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05 作者:傅建杰
[大]
[中]
[小]
摘要:
流动资金紧缺问题已成为当前整个再生产过程中的突出矛盾之一,严重困扰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流动资金紧缺的原因何在,如何解决?最近,我们对华东地区国营工业流动资金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目前流动资金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
(一)企业流动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自有流动资金的比例大幅度下降。1989年末,全区预算内国营工业流动资金总量中银行借款占79.73%,企业自有流动资金占20.27%。与1983年相比,银行借款的比例上升了23.86个百分点,自有流动资金的比例相应下降;从绝对数的增加来看,银行借款增加421.95亿元,占增加额的92.7%,自有流动资金增加33.49亿元,仅占增加额的7.3%。
企业流动资金来源发生的上述变化,固然与实行全额信贷、银行单口供应资金有着必然的联系,但目前企业自有流动资金的补充措施不完善或执行中监督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变化趋势。
1.企业用生产发展基金补充的流动资金有限。1988年和1989年,华东全区国营工业企业从生产发展基金中补充的流动资金分别为4.96亿元和7.31亿元,占当年生产发展基金提取数的12%和20%。1983年到1989年全区工业企业累计补充自有流动资金23.05亿元,只占...
流动资金紧缺问题已成为当前整个再生产过程中的突出矛盾之一,严重困扰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流动资金紧缺的原因何在,如何解决?最近,我们对华东地区国营工业流动资金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目前流动资金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
(一)企业流动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自有流动资金的比例大幅度下降。1989年末,全区预算内国营工业流动资金总量中银行借款占79.73%,企业自有流动资金占20.27%。与1983年相比,银行借款的比例上升了23.86个百分点,自有流动资金的比例相应下降;从绝对数的增加来看,银行借款增加421.95亿元,占增加额的92.7%,自有流动资金增加33.49亿元,仅占增加额的7.3%。
企业流动资金来源发生的上述变化,固然与实行全额信贷、银行单口供应资金有着必然的联系,但目前企业自有流动资金的补充措施不完善或执行中监督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变化趋势。
1.企业用生产发展基金补充的流动资金有限。1988年和1989年,华东全区国营工业企业从生产发展基金中补充的流动资金分别为4.96亿元和7.31亿元,占当年生产发展基金提取数的12%和20%。1983年到1989年全区工业企业累计补充自有流动资金23.05亿元,只占1989年末全部自有流动资金的16.2%。
2.新建、扩建项目的铺底流动资金没有完全落实。按规定,哪一级安排的基建项目由哪一级解决铺底流动资金,但事实上多数基建项目立项时都留下了缺口。计划部门由于主管固定资产投资,在审批项目时对所需流动资金往往不加过问,而企业自身的财力一般首先满足项目所需的投资,对所需流动资金则难以完全落实。
3.库存物资调价相应调增的流动资金数额小。1986年国家规定企业库存物资调价需相应调整国家流动资金的范围,仅限于中央和省一级定价的物资的统一调价,而在前几年生产资料价格逐步放开的情况下,这部分生产资料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库存资金调增数相对较小。1989年,浙江省国营工业按规定可相应调增流动资金的调价物资仅占全部库存物资占用资金的0.6%,大大低于同期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上升24.1%的幅度。
(二)产成品资金大幅度上升,资金大量沉淀。1989年末,华东区国营工业企业的定额流动资金755.60亿元,其中产成品资金221.77亿元,占29.35%;与1988年相比,产成品资金占用数增加99.89亿元,增长81.94%,占定额流动资金总额的比重上升8.91个百分点。产成品资金占用增大,除有成本上升等因素外,主要是结构性的产销不平衡。
(三)“三角债”问题突出,资金大量呆滞。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形成的“三角债”、“多角债”,规模越来越大。华东区1989年国营工业企业的非定额流动资金占用额为449.39亿元,其中发出商品和应收预付款竟达322.44亿元,比1988年末增长294.37%,占全部非定额流动资金的比例从1988年的62.84%上升到71.75%,增加了8.91个百分点,使大量资金呆滞。企业之间大量拖欠货款的现象与当前流动资金大量沉淀、被挤占有着密切的联系。华东区国营工业,1988年末产成品和未弥补亏损占用的资金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06亿元,相当于发出商品和应收预付款比上年增加数140亿元的75.71%。在资金周转不畅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经营、商品的交换流通仍在相当规模上继续进行,而这些经济活动已没有相应的资金做保证,形成物资流通与资金流通相脱节,使原有的经济联系网络代之以债务锁链。由于“三角债”的复杂性和严重性,以致国家数次投放启动资金,债务链仍未能破解。
(四)现行流动资金管理体制与我国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
1.流动资金的供应与管理脱节。银行对流动资金的统一管理,单口供应,事实上是只供不管,将划分企业的信用等级、择优供应与监督帮助企业改善资金管理、合理使用资金截然分开,强调前者,忽视后者。而财政部门限于目前的体制,也放松了对流动资金的管理。因而企业流动资金的管理成了薄弱环节,实际上没有主管部门。表现在:企业流动资金定额十年一贯制,不能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对资金使用的考核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起必要的约束机制。
2.银行独家管理流动资金的体制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相适应。流动资金全额信贷是一种适用于信贷、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市场发挥作用的高度市场调节的资金供应方式,而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全额信贷的流动资金供应方式,往往不能与之相适应。因此出现国家计划安排的生产建设项目,很难有充足的流动资金保证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国营企业,尤其是在大中型国营企业中更为突出。
(五)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造成资金使用效益不佳。近年来,企业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益逐年下降,投入产出率低下。1989年,华东区国营工业百元流动资金利润率仅为14.48元,比1988年减少8.89元。企业流动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基础工作薄弱,经营管理不善也是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质量、花色品种跟不上消费者需求,销路不佳,产品大量积压;二是资金管理使用制度不健全,盲目购进和生产,不合理的资金占用增加;三是消耗上升,损失浪费严重;四是为完成承包合同和多提效益工资,少计少摊成本,不及时处理积压物资和产品,不按规定核销财产损失,造成虚盈实亏。
解决流动资金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流动资金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国民经济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在流动资金上的集中反映。因此,根本解决这一问题,有待于逐步理顺各方面的经济关系,需从体制上、政策上、管理上采取相应的措施,需要各部门、各地区和企业共同为之做出努力。这里仅从财政和银行的角度提出如下建议:
(一)财政部门应把加强企业流动资金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企业的资金运动构成了企业财务会计活动的基本内容,对企业流动资金的管理是财政部门应尽的职责。财政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
1.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有关企业补充自有流动资金的现行措施和办法。首先,财政部门应制定具体措施,促进企业用税后留利补充自有流动资金,并加强监督,确保自有流动资金在总体上达到一定的比例。具体到企业,可根据企业留利的多少和自有流动资金占全部流动资金比例的高低,分别规定其自补的比例。其次,切实解决新、扩建项目所需铺底流动资金。应严格执行哪一级安排基建投资,由哪一级负责解决铺底流动资金的原则。新建、扩建项目的铺底流动资金应列入投资概算统筹安排。
2.会同银行进行清产核资,加强对企业流动资金的管理。根据企业生产规模和供产销情况,在适当时候重新核定企业流动资金定额,以保证企业正常生产所需的流动资金。同时,要建立和健全对企业流动资金使用情况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中心,强化对资金周转速度、产值资金率等指标的考核,并作为企业承包、工效挂钩的重要考核指标,与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利益直接挂钩。
3.制定必要的鼓励政策,促进企业处理积压产品和物资,用活资金。同时,对专控商品的控制,要注意与国家下达企业的生产计划指标相衔接。
4.积极发挥财政信用的作用。做好财政信用工作,利用财政间歇资金,有重点地解决企业临时周转的需要,缓解流动资金不足的矛盾。
5.建立财政增拨企业流动资金的固定来源。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候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将财政核定银行用于增加信贷的部分资金,专项上交财政一定比例,由财政列收列支,全额用于增拨企业流动资金;二是将现行财政贴息扶持重点行业、企业技术改造的办法,改为银行实行差别利率扶持的办法,财政用于贴息的资金全额用于增拨企业流动资金。
(二)促进银行更好地发挥资金供应、管理和监督的职能。第一,科学制订对银行的考核指标。国家在制订对银行系统的考核办法时,要避免以利润指标作为评价效益好坏的主要指标,促进银行更好地发挥其资金供应、管理和监督的职能,以调节经济,促进生产发展。第二,搞好资金的统一调度。加强各专业银行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充分发挥人民银行调节信贷的作用,搞好资金的统一调度,将有限的资金用足,用好、用活。第三,在紧缩信贷当中不搞一刀切,充分利用信贷、利率杠杆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对大中型国营企业给以重点支持,对亏损企业要区别对待,特别是对一些基础管理工作扎实,但因各种客观因素致亏的大中型企业,不能简单地降低其信用等级,不予贷款。第四,严肃结算纪律。对企业的往来结算,银行应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杜绝企业之间的无理拖欠,对不执行结算纪律,无理拒付货款的企业给予必要的经济制裁;同时,银行自身要克服延压票据,拉长结算时间的现象。第五,适当增加流动资金的贷款规模,保证企业正常的简单再生产和必要的扩大再生产所需流动资金。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