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5 作者:王丙乾
[大]
[中]
[小]
摘要:
这次全国财政补贴县增强财政自给能力经验交流会开得很好。几天来,大家认真分析了县级财政的形势,交流了工作经验,讨论了加强县级财政建设,提高补贴县自给能力的办法,达到了会议预期目的。国务院领导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李鹏总理接见了参加会议的代表,并作了重要讲话。李鹏总理的讲话,对财税战线广大干部职工是很大的鼓励和鞭策,对我们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做好今后的工作,将发挥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精神,贯彻落实。现在,我就加强县级财政建设和提高补贴县自给能力的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加强县级财政建设、提高补贴县财政自给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曾经说过,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从基础抓起,把基层抓好。加强县级财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非常明显的。因为:第一,县级财政是国家财政的组成部分,又是国家财政工作的基础。县级财政的收支,在全国财政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2348个县,1989年完成财政收入735.7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6.2%,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9.1%。1989年县级财政支出811.1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28%,占地方财政支出的41.3%。县级财力增强了,基层财政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大大增强整个国家财...
这次全国财政补贴县增强财政自给能力经验交流会开得很好。几天来,大家认真分析了县级财政的形势,交流了工作经验,讨论了加强县级财政建设,提高补贴县自给能力的办法,达到了会议预期目的。国务院领导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李鹏总理接见了参加会议的代表,并作了重要讲话。李鹏总理的讲话,对财税战线广大干部职工是很大的鼓励和鞭策,对我们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做好今后的工作,将发挥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精神,贯彻落实。现在,我就加强县级财政建设和提高补贴县自给能力的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加强县级财政建设、提高补贴县财政自给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曾经说过,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从基础抓起,把基层抓好。加强县级财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非常明显的。因为:第一,县级财政是国家财政的组成部分,又是国家财政工作的基础。县级财政的收支,在全国财政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2348个县,1989年完成财政收入735.7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6.2%,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9.1%。1989年县级财政支出811.1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28%,占地方财政支出的41.3%。县级财力增强了,基层财政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大大增强整个国家财力,更好地支持建设和改革。第二,加强县级财政建设,同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脱贫致富的工作是密切联系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2348个县,处于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村脱贫致富的第一线。许多地区的经验证明,加强县级财政建设和增强财政自给能力,同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村脱贫致富工作结合起来,在资金上统筹安排,重点使用,就可以更好地支持农业生产,尽快实现农村脱贫致富。第三,加强县级经济和财政建设是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几年,县级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有很大发展。在治理整顿中,我们不仅要抓城市经济,而且也要抓县镇经济。把加强县级财政建设同县镇经济治理整顿结合起来,通过治理整顿,增强县级财政自给能力,更好地发展县镇经济,不仅有利于全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整个社会和政治的稳定。由此可见,抓好这项工作,不仅具有财政经济意义,而且也有政治意义。
在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这几年各地区普遍加强了县级财政的工作,一方面扶持财政补贴县,不断提高自给能力,减少补贴;另一方面积极促富,抓好亿元县的建设,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6月我们召开了全国财政收入亿元县经验交流会,这次又召开了全国财政补贴县增强财政自给能力经验交流会,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县级财政建设,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今后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各地要把加强县级财政的建设当做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一手抓增强财政补贴县自给能力的工作,一手抓亿元县的建设。同时,还要加强乡镇财政的建设。乡镇财政是县级财政的基础,解决县级财政的困难,离不开乡镇一级的努力。乡镇经济发展了,财政收入增加了,就会减轻县级的负担,为国家多作贡献,也有助于增强财政的自给能力。
二、领导重视,全面规划,是增强财政补贴县自给能力的重要保证。无论是财政收入实现亿元县,还是增强补贴县自给能力,许多地区的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点。首先省、县两级政府的领导要重视这项工作,把它当做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湖北、黑龙江、陕西等省、自治区都成立了财政自给领导小组,专人负责,狠抓落实,各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包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次,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增强补贴县自给能力的规划。一般地说,每个补贴县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关键是根据自己的优势和长处选好自己的战略重点,确定奋斗目标,分期分批实施。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研究编制今后十年和“八五”规划,应当把增强县级财政自给能力的工作纳入到这个规划中去。第三,规划确定以后,要分类指导,层层落实,一抓到底,组织有关地区和部门实施规划的要求和目标。增强补贴县自给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振奋精神,树立信心,又要艰苦努力,长期打算,不能急于求成,一哄而起,以免背上包袱。
三、增强财政补贴县自给能力的关键是发展经济,开辟财源。经济是基础,生产发展了,效益提高了,财政才能增加收入。从已经实现扭补的县的情况看,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以资源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农、工、商一起抓,努力发展县镇经济。从促进经济发展入手,培养、开辟财源,增加财政收入;财源扩大了,收入增加了,再以更多的投入发展壮大经济,把“治经”与“理财”结合起来。这是我们财政工作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注意发挥当地的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兴办一些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企业。发展地方工业,包括县办工业和乡镇工业,这是必要的,但应当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把“富民”与“富县”结合起来。现在许多产粮县负担很重,中央正在考虑给一些必要的扶植。发展县办工业和乡镇企业,要作为群体来搞,并认真执行产业政策,努力提高质量,注意适销对路,并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有些地方还可以考虑搞一些出口产品。商业是国民经济的纽带,要重视商业工作,开拓流通渠道,把市场搞活,克服重工轻商的思想。无论是农业、工业和商业,都要加强经营管理,挖掘潜力,反对浪费,要合理调整结构,讲求经济效益,切实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重视科技和教育工作,培养人才,推进技术进步,把“治穷”与“治愚”结合起来,有了人才就会有钱财,在这方面,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和其他一些县的经验很值得大家学习。贺兰县过去由于企业设备陈旧,物资消耗大,1985年以前,全县九户国营工业企业上缴税利只有100万元。这几年,他们坚持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在已做到了户户有盈利,1989年上交的税利比1985年增长1.6倍,全县实现了财政自给。
四、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提倡过紧日子。目前在全国财政补贴县中,只有少数县经济基础比较好,除保证正常经费开支外,还有一定财力可用于扶植生产。多数补贴县经济基础比较差,财政承受能力低,没有什么财力支持生产,有的连吃饭的钱也保不住。现在是困难与浪费并存。因此,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富县不能当富日子过,穷县更不能当富日子过。在这方面,内蒙古自治区临河市的经验很好。临河市是个“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过去财政收入一直上不去,靠吃补贴过日子。1987年以后,他们在努力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同时,狠抓以“消肿减肥”为重点的节约行政经费的工作,走出了一条开源与节流并举,自力更生改变补贴县面貌的路子。三年来,通过减人节支,累计挤出生产建设资金和事业发展经费1100多万元,连续三年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按期做到了财政自给。所以,补贴县也是有潜力可挖的,除了狠抓“消肿减肥”,实行精兵简政以外,应当尽一切可能节减非生产性开支,挤出资金用于生产。同时,要整顿预算外资金,统筹安排,用于发展各项生产建设事业。
五、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依靠自己的力量,增强财政自给能力。几年来,为了改变财政补贴县的面貌,各级政府和财税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绩是显著的。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反映了不少困难,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要求中央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我们非常理解和体谅大家的困难。但是,当前国家财政很困难,中央财政更困难,我们初步测算,“八五”期间国家财政供需之间的矛盾很突出,不可能拿出很多钱支持县级财政。因此,加强县级财政建设,提高自给能力,主要还是要靠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首先要管好用好现有的县级财力,各项资金包括财政拨款和财政信用资金,要统筹安排,重点使用,发挥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各省、市、自治区对补贴县在财政体制上要给予必要的照顾。中央财政安排的各项扶贫资金在分配时,要尽可能照顾补贴县的实际困难。今后中央和地方都要尽量不开或少开减收增支的口子。此外,我们准备今后经常总结增强补贴县自给能力的经验,并不定期的召开会议进行交流,以便把增收节支的工作做得更好。
(本文是王丙乾同志在全国财政补贴县增强自给能力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摘要)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