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14 作者:李应宝 (作者单位:湖北省南漳县财政局)
[大]
[中]
[小]
摘要: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在农村综合改革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有许多惠农、助农政策要通过村财务落实到农民头上,但近几年来,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村集体财务管理仍然十分薄弱,有些地方存在比较严重的急待解决的问题。村级财务管理逐渐成为当前农民关注的焦点、村务管理的难点。
当前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严重问题
前几年,各地在普遍实行“村账乡管或村账乡审”财务管理机制后,农村财务管理有一些改善,但因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有些问题相当严重。
(一)管理不规范。2006年,湖北省南漳县财政局开展了对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四项资金”(惠农资金、专项资金、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村本级资金)的清理核查,发现村级财务基础薄弱、管理无序,大部分村基本上没有记账核算,少数村即使记了账,也未按会计年度来规范核算,跨年度、串年度、记账科目混乱的情况非常普遍。从此次检查情况看,所调查的村均未提供详实账簿和凭证,基本上只有村文书口头所述的大概情况。
(二)“钱账双代管”不到位。近年来,为了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实行了由乡财政所(南漳县...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在农村综合改革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有许多惠农、助农政策要通过村财务落实到农民头上,但近几年来,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村集体财务管理仍然十分薄弱,有些地方存在比较严重的急待解决的问题。村级财务管理逐渐成为当前农民关注的焦点、村务管理的难点。
当前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严重问题
前几年,各地在普遍实行“村账乡管或村账乡审”财务管理机制后,农村财务管理有一些改善,但因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有些问题相当严重。
(一)管理不规范。2006年,湖北省南漳县财政局开展了对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四项资金”(惠农资金、专项资金、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村本级资金)的清理核查,发现村级财务基础薄弱、管理无序,大部分村基本上没有记账核算,少数村即使记了账,也未按会计年度来规范核算,跨年度、串年度、记账科目混乱的情况非常普遍。从此次检查情况看,所调查的村均未提供详实账簿和凭证,基本上只有村文书口头所述的大概情况。
(二)“钱账双代管”不到位。近年来,为了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实行了由乡财政所(南漳县2004年10月前为乡农经站)负责村级财务核算管理的“钱账双代管”管理体制。但实践中乡财政所或农经站代而不管,财务核算缺乏连续性、完整性。并且在代管制度下,村委会及有关人员更加不关心财务管理工作,致使村级财务管理无专人负责,经费开支无专人审批,多人收钱、多人管钱、多人用钱以及用钱后长时间不报销、不核算。有些村的村支书、村主任、妇女主任、会计甚至是村民小组长都可以批准支出,有的先支出后报销,有的未经任何人审批签字也可以报销,普遍形成了谁经手谁用钱的混乱局面。
(三)财务人员不稳定。村干部或以个人的意志随意决定任用财务人员,或以自治为名随意撤换财务人员,有的村一年能调换两、三任。另外,因待遇过低或工作不顺心,难以激发部分村级财务人员的积极性,也是导致村级财务人员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同时,不少村级财务人员财务移交手续办理不及时,有的村财务人员离岗几任、一走多年不办移交,导致村级财务很难保持连续性。
(四)执行制度不严格。首先是以支代收普遍,取消农业税以前,很多村实行村干部包组收税费,在完成各项硬指标后,部分村组干部将所收的税费自行开支,年终用发票和工资抵扣。其次是包办代管频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和村级财务制度明文规定,会计出纳分设,账、款分管,但有的村干部一人包揽了会计、出纳之职,直接经手现金的收支,有的村虽分设了会计、出纳,但财务收支仍由村主任说了算,会计、出纳形同虚设。再次是违反规定乱开支,有些村级开支既不合理也不合规,按照税费改革有关规定,村级财务不得列支招待费,而实际运作中仍然列支,如清河管理区三个村2005-2006年间开支招待费27.75万元。这些招待费支出有的村是据实列支,有的列入其他开支冲销,有的干脆不去报账,从村级其他收入中直接列支。最后是白条支出盛行,如有堰镇四垭村4本凭证中就有97据白条入账,支付金额达6.65万元。
(五)工资支出不统一。根据规定,村干部工资标准应按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比例核定,而实际操作中一般按村级财力多寡核定,导致村与村之间干部工资悬殊达数千元、上万元。工资发放方面,镇与村结算快就能够及时兑现,否则就兑现晚,有的甚至到年底才一次兑现。有的村由于债务过大过重,村干部工资无保障,甚至引起上访事件。
(六)政务财务不公开。有的村变卖村级资产、土地、荒山、水资源等,根本不向农民群众征求意见,也不向上级请示、办手续,想卖多少就卖多少;有的村发包、买卖交易基本上由村干部说了算,不少村干部从中捞取好处,中饱私囊;有的村财务情况从不向村民公开,村理财小组有名无实,导致村干部尤其是村级主要干部犯罪率逐年上升。
强化农村财务管理的对策
目前,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及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正在全面展开,许多具体工作需要村级组织负责推动。村级财务管理事关党和政府各项惠农政策能否最终泽及千家万户,必须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使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有一个健康高效的保障机制。
(一)重统管,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机制。要利用农村综合改革之机,建立健全以乡镇财政为依托的村级财务集中核算中心,将所辖的村级财务一律交由核算中心实行“四代理、四统一”管理(代理会计账目、财务收支、会计档案、会计信息业务;统一会计核算、财务票据、资金、财务档案管理)。在此基础上,一要以村为单位,选拔6-8人的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审核村级财务计划和报账。上报核销的收支单据,须经理财小组和村财务负责人会签以后,财务人员方可报核算中心审核记账。二要打破村、镇界限,健全村级财务人员任免机制。可实行村级财务人员公开招考选聘,让有专业水平、有强烈责任心的人担任村级财务人员,解决现行的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的问题,以稳定、提高村级财务人员素质,财务人员免职、自动离职必须符合规定的程序,不能个别人说了算。三要以资金为核心,以“直达”为手段,建立村级资金直拨机制。最大限度地防止以权谋私和随意截留挪用等,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进而也杜绝村级债务再度发生。
(二)重规范,改进完善财务核算体系。一要完善调整现行的会计核算科目,不断适应和规范村级财务核算。如:要根据村级提留、统筹收入等已取消的实际情况,调整相关科目,根据近几年各项惠农政策增加情况和乡镇代管情况,增设相关科目,核算乡镇代管村级资金的增减变化情况、财政转移支付收入、项目和专项资金收支等。二要明确支出审批程序。除了定期由村民理财小组审核财务外,更重要的是将每期财务情况向村民公开,半年和一年作一次村级财务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把财务收支计划、收支明细、债权债务、财产物资以及粮食补贴、优抚救济、“一事一议”收支等群众关注的事项如实公布于众,对群众有疑问的方面要做到有问必答、有错必纠、整改到位,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对村级所有支出凭据一律实行“三签一审”制度,即:每笔开支由经办人签字注明用途、村财务负责人签署审批意见、民主理财小组签署监督意见后,方可报乡镇核算中心审核入账。乡镇核算中心对违纪支出要坚决拒报拒付,并做出相应查处意见报镇政府处理。三要建立定期报账制度,村财务人员要按月对本村财务结算扎账,每季度向镇核算中心报一次账务,由核算中心全权代理财务核算。除了工资定期直发到个人外,村级日常支出实行备用金制度,限额以内现金留给村财务人员保管,备用金支出后凭原始凭据报核算中心核销。四要加强县对村级财务定期审计监督工作。县级相关部门每年至少要对村级财务进行1-2次全面审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纠正,全方位地确保村级财务规范运行。
(三)重提高,建立财务人员素质培训新内容。省、市、县、镇四级要建立健全联合轮训机制,定期交叉对村级财务人员包括乡镇从事村级财务管理的人员进行政策、业务技能的适时培训,加强党和国家重大农村政策和改革信息的学习了解,使村级财务人员和管理机制能够不断适应改革后的新情况。县级以上主要组织培训政策和职业道德方面的综合知识,乡镇负责培训业务方面的专业知识,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培训职业道德和防范职务犯罪方面的法规知识,各有侧重,齐头并进,综合提高。同时,把村级财务管理人员资格认定和管理纳入会计法定管理轨道,调整时必须经过财政部门核准后并由财政所村级财务核算中心派员办理移交手续,不得由村干部自行撤换和私自移交财务手续。
(四)重惩治,加大违纪问题查处力度。建立村级财经违纪处罚制度,一般违纪案件由纪委、监察机关按纪律和规章来查处,重大案件交由司法部门追究,确保村级财务健康运行。镇、村要建立违纪预警制度,由乡镇政府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定期进行村级财务大检查,对查出的违纪违规问题和犯罪事实,分村分类进行预警通报,并由相关部门督查整改落实,直至立案查处。推行村级主要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尤其要加大对村级主要干部违反财务制度等违法乱纪问题的查处力度。
(五)重法制,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法规。应以财政部、农业部制定下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为主体,出台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监督办法》、《村级财务违纪处罚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法规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同时,把村级干部财经违纪监管和查处纳入整个社会和党政监管网络,为强化新时期村级财经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从根本上根治村级财务管理混乱无序的状况。
责任编辑 王文涛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