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5 作者:王丙乾 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
[大]
[中]
[小]
摘要: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各位委员:
在今年3月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我曾作了《关于1989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0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现在,1989年国家决算已经编成,我受国务院委托,向会议提出关于1989年国家决算的报告,请予审查。
正式编成的1989年国家决算,总收入为2947.87亿元,完成预算的103.2%;总支出为3040.2亿元,完成预算的103.7%;收入支出相抵,财政赤字为92.33亿元(:如果把国内外债务收入作为赤字处理,1989年全国财政赤字为375.3亿元。),比预算赤字74亿元扩大18.33亿元。同上次向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报告的预计执行数比较,财政总收入增加28.67亿元,财政总支出增加25.65亿元,财政赤字减少3.02亿元。
在1989年国家决算总收入中,国内财政收入为2803.81亿元,完成预算的104.2%;国外借款收入为144.06亿元,完成预算的87.3%。国外借款收入没有完成预算,主要是原定向国外筹资的计划,因情况发生变化没有实现。主要收入项目的完成情况是:
——各项税收2727.4亿元,完成预算的106.7%。在各项税收中,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农业税等税种都超额完成...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各位委员:
在今年3月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我曾作了《关于1989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0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现在,1989年国家决算已经编成,我受国务院委托,向会议提出关于1989年国家决算的报告,请予审查。
正式编成的1989年国家决算,总收入为2947.87亿元,完成预算的103.2%;总支出为3040.2亿元,完成预算的103.7%;收入支出相抵,财政赤字为92.33亿元(:如果把国内外债务收入作为赤字处理,1989年全国财政赤字为375.3亿元。),比预算赤字74亿元扩大18.33亿元。同上次向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报告的预计执行数比较,财政总收入增加28.67亿元,财政总支出增加25.65亿元,财政赤字减少3.02亿元。
在1989年国家决算总收入中,国内财政收入为2803.81亿元,完成预算的104.2%;国外借款收入为144.06亿元,完成预算的87.3%。国外借款收入没有完成预算,主要是原定向国外筹资的计划,因情况发生变化没有实现。主要收入项目的完成情况是:
——各项税收2727.4亿元,完成预算的106.7%。在各项税收中,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农业税等税种都超额完成了预算。但也有少数税种完成情况不好,如关税由于压缩了某些消费品的进口,完成预算的94.6%;特别消费税由于出台时间推迟,只完成预算的30.1%。
——企业收入63.58亿元,完成预算的158.8%。企业收入主要是来自未实行利改税的企业上缴利润,这项收入超收,原因是打预算时考虑这部分企业困难较大,指标定得偏低,但这些企业实际上交任务完成得很好。
——征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资金收入202.18亿元,完成预算的98.6%。
——国家预算调节基金收入91.19亿元,完成预算的76%。这项基金是去年新采取的增收措施,由于出台时间推迟和准备工作不够,征管工作没有跟上,当年没有完成预算。
——国内债务收入138.91亿元,完成预算的125.1%。这项收入超过预算较多,主要是去年有些增收措施未能如期出台,为了平衡预算,经国务院批准,在预算执行中向有承受能力的国营大中型企业增发了少量的特种国债。
——企业亏损补贴598.88亿元,完成预算的114.8%。企业亏损补贴增加,主要是某些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成本费用上升,经济效益下降,再加上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相应增加亏损补贴。
在1989年国家财政总支出中,用国内资金安排的支出为2896.14亿元,完成预算的104.7%;用国外借款安排的支出144.06亿元,完成预算的87.3%。主要支出项目的完成情况是:
——基本建设支出625.76亿元,完成预算的99.7%。其中,国家预算直接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481.7亿元,完成预算的97.7%,用国外借款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144.06亿元,完成该项预算的106.7%。
——挖潜改造资金和新产品试制费146.3亿元,完成预算的116.3%。这项支出超过预算,主要是各地区为了加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在执行中追加了一些支出。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197.12亿元,完成预算的113.3%,比上年增加38.38亿元,增长24.2%。这项支出增加较多,主要是为了促进农业发展,改变粮棉油生产的徘徊局面,各级政府在资金安排上,优先保证了对农业的支持。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553.33亿元,完成预算的107.7%,比上年增加67.23亿元,增长13.8%。其中,教育事业费316.16亿元,完成预算的105.9%,比上年增加37.43亿元,增长13.4%。如果加上国家预算其他支出科目中用于教育方面的经费和投资56.83亿元,城乡教育事业费附加33.5亿元,国营企业职工子弟学校经费30.5亿元,总数达到436.99亿元,比上年增加49.7亿元。
——国防费251.47亿元,完成预算的102.4%。这项支出超过预算,主要是追加了平息北京反革命暴乱所需的支出。
——行政管理费261.86亿元,完成预算的115.5%。这项支出超过预算较多,主要是为了加强公安、检察、司法的建设,增加了人员、装备和办案经费。同时,行政机关人员增多、公用经费增加,也相应增加了一些支出。从我们工作上检查,由于财政监督管理不严,一些单位还存在着铺张浪费现象,这是需要采取措施,加以纠正的。
——价格补贴支出373.55亿元,完成预算的91.2%。这项支出没有完成预算,主要是由于去年棉花减产,收购量减少,棉花价差补贴相应减少。此外,去年部分地区采取了整顿粮油销售的措施,压缩了一部分平价粮油供应,使粮油价差补贴也比预算减少。、
——行政事业单位调整工资增加支出15.88亿元,完成预算的45.4%。这项支出没有完成预算,是由于调整工资出台的时间推迟了一个季度,相应减少了支出。
根据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决定,1989年国家预算是按中央和地方分别编列的。1989年国家决算分开中央和地方的编列情况是:
1989年中央决算收入为1557.5亿元,其中,中央本级收入1105.49亿元,完成预算的90.4%;地方上解收入452.01亿元,完成预算的101.5%。中央本级收入没有完成预算,主要是属于中央预算收入的特别消费税、预算调节基金等增收措施推迟出台,中央企业亏损补贴增加较多。中央决算支出为1667.36亿元,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105.19亿元,完成预算的93.6%,补助地方支出562.17亿元,完成预算的100.2%。中央本级支出没有完成预算,主要是基本建设支出、价格补贴支出和国外借款还本付息支出等比预算减少。收支相抵,中央决算赤字为109.86亿元,国务院决定通过向人民银行透支来弥补。
1989年地方决算收入为2404.55亿元,其中,地方组织的收入1842.38亿元,完成预算的112.7%;中央补助收入562.17亿元,完成预算的100.2%。地方决算支出为2387.02亿元,其中,地方本级支出1935.01亿元,完成预算的110.6%;上解中央支出452.01亿元,完成预算的101.5%。收支相抵,地方决算结余17.53亿元,按现行财政体制规定,这部分结余应留归地方财政支配使用。
从决算情况看,应该说,1989年国家预算执行结果是比较好的。尽管由于特殊原因财政赤字比预算有所扩大,但财政收入超额完成了国家预算,财政支出结构有所调整,基本上保证了建设和改革的资金需要。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取得了制止动乱和平息反革命暴乱的伟大胜利,治理整顿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国民经济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在开辟财源,增加收入,控制支出,加强管理监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这里,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是:
(一)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通过适当集中资金和加强征管工作,使收入任务超额完成。去年,为了增加有效供给,增加财政收入,各方面开展了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使全年的工业生产仍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幅度,达到8.3%。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集中资金和加强收入的征收管理工作,使财政收入超额完成了预算。这一年,国内财政收入比上年增加314.4亿元,增长了12.6%,扣除开征某些新税等不可比因素,则增长8%,同工业生产的增长基本相适应。在组织收入,集中资金过程中,突出抓了三项工作,一是在依法征税、不增加税收负担的前提下,认真整顿税收秩序,纠正越权减免税收,特别是加强了对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以及个人收入调节税的征管工作,使去年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收入比上年增长49.3%,个人收入调节税比上年增长4倍多;二是为了改变财政资金过于分散的状况,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去年对各项预算外资金征收了国家预算调节基金,对彩色电视机、小汽车开征了特别消费税,对农林特产税调整了征收范围和税率等,当年共新增财政收入155亿元。同时,在预算执行中,根据需要和可能,国务院决定向有承受能力的大中型国营企业发行了少量的特种国债,增加了一部分预算收入;三是继续开展了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并把它作为治理整顿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成效较大。截至去年底,共查出应当上缴财政的各种违纪金额88.2亿元,大部分已补交入库,这对增加财政收入,严肃财经纪律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贯彻紧缩财政的方针,调整支出结构,保证了重点投入。为了贯彻治理整顿、紧缩财政的政策;去年年初,财政部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向各地区、各部门下达了支出控制指标。7月份,国务院又根据当时情况的变化,要求中央财政采取进一步紧缩的措施,除少数非保不可的项目外,其他各项支出一律在当年预算的基础上压缩5%;同时要求各地区也参照这个比例进行压缩,并对社会集团购买力进行严格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截至去年12月底,全国县以上单位社会集团购买力支出总额为36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下降11.5%,其中专控商品比上年下降17.9%。在紧缩财政、控制支出的同时,努力调整支出结构,保证了重点投入,并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所提高。这一年,全国建成投产的大中型重点基本建设项目57个,大中型项目单项工程128个,特别是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增添了后续能力。这一年,由于农业投入增加较多,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尽管灾情比较严重,但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肉、禽、蛋、奶和水产品等产量继续增加。这一年,教育、科技等项事业在资金基本得到保证的情况下,继续稳步发展,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59.7万人,在校学生达到208.2万人;全国医院病床达到256.8万张;全国获得国家批准的发明奖150项,科学技术进步奖504项,星火奖123项。
(三)从去年国家预算执行看,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首先,企业经济效益差,仍然是制约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据统计,1989年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可比产品成本上升23.5%,亏损面达到15.9%,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增加80.1%,销售利税率由上年的19.3%下降到16.9%。这种情况,使财政拨付的企业亏损补贴增加较多,严重影响了财政收入的正常增长。当然,在治理整顿过程中,企业确实遇到了一些特殊困难,如某些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银行抽紧银根,提高贷款利率,产品销售不畅等,但是,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在调整产品结构、增加花色品种、降低物质消耗、疏通销售渠道、提高管理水平方面所做的主观努力还很不够。由此可以看出,在今后的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中,促使企业转变生产和经营方向,把注意力真正转到靠挖掘内部潜力来提高经济效益的工作,还是相当艰巨的。其次,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没有什么增强。去年,为了增强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国家采取了一些新的集中资金措施,使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连年下降的状况得到了初步扭转。但是,与我们所预期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同时,由于去年中央财政本级收入完成情况不够好,地方上解中央的收入增加不多,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继续下降。这说明,资金分配过于分散的格局还没有改变过来。我们必须继续调整分配结构,适当集中资金,增强国家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