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28 作者:本刊记者
[大]
[中]
[小]
摘要:
1999年财政部门在明确了财政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改革与发展服务、为社会稳定服务、为改善人民生活服务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的基础上,克服了任务重、困难多、时间紧、压力大等不利因素,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财政支持和管理力度,巩固“两个确保”成果,增加社会保障对象收入,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巩固“两个确保”成果,保持社会稳定
各级财政部门在努力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同时,积极探索改进和完善“三条保障线”的管理办法。如重庆、甘肃、南京等地实行了分类管理的办法,即按照年龄、能力、生活状况、就业愿望等不同情况,把下岗职工分为基本生活保障对象、帮助就业对象和促进就业对象等,根据其各自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保障和促进就业的措施。上海、北京等地实行了“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的办法,即经过下岗职工、企业、社保机构三方协商,签订协议,对部分年龄偏大的下岗职工的社会保险费采取由原企业一次或分次拨交的办法,聘用下岗老职工的企业不再重复缴纳社会保险费,以提高下岗职工的就业竞争力。大...
1999年财政部门在明确了财政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改革与发展服务、为社会稳定服务、为改善人民生活服务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的基础上,克服了任务重、困难多、时间紧、压力大等不利因素,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财政支持和管理力度,巩固“两个确保”成果,增加社会保障对象收入,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巩固“两个确保”成果,保持社会稳定
各级财政部门在努力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同时,积极探索改进和完善“三条保障线”的管理办法。如重庆、甘肃、南京等地实行了分类管理的办法,即按照年龄、能力、生活状况、就业愿望等不同情况,把下岗职工分为基本生活保障对象、帮助就业对象和促进就业对象等,根据其各自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保障和促进就业的措施。上海、北京等地实行了“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的办法,即经过下岗职工、企业、社保机构三方协商,签订协议,对部分年龄偏大的下岗职工的社会保险费采取由原企业一次或分次拨交的办法,聘用下岗老职工的企业不再重复缴纳社会保险费,以提高下岗职工的就业竞争力。大连实行了“四位一体”的救助制度,即将下岗职工统一纳入失业保险体系,由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向其提供生活救助、就业指导、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多方面的就业服务。青岛等地对下岗职工实行了“稳进快出”的办法,即对下岗职工身份严格审定,控制进中心的数量,并采取一次性发放安置费等措施,鼓励下岗职工尽快出中心,缩短其在中心的滞留时间。甘肃、陕西、吉林等地实行了“亏损企业筹资能力评审办法”,等等。据劳动保障部统计,截至10月底,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为619万人,占下岗职工总数的96%;签订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协议的593万人,占进中心下岗职工人数的96%;领取基本生活费的596万人,占进中心下岗职工人数的96%。在确保养老金发放方面,一些省市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中央有关政策落实到位。福建、重庆等省市强化省级统筹管理体制,加大基金调剂力度,补发了历年拖欠,确保了当期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维护了社会稳定。
在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各级财政部门顾全大局,突出重点,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为“两个确保”提供了巨额的财力支持。1999年中央财政安排了180亿元专项资金,中央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补助7个地区行业统筹缺口资金12亿元。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也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努力筹措“两个确保”所需资金。
二、认真贯彻中央12号文件精神,提高了社会保障对象收入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加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统一部署,从1999年7月1日起,提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救济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水平,同时一次性补发历年拖欠的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照中央12号文件规定,北京、上海等7个沿海发达地区增支部分自行解决,其他24个地区,除失业救济金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外,所需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给予补贴。财政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及时与有关部门和地方沟通,认真测算确定了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方案,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等作了严格规定。这次提高“三条保障线”以及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中央财政共补助地方96亿元。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调度资金,及时办理拨款手续。对沿海经济发达的7个地区,中央财政通过预算调度资金,给予了积极的支持,保证按时兑现政策。截至9月15日,全国2495个县级财政全部完成了调标资金的落实和拨付工作。这次提高社会保障对象的收入水平,其政策性之强,调整幅度之高,涉及范围之广,操作难度之大,兑现速度之快,社会反响之好,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低收入人群的关怀,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在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办法的同时,各级财政部门积极配合劳动保障部门,以贯彻执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为契机,努力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强化征收管理,提高征缴率,加大了清理追缴企业欠费的力度,进一步规范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重庆、安徽、浙江、云南等省(市)和沈阳、武汉、盘锦、中山、大庆等市改进基本养老保险费征收办法,实行税务机关征收,加大了征缴力度,扩大了覆盖面,提高了征缴率,降低了征收成本,促进了社会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全面展开。同时认真研究并妥善解决中央11个行业统筹下划地方管理后的遗留问题。一是根据中央“两个确保”和中发12号文件精神,妥善解决11个行业历年拖欠基本养老金以及提高基本养老金待遇标准所需资金;二是认真清理了11个行业的原有统筹项目、范围和违规提前退休问题,确保了统筹项目内基本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不发生新的拖欠;三是按照国务院领导指示,行业统筹下划地方管理后出现的养老金缺口,由中央财政补助解决,不让地方吃亏。
四、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
一是积极配合劳动保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失业保险条例》,研究制定了调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项目、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等有关配套文件,规范了失业保险基金收缴和管理,促进了失业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和失业保险费收缴率的提高。
二是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研究制定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等6个配套文件。财政部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通知》,对筹资比例的测算及确定、安排应由财政负担的支出、医疗保险支出的列支渠道、特殊人群医疗费管理、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据初步统计,截至10月底,已有24个省、自治区根据国务院决定制定了省级医改总体规划,北京、天津、上海等三大直辖市的实施方案已基本制定完毕。在346个地级以上统筹地区中,有29个统筹地区已经出台实施方案并正式运行。
三是参与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的起草和制定工作,并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努力筹措资金,推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据统计,截至9月底,全国668座城市和1 638个有建制镇的县政府所在地已全部建立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成了国务院规定的目标。截至10月底,全国共有282万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
四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军队、武警以及党政机关所办企业脱钩后人员安置、养老、医疗保险等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
落实上述各项社会保障措施,1999年中央财政社会保障支出预计将达到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7倍。
五、健全财务和预算制度,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中央12号文件精神,在做好“两个确保”工作,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同时,各级财政部门在规范资金管理,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财政部先后制发了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和管理办法、再就业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规范了财政资金分配方式,加强了财务管理。各地财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会同劳动保障部门也制定了许多具体实施办法,明确了资金的筹集方式、拨付程序、使用范围和开支标准,有力地保证各项专项资金的及时落实。为了了解中央12号文件有关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政策的落实情况和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和财政监督司已经组织对各地开展专项检查工作。财政部还会同劳动保障部制发了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办法及其会计核算办法等重要财政规章制度。各地根据这些制度的原则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具体实施办法,解决了长期以来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比较混乱的问题,规范了社会保障基金财务管理,为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和保值增值奠定了基础。
二是认真贯彻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大部分地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实施细则。财政部会同卫生部制发了医疗机构“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办法,安徽等地还制发了药品收入超收上缴办法,上海等地对医院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财政部还会同国家计委、卫生部召开了区域卫生规划会议,总结和交流了经验。
三是会同民政部门进一步规范了救灾经费管理。今年财政部会同民政部制发了加强救灾款使用管理工作、救灾扶贫周转金清理回收后使用问题等有关文件,明确了救灾资金的使用范围,解决了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
四是继续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做好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许多地区进一步扩大政府集中采购试点,中央组织的救灾帐篷和直属医院电梯集中采购工作已基本结束,既强化了支出管理,节约了支出,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又保证了采购质量,减少了消极腐败现象。中央本级和河北省等部分地区今年开始试编部门预算,为今后细化预算、提高透明度和科学性,全面推进部门预算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北京、安徽等地区积极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建立优抚安置等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优抚对象普查,摸清底数,为准确编制预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财政部还会同民政部及时总结了各地的经验,并拨出专款建立全国优抚对象信息管理系统。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