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宋朝和明朝的理学家,一般都崇尚“慎独”,故有“少从朱熹学,以存诚慎独为主”之谓。“慎”,就是谨慎;“独”,即是独处。所谓“慎独”,就是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在今天,就是强调发扬高度的革命自觉性和清正廉明的作风。
我们知道,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是内心活动的外露。人的思想和观念,总是要通过言行反映出来,不管人掩饰与否。因此,衡量一个人的好坏,主要是看他的行为。但是,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往往会因外部环境的影响,出现思想和行为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一个私心严重的人,很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做两件好事,而在他人不知之时的情况就很难预料了。因此,衡量一个人好坏的主要标志,还是要看他在独处无人时的表现。古人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东汉时期的东莱太守杨震,很好地做到了“慎独”。一天晚上,昌邑令王密谒见杨震,以重金相贿,并以“暮夜无知者”作为掩饰。在这种无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一般的人是很容易被重金所迷惑的,但杨震却说:...

宋朝和明朝的理学家,一般都崇尚“慎独”,故有“少从朱熹学,以存诚慎独为主”之谓。“慎”,就是谨慎;“独”,即是独处。所谓“慎独”,就是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在今天,就是强调发扬高度的革命自觉性和清正廉明的作风。
我们知道,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是内心活动的外露。人的思想和观念,总是要通过言行反映出来,不管人掩饰与否。因此,衡量一个人的好坏,主要是看他的行为。但是,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往往会因外部环境的影响,出现思想和行为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一个私心严重的人,很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做两件好事,而在他人不知之时的情况就很难预料了。因此,衡量一个人好坏的主要标志,还是要看他在独处无人时的表现。古人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东汉时期的东莱太守杨震,很好地做到了“慎独”。一天晚上,昌邑令王密谒见杨震,以重金相贿,并以“暮夜无知者”作为掩饰。在这种无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一般的人是很容易被重金所迷惑的,但杨震却说:“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当即退还礼物,使王密深愧不已。敬爱的刘少奇同志一贯崇尚“慎独”精神,并能以此严格要求自己,受到全国人民的尊敬。雷锋同志不图个人名利,甘做革命的“傻子”,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我们财政战线上的许多干部,不为金钱所诱惑,自觉抵制不正之风。所有这些,都发扬了“慎独”精神。
大江奔流,必有沉渣浮起。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也有少数国家工作人员,甚至某些领导干部,有的利用工作的便利,有的利用手中的权利,有的则利用社会各种关系网络,背地里置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私心膨胀,贪赃枉法。所有这些,都与“慎独”精神格格不入。
了解“慎独”精神的实质,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首先,必须自觉地做到“慎独”。最近,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同志在广东视察时,发表了关于“经济要繁荣,党政机关要廉洁”的重要谈话,他强调指出“要整饬吏治,保持吏治清廉”。这里包含了在新形势下发扬“慎独”精神的新要求。因此,在全面改革,开放搞活的今天,我们要能经受住来自各方面的考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同时,更要不为金钱所诱,不为权势所屈,真正做到刚直不阿,清正廉明;其次,要增强辩别真假是非的能力,敢于同不正之风作斗争。对于那些违背“慎独”精神的人,对于我们周围的某些腐败现象,既要不被其漂亮外壳所迷惑,随波逐流,又要坚决地进行抵制、教育和揭露,为促进党风、民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