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05 作者:孙才仁
[大]
[中]
[小]
摘要:
第四集 呼声与回声
围绕国债配套服务存在的不尽人意之处,人们有两个突出的意见:一是国库券兑付难,二是变现难。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有幸来到1990年全国国债工作会议的会场。在这里,我们得知有关部门已经采取措施,正着手解决问题。我们将信将疑,就这两个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了大量的采访。
在采访中,我们听到的意见首先是前几年的国库券兑付难。
〔一位企业财务人员谈国库券兑付难:过去,群众有这样一个看法,就是认购国库券的时候有人管,兑付国库券的时候,找哪个部门哪个部门都不管。这反映出人民群众对国库券兑付工作的意见。在大连市金州区的一个居民家中,一位老汉谈:他手中持有200多元的到期国库券,曾经两次到兑付点竟未兑成。一次是人家下班,再一次是人家没有人在。〕
是啊,为什么买国债容易,对付国债难?这个问题不解决,国债信誉将何以保障?
〔在长春市财政证券交易所,财政部国家债务管理司副司长张加伦谈做好国债兑付工作的重要性。〕
解决国库券兑付难问题被提到了政府为人民办...
第四集 呼声与回声
围绕国债配套服务存在的不尽人意之处,人们有两个突出的意见:一是国库券兑付难,二是变现难。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有幸来到1990年全国国债工作会议的会场。在这里,我们得知有关部门已经采取措施,正着手解决问题。我们将信将疑,就这两个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了大量的采访。
在采访中,我们听到的意见首先是前几年的国库券兑付难。
〔一位企业财务人员谈国库券兑付难:过去,群众有这样一个看法,就是认购国库券的时候有人管,兑付国库券的时候,找哪个部门哪个部门都不管。这反映出人民群众对国库券兑付工作的意见。在大连市金州区的一个居民家中,一位老汉谈:他手中持有200多元的到期国库券,曾经两次到兑付点竟未兑成。一次是人家下班,再一次是人家没有人在。〕
是啊,为什么买国债容易,对付国债难?这个问题不解决,国债信誉将何以保障?
〔在长春市财政证券交易所,财政部国家债务管理司副司长张加伦谈做好国债兑付工作的重要性。〕
解决国库券兑付难问题被提到了政府为人民办实事的高度。1989年在全国掀起了解决兑付难的高潮。为了方便群众,一些地方的银行部门,克服存贷款业务繁忙的压力,千方百计增设网点,为缓解兑付难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辽宁省等一些地方财政部门紧急抽调人员,投入国库券兑付工作。他们组成兑付小分队,深入厂矿企业,上山下乡,开展了上门兑付。
河南省安阳市财政局同人民银行分行、工会等单位,联合在全市厂矿企业聘请了400多名国库券临时兑付员,由这些同志协助做好本单位职工到期债券的兑付,受到职工们的赞扬。
为了减轻银行的工作压力,缓解兑付难,方便群众,湖北省财政部门不向上级伸手,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全省设立了80多个国债服务部,全力以赴投入兑付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群众的赞扬声中,我们看到了兑付难这个问题的缓解,看到了政府是为人民办实事的。
1990年是国债兑付高峰年,是不是还会出现国债兑付难问题?
〔财政部副部长刘仲黎谈解决国库券兑付难问题:为了解决国库券兑付难的问题,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正在采取措施,包括实行银行、财政、邮政部门多渠道办理兑付的办法,发动企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办理集体兑付,组织一些兑付小分队深入厂矿企业开展上门服务,利用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兑付的有关情况,方便群众,设立常年兑付点等等。〕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兑付高峰,北京市除了银行部门增设兑付网点之外,财政部门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为方便群众而设立的国债服务部,如今,已经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国库券变现难虽然不比兑付难的意见强烈,但是,它们都属于配套服务的问题。而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打击国库券黑市交易,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最近,我们就变现难的缘由及对策,在北京市财政局的债券服务部现场采访了前来检查工作的有关方面负责人。
〔财政部国家债务管理司朱福林司长谈:国债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它标志着购买人的一种义务和权利,就是购买者支援了国家建设,同时,也有获得本金和利息的权利。但是,这里有一个金融方面的规则,就是所购买的债券一般需保持期满时才能偿付本金和利息。这样一来,如果群众遇到特殊情况需要用现钱时,就会因为债券不到期而产生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1988年4月开始,先后在全国61个大中城市进行了建立国债流通转让市场的试点,由有关部门建立证券公司。如果群众想出卖手持的国库券或买进别人转让的二手国库券,都可以到证券公司办理。如今,试点工作已进行了两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在,有关部门正在逐步扩大试点,可望进一步解决国库券变现难的问题,方便群众。〕
国库券流通市场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债持有人急需用钱的困难,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在开设国债转让市场的同时,有关部门还采取措施,打击黑市交易。不久前,财政部与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出通知,就打击国债券非法交易活动提出了若干新的要求。
当然,搞好国债流通市场并非一蹴而就,它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资金和物资等各种力量的不断完备.我们也相信,问题既然已经开始解决,等待我们的必将是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扩大。而全面解决国债变现难和兑付难,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第五集 一笔值得算的帐
面对这高楼林立和绿树环抱的现代化城市,不禁想到一个问题:人们购买商品的时候,总习惯于算一笔帐,那么,购买国债的时候,是不是也要算一笔帐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算算购买国债这笔帐吧。
首先,我们来算一个大帐,就是局部同整体、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帐.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这种关系往往表现在方方面面。这里展现的是一组灾后的情景。这里的人们曾经遭受过意想不到的自然灾害。然而,他们没有请求减免任务,却仍然主动要求购买一部分国债。
〔重庆市财政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鉴于灾区的情况,县里和市里曾经决定给他们调减一部分国债任务。然而,这里的人们怀着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还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完成了国债发行任务。〕
这虽然只是一个特例,但却体现了这里的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湖北省李大强副省长谈:应当从两方面来看待国家发行公债,一方面发行公债搞了重点建设,使国家受了益,另一方面地方也从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中获了益。〕
俗话说:“大河无水小河干”.在形容局部与整体关系的时候,人们常常要用这句话来形象的表述。在购买国债这件事情上,许多地方政府和群众恰恰算好了这笔帐,摆正了这种关系。
购买国债,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可能会暂时节制一点花消,一些地方也许会因为购买国债而暂时推迟某项工程建设。然而,正是由于我们购买了国债而使国家财政集中了一部分财力,能够及时拨付某些重点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当党和政府给灾区人们送来救济物资的时候,人们可曾想到,这也许与我们平时积极购买国债支持国家建设还有一定的关系呢?
有道是:涓涓溪流汇成江河,众人拾柴火焰高。10元钱,在当今算不了什么,如果11亿人每人拿出10元钱,聚集起来,这就是一笔巨大的数字。把这些钱用于经济建设,那又将会产生多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啊!人民国家人民建设,人民事业人民受益。这就是我们要算的大帐.
我们也要算一算购买国债的直接经济利益帐,说一说国债利率。
这些年来,国债的利率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变化过程。特别是1988年底发生了通贷膨胀以后,为了减少因为通贷膨胀给持券人带来的损失,国家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提高了新发行的国债利率。1989年国库券,年利率高达14%,比1988年国库券利率提高了40%。仅此一项,就使国家财政多支付7个亿的资金。
〔大连理工大学一位教授谈:购买国库券对国家和个人都有利,国家把人民手中剩下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用于重点建设,这是最好的办法。一个银行工作人员深有体会地说,为了使平时节攒起来的钱再增值,购买国库券比较合适。〕
通过这么一算,我们切实感到,购买国债的确是功在国家、利在自己。
我们还要算一算国债流通转让这笔帐。
(长春市财政证券交易所一位经理给大家算了一笔帐:在1990年4月8日这一天,如果群众买1000元的1988年国库券,待1991年7月1日到期时可得利息240元,而同样数额的现金存到银行所得的储蓄利息为122.7元。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国库券转让收益的适度化,这无疑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但是,投资于二手国债的获益性在国内外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必将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到1990年4月,我们的国债流通市场虽然仅仅试行了两年,但是,这个市场的建立,也带来了人们意识的变化。人们开始蒙发了日益增强的金融意识,他们学会了算帐,并树立了对国家公债的信心。
我想,对于持券人来说,国债流通转让市场的作用,首先在于它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变现场所,满足人们的应急需要。但是,它也和其它债券一样,如果中途转让,出手人要出让部分利息。看起来呀,持券人如果不是急需用钱,最好还是不要轻易转让国债券。当然,国家设立的中介机构在买进国债券的时候,必定要执行最低价格要保本的政策,就是无论市场行情如何看跌,都尽可能付给转让人起码相当于债券面值的现金。
当我们看到国债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候,当我们算清了购买国债经济利益帐的时候,可曾想到,在国债这个关系国家大局和个人利益的大事上,恰恰有每一个共和国公民的奉献,也饱含了默默奋斗在第一线的国债工作者的艰辛。
第六集 一切为了腾飞
我想,应当承认,我们的国家还处在初级阶段,人民群众的收入也不高。但是,政府发行国债却得到了亿万人民的响应。他们满怀强烈的爱国主又愿望,有一种新中国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而积极购买国债,支援国家建设。一个人人关心国债,大家支持国债工作的局面正在形成。
我们来到革命老区红安,这里曾经为人民革命造就了200多位将军,被誉为将军县。当年,为了人民革命事业,这里的母亲献出了自己无数的优秀儿女。而今,老区人民的光荣传统依然没有变。他们怀着对党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把购买国债支援四化建设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些令人敬仰的老红军、老八路,他们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奉献了大半辈,而今虽然已经年过花甲,却仍然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点余热。春蚕到死丝方尽,鞠躬尽粹为祖国。我想,这样评价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并不过份的吧。
这位老八路,作为一级残废军人,他把国家发给的一部分抚恤金拿去购买国债,望着他的背影,我想,恐怕他没有别的企求,只希望国家早日昌盛。
购买国债,支援四化建设,这不算什么动人的口号,但是,却激励了一大批人,唤起了拳拳报国之心。一条条自动排起的长队,这是人们在等待着购买国债,等待着献上一份报效祖国的真情啊!
这些新一代钻井工人,林区工人,档车工人,农民,还有担负保卫祖国重任的人民解放军、公安战士、武警官兵,他们虽是普通公民,也没有豪言壮语和惊人的壮举,然而,他们始终牢记自己是共和国的主人,购买国债,支援国家建设,也有他们的一份情意。
吃水不忘掘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政策好。在购买国债的行列中,也有那些靠劳动致富的个体劳动者。这位卖冰棍的老太太,把辛辛苦苦攒起来的70多斤硬币全部拿去买了国债。
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边陲儿女,他们也没有忘记购买国债,支援国家建设。
噢!拣破烂能得多少钱呢?这个未成年的学生,把自己拣破烂换得的一点钱也用来买国债。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早早地产生了一个纯洁念头:就是为国分忧。
当我们看到一颗颗报国之心充分体现在购买国债的具体行动中,我们可曾想到,那些常年默默工作在第一线的值得尊敬的人们。就是各级财政部门的国债工作者。他们年复一年,为国家筹集了数以百亿的建设资金。他们的贡献得到了肯定。发给一个奖杯,这是对他们所在地区胜利完成国债发行任务的鼓励。此时此刻,台下传来的掌声,也许表达了人们的赞许和羡慕。他们的心中也许充满着喜悦。然而,人们可曾想到他们为此所付出的是什么呢?
我想,他们为的是给群众带来方便。他们把便利和温暖送给了山区,带到了渔村。哪管它风雨泥泞,山高路远。
虽然老伴病在床上,这位基层国债推销员却没有丢掉自己的工作。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各地财政部门数千名国债工作者就是这样,以他们各自的经历和方式,为着国债工作,也为国家的富强,在默默奉献着。
这母女俩儿,她们不是观赏山川美景,也不是去串亲访友,而是母亲陪着女儿下乡推销兑付国债。
他们挑灯夜战,他们跋山涉水,他们尝尽了工作的艰辛。然而,想起对国家的贡献,他们的心里依然是甘甜的。
在工作中,他们也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甚至于挨打挨骂。为了保护国家债券,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同歹徒展开生死搏斗。
遗像中的他,在1989年国库券兑付高峰的第二天,就突然离开了人间。他病逝在工作岗位,留下了遗憾。人们敬仰他,怀念他。然而,人们又多么希望这盏灯能够重新点燃起来呀。
这些国债战线上的娘子军,别看她们是那样的欢悦,其实啊,她们哪家没有一本难念的经呢?
人们说,她是一个合格的国债工作者,然而,她却未必是一个称职的母亲.为了国债工作,她整天东奔西忙,可是,有谁知道她的心早已被女儿的哭声和泪水撕碎。
这台自行车陪着她上山下乡,车轮不停地飞转,把党的政策送给了人民,带回来的是人民支援国家建设的一片深情。然而,又有多少人会想到她竟然是一个癌症患者。
这位在事业面前从不退缩的女经理,谈起业务是那么的自信。啊,然而,当我们走进她那拥挤的小屋,她却流出了委屈的泪水,女儿说妈妈不是她的,是大家的,是啊,丈夫又能说什么?只能抱以无奈的苦笑哇。
这一系列现实中的片断,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但是,却抒不尽亿万人民的爱国情怀,说不完国债工作者的艰辛。当然,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都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国家的富强,祖国的腾飞!
广大群众积极购买国债,各级国债工作人员的默默奉献,得到了肯定。中央国库券推销委员会主任,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长王丙乾同志的一席话,无疑是对国债工作中人民群众和国债工作人员的一个很好的鼓励。
〔王部长说:十年来,国债之所以能够顺利发行,始终渗透着全国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奉献精神和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也饱含着各级国债工作人员的艰辛,更离不开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因此,我代表中央国库券推销委员会,向积极购买国债,支援国家建设的广大群众,向各级国债工作者,包括发行、流通转让和兑付各环节的工作人员,以及给予国债工作大力支持的各地方和各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与全国人民积极购买国债,支援国家建设是分不开的。而且,发行国债,搞好建设,对维护安定团结,促进改革开放,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我们也了解到,广大群众很关心国债资金的筹集与使用,譬如,如何提高其效益,实行国债资金的专款专用、增强国债的透明度等等,这些也是我们将努力做好的工作,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搞经济建设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走人民国家人民建设的道路。我相信,国债工作必将继续得到全国亿万人民的大力支持。
在我们的节目就要接近尾声的时候,作为摄制组人员,我们很想说几句发自内心的话:
现在,人们都在议论着九十年代,议论着未来,因为,我们中国正面临着一个极其特殊的时代。那么,十一亿人口能不能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为我们国家,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尽那么一点儿力?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力呢?我想,古老的长城会作证:回答是勿庸置疑的。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