,必须坚持“粮食稳财,多副经济补财,企业兴财”的原则,走“兴工强村”之路。在发展中,必须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坚持三分:一是坚持“工业”与“农业”分开。过去村办企业之所以效益不高,关键是农工不分,农忙要种田,农闲办工厂,把工业当副业来抓。要彻底改变农工不分的现象,村办企业的干部职工,要退田进厂,吃粮由企业统一购买,定量供应,企业补差,这样,才能把干部职工的心拴在企业上。二是村务工作与经济工作分开,村干部应从繁忙的村务工作中腾出时间,集中力量,对企业搞好支帮促。三是村级经济核算与企业核算分开,不搞以村代管,坚持独立核算,目标承包,按比例上交,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2)立足“三由”:一是立足由小到大,逐步发展的思想。要围绕自己的优势,上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的项目,要在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逐步发展的基础上,建成一批功率大的速效财源。二是立足由内向外,建立外向型经济格局。要坚持“贸、工、农”一体化,统一组织,走出去,办实体,搞服务,要在大、中、小型城市设立窗口,为农、工、特产品当红娘。三是由苦到甜,在目前村级经济贫穷落后的情况下,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要把财力、物力用到发展企业的节骨眼上。(3)抓好“三上”:即上质量,就是企业要严格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上批量,要降低成本,扩大销售,积极组织原材料,确保企业生产的连续性;上等级,村办企业应该发挥人、财、物优势,狠抓规范生产,现场管理,节能降耗,增加效益,促进企业达标准、上等级。
其四,加强管理,健全各项制度。一是要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认真落实承包责任制,严格实行两级目标管理。一级是实行村经联社对企业经营者的目标管理,确定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和上交集体的比例,掌握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审批权。二级是实行企业对职工的目标管理,将职工完成企业定期目标的情况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从而从根本上把握企业固定资产和效益分配两个关键环节。二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理顺财务关系,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切实搞好会计核算,严格开支标准,加强现金管理,强化约束机制,把集体的各项收支纳入一本帐管理,解决过去多人管钱和“包包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