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与痛苦。在抗震救灾的两个多月里,四川省邻水县应急连“粮草官”、县财政局职工甘淋夫身先士卒,临危不惧,默默坚守岗位,全力履行职责,出色地完成了抗震救灾的后勤保障任务,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普通财政人、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临危受命 风雨兼程赴灾区
5月14日下午两点,甘淋夫受组织委派,担任邻水县民兵应急连副连长兼事务长,这名1999年退役的“老兵”收拾好简单的行囊,离别妻儿,立即奔赴灾区。一路上,余震、塌方不断,山石滚落的声音此起彼伏,巨石砸坏了公路的护栏,凌乱的横在路上。甘淋夫和112名战友就冒着这样的险境,火速向灾区挺进。
15日下午两点,经过整整24小时不分昼夜的急行军,部队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平通镇。眼前一片狼藉,大部分建筑被夷为平地。甘淋夫和战友们顾不上疲惫和艰辛,立即展开抗震救灾工作。平通镇有两所学校,小学是新修的,只是略有损失,中学却已是一片废墟,许多家长瘫坐在废墟上,期待着生命的奇迹。看着那些满脸泪水、醒来又昏倒过去的灾民,战友们想的、做的、说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挖、挖、挖。从白天到黑夜,没有间断,渴了,坚持;累了,仍然坚持。“只要有一线的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倍的努力”,温总理的话是战士们喊得最响的口号,也是他们最大的动力。
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大。甘淋夫和战友们从废墟里回来后满身都是灰尘和汗水,很想洗个澡,但灾区用水非常困难,身上的汗臭只有忍。最初那段时间的生活非常艰苦,战士们早上吃方便面,中午吃方便面,晚上还是吃方便面,没有开水,就用矿泉水泡着吃。虽然灾区是那样的艰苦艰难,可甘淋夫跟战友们都没有一丝抱怨。
在挖掘工作结束后,胡总书记下达了部队走村入户的命令,甘淋夫与战友们一起背着水和干粮深入到山村和农家。一位老大娘的房子垮了,老伴和其他亲人都在地震中遇难了,她颓然坐在倒塌的废墟上,目光呆滞,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于是,甘淋夫和战友们把水和干粮分给了她,并以最快的速度用自带的材料给大娘搭建了一个临时的窝棚,老大娘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拉着战士们的手,使劲的哭。在乡村的那段时间里,通过许多这样的救灾工作,队伍在灾区树立起了天使般的形象,很多老百姓,无论是大人、小孩,一见到救灾人员,就自发地站在道路两旁,鼓掌、流泪、欢迎,特别是有位六七十岁的老大爷感动得举起手高呼“共产党万岁!解放军万岁!”那一刻,带给甘淋夫和战友们的不仅仅是感动!
坚守岗位 实际行动写忠诚
除了和战友们一起一线抢险,甘淋夫还要负责连队救灾工作的后勤保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方面是全连113人的吃、住、行,另一方面是连队抢险物资的保障,抗震救灾考验着后勤保障工作。作为后勤工作的负责人,在货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甘淋夫想方设法、多方筹集,迅速将各类生活物资运送到应急连,确保了一线的抢险队员有衣穿、有饭吃、有水喝,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增强了应急连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连队所需物资基本上都是在江油市购买,从平通到江油的46公里公路两边都是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地质构造松散,余震一来大大小小的砾石就往下滚,随时可能把他埋在哪个地方。甘淋夫想不了那么多,也顾不了那么多,每天往返于险象环生的公路上。
16日晚,在采购返回的途中,强烈的余震突然袭来,山上的沙石哗哗地往下滚,这声响、情景与部队开赴平武县时遭遇的余震一模一样,那次余震,摇动的山体一瞬间掩埋前方的公路。现在怎么办?想到要保障全连的给养,甘淋夫毅然决定开足马力冲过去!第二天再次经过时,那儿已经塌方了。
每天,在前往江油和绵阳的路上都会碰到灾民源源不断地往外走,甘淋夫驾驶的采购物资的大客车每次都要在路上把人装得满满的,正是这种爱支撑着他们顽强地战斗在灾区。甘淋夫的工作繁琐枯燥,每天都重复那些不变的事情,疲倦了,车上打个盹,下车就找地方买菜。江油市也是灾区,很多商店都没有开门,基本上没有人做生意了,买不到新鲜的蔬菜,他就到田间地头去找老乡,买不到肉就到屠宰场去找屠工,反正要想方设法买点回去,战友们确实太辛苦了。为了节省钱,甘淋夫往往要找好几个村子才能买到比较便宜的物资,而厉行节约是财政人一贯的作风,在灾区,甘淋夫依然坚持着这种精神。
心系灾区 拳拳爱心展风采
大灾有大爱,人间有真情。甘淋夫和民兵应急连的全体官兵承载着邻水人民对灾区的殷切关怀,竭尽全力,为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奉献了一切。
在灾区,甘淋夫与战友们一起住在大帐篷里。因雨水多,帐篷里十分潮湿,早晨醒来,被子上是一层露珠;下大雨时,雨水从帐蓬外渗进来,被子、腿会被浇湿;还有数不尽的蚊虫叮、跳蚤咬,浑身是包。甘淋夫在帐篷里同大家一起“受罪”,他总是笑着说:“这点苦算什么,与灾区人民所受的苦难比起来微不足道。”灾区白天最高温度达到三十六七度,冒着高温,甘淋夫同战友们一起为灾民拆危房、搭帐篷,帮灾民收割庄稼,浑身被汗水湿透,战士们咬紧牙坚持。
“心怀感恩”,这是甘淋夫在灾区最深的感受。只要你是穿军装的,随时都会有人问你:“解放军同志,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随时都有不认识的人送一瓶甚至几件矿泉水给你。有一天,甘淋夫在江油市买东西,过来一位大姐问:“同志,你们需要矿泉水吗?我给你们准备了几件,你过来拿,就在那边!”说着就给甘淋夫指了个方向,甘淋夫礼貌地谢绝了。可是等他把菜买好回来,那位大姐早已把水搬到了车上。甘淋夫硬要给钱,可大姐无论如何也不收。当找不到路的时候,只要一询问,就会有很多人给你指路、带路;当需要购买救灾物资,找到了店铺却没有人时,只要一询问,就会有群众马上打电话给店主,店主一听说是救灾的,立刻开门营业。一次,应急连的一把车钥匙断了,只能到江油市去配。由于找不到配钥匙的地方,就叫了一辆出租车,当司机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马上用电台联系其他的出租车,出租车司机很快就互动起来了,不但找到了配钥匙的地方,而且等他们赶到时,一位出租车司机早已经载来了配钥匙的师傅,等候在店里了。那种情,那种爱,是发自内心的,力量可撼天、动地。
截至7月中旬,甘淋夫和战友们一起成功安全转移安置灾民4000余人,为灾民搭建帐篷320余顶,过渡房46间,清理撤除垮塌房屋80余户,挖运坍塌瓦砾13000方,帮助139户灾民转移物资8673件,抢收小麦90余亩,栽插水稻50余亩,走访安抚慰问灾民310户,送去大米等粮食8000余公斤,方便面360箱,临时救护受伤群众390余人,发放药品价值10000余元。应急连的救灾工作和甘淋夫负责的后勤保障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表扬。
责任编辑 常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