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东北路上的三座立交桥——香炉礁立交桥、香甘立交桥和金三角立交桥,在建造时是一项工程,是我市最大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这三座立交桥全长三公里,桥面最宽处为26.5米,总面积为82437平方米,桥梁最大跨度43米,桥面最高处离地20米。这样大的工程,计划工期只有21.5个月,比常规工期短一半多,总概算只有15317万元,概算每平方米造价比五年前大连建造的周水子立交桥单位造价还低。在工期短、概算紧的情况下,为了投资不突破概算、按期把大桥造好,大桥工程指挥部主动要求和大连市财政局、建设银行签订了《东北路三座立交桥专项资金包干追踪反馈责任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协议的甲方是财政局和建设银行,乙方是大桥工程指挥部。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包投资额,三个立交桥的总概算15317万元不能突破,节余额80%上交甲方财政局,20%留给乙方做奖励和福利基金,超支不补;包工期,1987年3月15日开工,1988年底全部竣工,工期为一年零九个半月;包建设内容,按概算所列建设具体项目内容及设计要求施工;包工程质量,达不到国家质量检测部门颁布的质量标准,视情节轻重扣罚大桥工程指挥部有关责任人(扣罚责任期本人工资额的10%——100%);甲方按施工进度及时供应工程款,乙方及时反馈工程款的使用效果等等。其基本精神是明确甲乙双方的责任,有利于保证施工用款,有利于财政局和建设银行进行财政监督,有利于落实资金的使用效果。在协议签订后,财政局派一名干部参与大桥工程指挥部的工作,同时作为甲方的现场办公人员,把追踪问效、加强监督和现场服务结合了起来。
追踪反馈责任制协议规定了大桥工程指挥部明确的责任目标。为了能保证完成目标任务,大桥工程指挥部加强工程管理,对大桥建设的每项具体工程向外进行承包,向外承包的控制数为14510万元。其具体做法是:把三座立交桥工程从地下基础到桥梁主体分成18个标段,面向全国施工单位进行招标,择优择廉选取中标者,并和中标者签订责任合同。合同的内容和协议的内容要求相衔接,明确规定施工单位开工竣工时间、质量要求、奖罚条件等。这样做,节约投资,保证了工期和质量。如大桥一期基础工程4个标段,总投资概算为297.4万元,通过招标、优选、中标款为254.3万元,节约投资43.1万元。香甘立交桥的桩基施工,包给了大连三建三工区施工,因地处过去的海滩,16根桩基孔挖到2米后,都成了水井,施工碰到了难题。为了履行承包合同,按期完工,三建公司发动所有工区、科室,每个部门包一个桩基孔,日夜施工,不仅保住了工期,而且提前6天完工。
大桥工程指挥部还在内部实行目标管理,任务包干,将大桥的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个领导和工作人员身上。如计财办公室包招标、投资管理和计划落实,办公室包行政费开支管理,技术办公室包技术指导和施工工艺等等,使大桥工程指挥部成为一个分工明确、责任清楚、团结奋战的集体,上上下下都为落实协议发挥自己的积极性。积极性是节约的最大潜力,大桥的上部工程,原施工单位要价850万元,还不包括原有地面修整。计财办的同志听说在沈阳有一支施工力量强、建桥有经验的施工队,在市领导的帮助下,经联系,他们以654万元中标,还包括对原有地面修整工作,一下子节约200万元。象这样的事例很多,不同的只是节约投资的数额有大有小而已。
在执行协议中,协议双方为调动物资部门的积极性,还商定由大桥指挥部出面同物资部门签订了工程材料承包协议。在这个协议中将大桥建设需要的几大材的价格一次包死,明确送料到施工现场。这对保证大桥的工期和投资不突破概算,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大桥工程建设中实行专项资金追踪反馈责任制,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建设,节约了资金。工程最后结果是:工期比协议工期提前了8个月,投资比工程概算节约877万元,工程质量经有关部门验测全部达到设计要求,并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大连市东北路立交桥工程指挥部的总指挥李振荣同志(当时任市长助理,现任副市长)深有感受地说,立交桥提前竣工,在确保质量和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节省投资877万元,这在大连市以往的城市建设中是没有的,在这里专项资金追踪反馈责任制起了决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