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财政局财税管理二处负责全市重工企业财政收入的征收管理工作。1989年由于市场结构性疲软,原材料涨价,资金紧张,工业生产形势严峻,给完成财政收入任务增加了很大难度。针对这种情况,他们从深入调查研究入手,千方百计挖掘潜力、促产增收、严格征管、堵塞漏洞,终于超额完成了收入和还贷任务,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2430万元,超年计划6.83%,归还贷款29920万元,超年计划11%。1989年,全处确定调研工作课题113项,截至去年底已完成108项,共增加利税3471万元。
一、从调查分析市场入手,促进企业发展适销对路的拳头产品。财税管理二处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分析,搞清哪些是短线产品,哪些是长线产品,确定出支持发展的重点产品,从而采取措施,促进增产增收。天津电机总厂生产的潜油电泵,是市“七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拳头产品。1989年初,该处进行调查研究后,预测市场年需要量大,而这个厂的生产能力不足,要满足供应,就必须扩大生产能力。该处了解到,河北省廊坊市宝坻机械厂主要为天津电机总厂生产潜油电泵零部件,工艺技术比较成熟。于是,他们建议天津电机总厂兼并宝坻机械厂。这不但可以增加潜油电泵的生产能力,而且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企业对这一建议非常赞同,但提出了实际困难,一是有偿兼并所需资金无着落,二是兼并外地企业在本市还是首例,具体落实有难度。对此,该处做了大量工作,帮助、监督企业对宝坻机械厂进行资产评估;为企业筹措170万元,解决有偿兼并所需的资金。同时,他们走访市有关部门和对方企业主管部门,研究兼并的具体细节。经过财企双方共同努力,在1989年6月份实现了兼并。在此基础上,企业重新调整了生产组织,扩大生产能力,使潜油电泵产量当年达到800台(套),增加近一倍,实现利税3497.4万元,比上年增长了53.15%。
二、支持企业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当前,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经济效益差,因此,财税管理二处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从降低成本入手,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支持企业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在对天津炭黑厂的成本进行调查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该厂1987年从美国引进的硬质炭黑生产线,工艺先进,产品质量高,原料、能源消耗低,产量大,各项经济指标远远超过企业原有的老生产线。因此,建议企业走“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道路,改造老生产线,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起初,企业领导对此建议举棋不定。该处又经过全面的调查分析,认为如果不进行老生产线改造,企业新老工艺并存,必然形成新老工艺争优质原料、争能源的局面,既影响引进生产线的尽快达产,使投资偿还能力受到制约,又使企业还得延续高消耗、低质量的产品生产,影响企业综合效益的提高。该处再次与企业领导研究改造老生产线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帮助企业落实了资金渠道,使企业增强了信心。炭黑厂成立了专门班子,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1989年11月通过改造项目的竣工验收,并正式投了产。改造后的生产线,技术性能、工艺水平、控制手段、产品质量和单台线产量,均超过全国同行业的最好水平,成为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自行制造、自行安装的年产5000吨优质炭黑的新工艺生产线。这一成果,得到化工部的高度评价,化工部的领导说:“天津财政部门有气魄,有远见,为炭黑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项目投产后,年可降低成本211万元。
三、帮助企业摆脱困境,扭亏为盈。近年来,效益滑坡使亏损企业和亏损产品越来越多,财税管理二处通过调研,寻求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实现减亏或扭亏的途径。天津制胶厂是本市生产骨胶的专业厂,近年由于原材料涨价,产品单一,设备老化,加之管理不善连年亏损,1989年1至7月份,亏损额达139.8万元。为了帮助企业扭亏为盈,该处走访了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在调查中发现,与制胶厂一墙之隔的天津农药厂,产品畅销,技术力量雄厚,但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使急需的基础原料氯碱生产难以上马,影响了该厂的发展和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如果把制胶厂并入农药厂,既可使制胶厂摆脱困境,减少财政补贴100万元,又可使农药厂增强发展后劲。该处写出了调查报告,向主管副市长及上级有关部门提出了将天津制胶厂并入天津农药厂的建议。报告发出后仅三天,两位副市长亲自批示同意,并责成经委、调整办公室速办。1989年9月8日,市调整办公室正式发文,将天津制胶厂并入天津农药厂。并厂后,制胶厂的富余人员承担了农药厂原来靠外加工的产品包装任务,改变了单一生产的状况,并使有一定市场的明胶产品得到发展,实现了扭亏为盈。随着经济效益的好转,该厂职工福利待遇也相应提高,进一步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农药厂扩大了场地,可在1990年上两个项目,一是上年产3000吨氯碱项目,解决基础原料的自供问题;二是上年产500吨的马拉硫磷新产品项目,年可增加税金800万元,增加利润76万元。此外,还节约了产品包装外加工费用,仅三个月就节约6万元。
四、通过调查研究,加强对新纳入预算单位的管理。1989年,财税管理二处为了加强对新纳入预算单位的管理,结合清理整顿公司,认真做好新纳入预算单位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到户数清,征管中存在的问题清,应采取的措施明。在这个基础上,按新纳入预算单位的类型,加强日常管理。该处的同志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财税法规宣传,及时补做纳税鉴定,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研究措施,健全和完善税收征管办法,堵塞征管中的漏洞,从而加强了新纳入预算单位的财税管理,增加了财政收入。一九八九年,仅天津市机械局新纳入预算单位就上交财政收入808万元,比上年增加348万元,增长了77.33%。
五、开展专题调查,发挥财税监督作用。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他们结合日常工作中反映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分别对联营企业,产品扩散、外加工,第三产业,科协技协有偿服务,企业性公司等进行了专题调查。一方面把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反馈给企业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加强自身的工作。如:他们根据横向经济联合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在化工系统开展了联营企业的调查。通过调查掌握了20家企业中30个联营单位的基本情况。发现这20家企业,三年间共向联营单位投资1614.9万元,只分得利润149.8万元,仅占投资额的9.28%;有的联营没有协议,只是厂长点头就办了起来;有的投资情况不清,设备、材料不经过企业有关部门,直接从车间调走,投资情况在帐务上没有反映;有的甚至出现了资金、收入、技术、市场四流失的情况。他们写出的《对化工局联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分利情况的调查报告》,引起了化工局领导的重视。为进一步了解情况,该处与化工局又对化工企业联营情况进行了全面清查。在企业的密切配合下,他们对108个联营单位逐一进行联营合同的审查,投资、分利情况的登记,以及减免税的审批,并制定了联营企业的税收征管办法。他们还加强了对联营企业的日常管理,总结了天津染化四厂“联营思想对头,经济效益显著”的经验,在化工系统推广;帮助天津力车胎厂,追回联营分利109万元;深入联营单位所在地,帮助6家企业核实投资,补记“长期投资”帐,修改联营协议;分析研究了“长期投资”、“无形资产投资”的会计核算办法,促进企业对联营单位的财务管理与监督,防止了资金、收入、技术、市场四流失问题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