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南县沙港市乡财政所,热心发展教育事业,积极筹资办学,群众称赞他们此举是“廉政兴教,艰苦办学,造福子孙后代”。前不久,益阳地区授予该乡“教育先进乡”称号。
沙港市乡共有乡,村办中小学32所。以前,虽然每年都投入一些资金办学,但不能满足需要。到1986年,全乡中小学校舍危房仍占校舍总面积的56%。学生上课不放心,老师教学不安心。严重影响了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乡财政所根据乡政府的要求,广辟集资渠道,多方筹集资金,从1987年至1989年,除预算内安排的经费以外,共投入建校资金231.29万元,其中乡财政投资138.6万元。这三年,乡自有资金用于教育的比重分别为62%、65%和74%。三年中,全乡共兴建教学楼5栋、平房27栋,建筑面积为9490平方米;维修改建教学楼1栋,平房28栋,面积为8600平方米;两项共计18090平方米,占全乡校舍总面积的60.5%。现在,全乡中小学校的危房已全部消灭,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学条件的改善,使教学质量得到迅速提高,1988、1989两年,全乡升学率分别名列全县第一、二名。
沙港市乡财政所筹集和管理使用建校资金的做法是:
一、落实集资渠道。按照乡政府确定的“乡办中学、联办完小、村办小学”的原则,实行乡、村两级集资办学,按通过以下三条渠道集资:一是乡级财政集中的自筹收入和教育附加。这部分资金每年约50万元左右,除保证正常开支外,其余都用于教育投资。每年平均约46.2万元。二是村办小学校舍的维修和建校费,由乡财政视年景好坏确定按亩分摊的标准,纳入全乡统筹经费一道征收,返还本村安排使用。这一项三年共集资84.29万元。三是社会集资,发动行政企事业单位捐助,三年共集资8.4万元。这些资金,均由乡财政所集中存储,实行计划管理。
二、合理使用资金。在资金的使用上,沙港市乡财政所对不同的资金,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乡办学校经费,由乡财政按计划拨款,村办小学和联办的完小,其建校费则由各村自筹解决,财政所给予适当补助。如七村联办的六合完小,过去条件最差,办学资金没有着落。去年,两级投资24.5万元,兴建了新的教学大楼,学校师生笑逐颜开。此外,在资金安排上,他们坚持重点使用,投资一处,见效一处,不撒“胡椒面”。按照这个原则,财政所深入调查研究,将需要新建或改建的学校分类排队,制定三年计划,逐年付诸实现。
三、严格管理监督。为了使建校资金充分发挥效益,沙港市乡财政所对学校的基建维修建立了预决算制度,当年动工的项目,必须先报计划和图纸,经分管教育的乡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集体审定批准后,方可投入施工。所需资金、严格按工程进度拨款,竣工后,财政、联校和村的负责人联合验收和审查决算。预决算制度的建立,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也保证了工程的按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