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宁学平同志在《财政研究》今年第10期撰文认为,预算外资金数额过大,相对于预算内资金的比例过高,会引起“质”的变化,使它的作用走向我们愿望的反面,产生不良后果。
(一)影响对宏观税率的准确把握和国家收入政策的正确制定。预算外资金的相当一部分属于财政性资金。我们一方面把大量的财政性资金放到预算外,搞双轨运行;一方面又说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要求提高这个比重,这就把我们置于双重矛盾之中:一是我们针对那种认为目前我国宏观税率偏高的观点,以财政收入的比重过低为理由,进行批驳,并要求提高这一比重,但认真加以分析,又不得不承认,如果把预算内和预算外的财政性资金加起来计算,我国的宏观税率也确实不低;二是如果我们把大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因原来这些资金都已有专项用途,不能改作他用,尽管可以在形式上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但财政收支的实际困难却不能因此而缓解,财政工作仍将处于被动地位。
(二)不利于正确地反映整个国家的政策。大量的财政性资金放到预算外,使国家预算的完整性受到不应有的损害,使它不能全面地反映整个国家的政策,使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变得模糊不清。
(三...
宁学平同志在《财政研究》今年第10期撰文认为,预算外资金数额过大,相对于预算内资金的比例过高,会引起“质”的变化,使它的作用走向我们愿望的反面,产生不良后果。
(一)影响对宏观税率的准确把握和国家收入政策的正确制定。预算外资金的相当一部分属于财政性资金。我们一方面把大量的财政性资金放到预算外,搞双轨运行;一方面又说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要求提高这个比重,这就把我们置于双重矛盾之中:一是我们针对那种认为目前我国宏观税率偏高的观点,以财政收入的比重过低为理由,进行批驳,并要求提高这一比重,但认真加以分析,又不得不承认,如果把预算内和预算外的财政性资金加起来计算,我国的宏观税率也确实不低;二是如果我们把大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因原来这些资金都已有专项用途,不能改作他用,尽管可以在形式上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但财政收支的实际困难却不能因此而缓解,财政工作仍将处于被动地位。
(二)不利于正确地反映整个国家的政策。大量的财政性资金放到预算外,使国家预算的完整性受到不应有的损害,使它不能全面地反映整个国家的政策,使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变得模糊不清。
(三)不利于国家权力机关的审查和监督。按照国家宪法的规定,审查预算和决算,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职责和应有的权力。大量的财政性资金放到预算外,客观上是逃避了国家权力机关对这部分资金的审查和监督。这种做法严格说来是不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