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仪陇县财政局所辖10个区、70个乡镇财政所,共有农税干部60人,农税助征员53人,担负着全县70个乡镇、845个村、5847个社、252238农户的农业“四税”征管工作。几年来,他们在工作中增强对农税干部的职业教育和监督,树立廉洁税风,收到了良好效果。全局所辖的10个区财政所,有4个分别被县政府命名为文明标兵单位或文明单位;70个乡镇财政所,有58个分别受到地县表彰,全县农税干部和助征员有57人(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他们具体作法是:
一、强化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教育农税干部过好“三关”。为了教育广大农税干部过好“权力关、金钱关和人情关”,他们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如对农税干部实行“约法三章”:不准到纳税户家吃吃喝喝;不准利用职权敲诈勒索,收礼受贿;不准随意乱开减税口子,弄权渎职。并以此结合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进行教育。去年这个县财政局认真开展了“遵纪守法自查自纠”活动,组织干部、助征员紧紧联系本行业实际,以农税干部“职业道德规范”和“五要、十不准”为尺子,进行了五个自查自纠。这五查是:一查执行政策,看是否依法办税,依率计征,有无乱征乱罚和擅自减免税、收“人情税”;二查职业道德,看是否遵守“农税干部五要、十不准”,有无贪、占、借、拿,收礼受贿,接受吃请等;三查职业责任,看是否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有无因工作不深入,官僚主义造成偷税漏税;四查职业纪律,看是否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有无有令不止,违法乱纪;五查思想品德,看是否廉洁奉公,自尊自爱,有无贪赃枉法,弄虚作假徇私减免税。通过自查自纠活动,共查出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300多个,查补偷漏拖欠农业税2万余元,农林特产税21万元,耕地占用税75万元,契税4万元。
二、强化公仆意识,增强办税透明度。为了增强办税的透明度,保持财政机关农税干部的廉洁,县局和各基层单位都实行了公开办税制度。具体内容是:第一、农业“四税”税收法规公开。将国家有关农业“四税”税收政策法规、条例等利用广播、宣传栏、印发宣传资料、组织咨询、召开座谈会、举办纳税户学习班等形式,公布于众,让人们了解农业“四税”税法和有关政策。第二、征收额公开,使群众了解税收负担,便于互相监督。第三、减免税公开。农税干部在办理农业“四税”减免业务中,首先通过宣传税法和有关政策,让申请减免税者明确国家有关减免政策和权限,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和程序办事。第四、违章处罚公开。使纳税人树立依法纳税光荣,偷漏税可耻的道德风尚。第五、农税干部纪律要求公开。他们把“农税干部职业道德规范”和“农税助征员守则十条”等职业纪律公布于众,同时农税干部挂牌服务,带标志上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此外县局还设立了监督电话和局长信箱,以保证公开办税制度的实施。如基层财政所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农户的生产、定税、纳税、欠税、计税依据、计算方法和处罚规定等张榜公布,并将记录纳税情况的台帐、卡片放在办公的显眼位置上,任何一纳税农户都可随便翻阅。这一制度的实施,有效地端正了税风税纪,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赞扬。
三、强化内部监察和外部监督,增强执法透明度。近几年来,由于受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农税干部利用工作之便,接受纳税户的吃请送礼、索要等现象也曾有发生。问题出现在少数人身上,却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声誉。为此,县财政局决定从健全规章制度入手,在内部,设置了监察股,在各基层财政所聘请了80名兼职监察员,负责对农税干部执行政策、纪律、作风及农业“四税”征管质量方面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在外部,实行社会公开监督制度:一是向纳税人发出印有职业纪律的征求意见公开信,并公布联系电话;二是在乡镇驻地和较大的场镇设立意见箱、举报箱90多个;三是半年召开一次财政与纳税户双方对话会,听取意见;四是邀请当地党政主要领导主持,由纳税户以及社会各界代表对农税干部的纪律、作风、品德,为广大农户排忧解难等方面进行无记名投票评议,使农税干部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的公开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