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89年洪湖市财政系统评选出10名劳动模范排在名单最前列的名字是佘佑安。
佘佑安,今年57岁。自八十年代初期调入财政部门以来,九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为党工作,尽力尽责为国理财,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多次被评为省、地、市财政系统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1987年荣获省财政厅颁发的劳模奖章。他的点点滴滴闪光的事迹,在群众中广为传颂。
(一)
1982年,佘佑安同志由地方行政部门调入峰口镇财政所任所长时,已经是快50岁的人了。全新的工作,全新的工作环境和任务摆在他的面前。身为财政所长,在为国家理财的岗位上,岂能当一个一问三不知的门外汉?他开始自学,决心尽快掌握财税工作理论和实际知识。
学习财税理论,对佘佑安这个半辈子从来没有接触、又年纪大、记忆力差、身患多种疾病的人来讲,是件艰难的事,为了尽快掌握知识。开展工作,老佘拿出了全部的业余时间,用比别人多几倍、几十倍的精力,攻这道难关。在地区培训班里,别人看电影他关在房里学习;别人休息了,他学习至深夜;难懂的地方不耻下问。靠这样一股坚韧的毅力,他先后学完了《财政学》、《国家税收》、《预算会计》、《会计学原理》、《工业会计》等专业课程,记下了二十多本...
1989年洪湖市财政系统评选出10名劳动模范排在名单最前列的名字是佘佑安。
佘佑安,今年57岁。自八十年代初期调入财政部门以来,九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为党工作,尽力尽责为国理财,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多次被评为省、地、市财政系统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1987年荣获省财政厅颁发的劳模奖章。他的点点滴滴闪光的事迹,在群众中广为传颂。
(一)
1982年,佘佑安同志由地方行政部门调入峰口镇财政所任所长时,已经是快50岁的人了。全新的工作,全新的工作环境和任务摆在他的面前。身为财政所长,在为国家理财的岗位上,岂能当一个一问三不知的门外汉?他开始自学,决心尽快掌握财税工作理论和实际知识。
学习财税理论,对佘佑安这个半辈子从来没有接触、又年纪大、记忆力差、身患多种疾病的人来讲,是件艰难的事,为了尽快掌握知识。开展工作,老佘拿出了全部的业余时间,用比别人多几倍、几十倍的精力,攻这道难关。在地区培训班里,别人看电影他关在房里学习;别人休息了,他学习至深夜;难懂的地方不耻下问。靠这样一股坚韧的毅力,他先后学完了《财政学》、《国家税收》、《预算会计》、《会计学原理》、《工业会计》等专业课程,记下了二十多本学习笔记。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绣花针。佘佑安用知识这把金钥匙打开了财政工作大门,涉猎财政工作各个领域,每年都出色完成财政工作任务。
(二)
1988年,市政府对乡镇实行财政切块包干。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的管理权限就落到基层财政所。峰口镇是洪湖市的一个大镇,而财力有限,既要吃饭,又要建设,在管财和用财两个方面也产生某些矛盾。镇属一个事业单位,多次反映经费不足,并到财政所吵着要钱。佘佑安总是耐心地给他们做工作。但来要钱的同志不理解,总以为是老佘有意卡他,因此大发脾气,并说:“你老佘就不求人了!”有人私下也劝老佘:“你年纪大了,干不了几年了,何必那么认真,把得那么死呢?人家说你掌管万贯家财,难道你要做一个铁公鸡吗?”佘佑安坚定地说:“我管的是国家的、人民的财,不是我老佘的。说我‘小气’也好,‘铁公鸡’也罢,坚持原则、履行职责是我的责任。”就这样,说情者和好心规劝者都被挡了回去。

在对镇派出所施行预算外资金管理和罚没收入管理的时候,发现该所收支管理不严、时有坐支截留罚没收入的现象。佘佑安同志严厉地批评了该所的有关领导。这位领导恼火了,背地里说管得不应该,还指名道姓的骂佘佑安。佘佑安理直气壮地说:“你骂我算不了什么,这罚没收入的管理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是一定要搞的。”见此情景,派出所的另一名领导上门赔不是,并提出协商管理意见。佘佑安态度坚决:“协商可以,但钱要先进财政专户。”之后,佘佑安同志又多次做工作,终于使派出所同志转变了思想,按照规定办理了预算外资金入户手续。佘佑安又利用这个事例,向其它有预算外收入的单位进行宣传,并组织全所干部职工下到这些单位清理收支,使该镇的预算外资金井井有条地管理起来了。近两年,峰口镇财政专户储存额在全市名列前茅,还得到地区“三查办”的表彰。
(三)
随着年龄的增长,佘佑安身患的疾病越来越严重。一天夜里,严重的结肠炎又犯了,折腾得佘佑安一夜都没睡觉。第二天,他要去上班,老伴说:“你一夜都没有休息好,今天就休息一天吧!”他对老伴说:“我这个人一工作起来就不知道病痛了,这是我的工作疗法。”这种“工作疗法”伴着老佘度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工作中,他处处带头,好象有使不完的劲。
去年4月,一年一次的夏粮情况和农业税减免情况调查开始了。同志们再三劝老佘不要下乡了,他坚决不同意。乡间小路颠颠簸簸,走不多远,自行车坏了,他只好推车步行十多里,到公路边才修好车,回到所里已是掌灯时分了。年末,所内周转金回收任务重。佘佑安也和同志们一样承包企业。他包了一个边远厂。该厂在过去的年度里,由于与兄弟单位有资金上的纠纷,财政所曾出面调停。但问题没了结。今年财政所要收周转金,厂领导矢口拒绝,也不听解释,反正不给钱。佘佑安说:“我耐心地等待,天天来‘请安’,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十次总可以吧”。他说到做到。晴天一身汗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一身水,天天步行到该厂。厂长在家他就与他谈,厂长不在他就等,厂长出差,他就留下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后,打动了这位厂长,厂长扯着他的手说:“佘伯,我真服了您。”该厂三万元的回收重点解决了,从而也带动了全所任务的完成。
(四)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老余也常说:工作不是靠我一个人干得了的。所以,他始终把关心同志,为同志排忧解难,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视为自己应尽的职责。
1984年,镇企业公司为感谢财政所的支持,特意为佘佑安的家属安排一个进市制药厂工作的指标。当时,制药厂经济效益好,很多人想进这个厂。佘佑安想,这个指标我家里需要别人更需要。所里莫茂宣同志的弟弟退伍回家,家里人多,生活很困难。佘佑安就向企业公司申请,把那个指标给了英茂宣。后来,他的侄女儿知道了,哭着说:“您那里有我们,只晓得帮别人,就是不顾自己。”老佘语重心长地说:“路要自己走,靠别人扶着走总是不行的。”侄女儿在他的教育下,从此安心在农村。
去年,所里叶泽炎的小儿子病了,老佘多次催叶将小孩送医院治疗。进医院后,叶家里的事情佘佑安都一一过问,缺钱,借钱给他;还组织所里的同志前往医院慰问。所里唐新华同志的爱人患病后,佘佑安就叫老伴前去探望。为了解决唐新华的家庭困难,老佘除了积极向上级反映外,还多次到其爱人单位做工作,协商解决办法,使该同志的疾苦得到了及时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