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09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每月聚焦
新年寄语 本刊编辑部(1-1)
严格土地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刊评论员(2-1)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断提高财政工作能力 本刊评论员(3-1)
认真落实“三奖一补”政策 促进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本刊评论员(4-1)
开创行政政法财务管理工作新局面 本刊评论员(5-1)
农业综合开发要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扎实实做工作 本刊评论员(6-1)
积极稳妥推进第二批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 本刊评论员(7-1)
牢记历史教训维护和平与发展 本刊评论员(8-1)
完善财税政策措施促进就业再就业 本刊评论员(9-1)
有效化解乡村债务防范新债产生 本刊评论员(10-1)
以科学发展观推动中部崛起 本刊评论员(11-1)
调整和完善好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 本刊评论员(12-1)
政策导航
&...
每月聚焦
新年寄语 本刊编辑部(1-1)
严格土地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刊评论员(2-1)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断提高财政工作能力 本刊评论员(3-1)
认真落实“三奖一补”政策 促进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本刊评论员(4-1)
开创行政政法财务管理工作新局面 本刊评论员(5-1)
农业综合开发要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扎实实做工作 本刊评论员(6-1)
积极稳妥推进第二批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 本刊评论员(7-1)
牢记历史教训维护和平与发展 本刊评论员(8-1)
完善财税政策措施促进就业再就业 本刊评论员(9-1)
有效化解乡村债务防范新债产生 本刊评论员(10-1)
以科学发展观推动中部崛起 本刊评论员(11-1)
调整和完善好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 本刊评论员(12-1)
政策导航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改革与发展全局 金人庆(1-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开创财政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 肖捷(1-11)
贯彻实施《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依法维护财政经济秩序 张少春(1-14)
金人庆: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提高财政部门执政能力 本刊记者(2-4)
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廖晓军(3-4)
关于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5年
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4-4)
凝聚共识立标尺 指导行为定准则——新时期财政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十条具体要求 (4-11)
满园春色尽朝晖——财政部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的十个“普通瞬间” (4-12)
关于2004年的中央决算的报告(摘要 金人庆(8-4)
财政国库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研究方向 肖捷(9-4)
正确认识三大关系做好中央行政政法财务工作 廖晓军(10-4)
梅香苦寒来砺剑创新绩 王军(11-4)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积极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金人庆(12-4)
特别关注
为失衡的全球化寻求新的支点——第七届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报道 本刊记者(11-4)
布雷顿森林机构:“耳顺之年”绘就改革蓝图 本刊记者(11-8)
专题报道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依绍华(1-16)
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财税政策的基本思路 孔志峰(1-19)
山东:民营经济发展向好仍需政府助力 徐利(1-22)
浙江:财政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浙江省财政厅(1-24)
宿迁:财政为民营经济发展护航 钱皓 朱爱国(1-26)
落实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是规范土地市场的重要一环 本刊特约通讯员(2-7)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管理亟待加强 王艳(2-11)
对违法批地用地制止难的思考 刘忠庆(2-14)
土地监管:流转、流通、不流失 徐瑞蓉(2-17)
强化国土收入监管规范土地市场秩序 黄越东等(2-19)
从宏观经济角度探讨理财能力的提高 卢中原(3-6)
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提高执政能力和决策水平 丛明(3-10)
打造反腐倡廉的财政制度基础 高培勇(3-13)
在财政监督的实践中提高执政能力 耿红(3-15)
抓住机遇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王化文(4-16)
从机制、制度入手切实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马千真(4-18)
着力构建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长效机制 尹慧敏(4-20)
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中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刘铭达(4-22)
实施县乡财政振兴工程推动安徽财政奋力崛起 朱玉明(4-24)
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着力点 李友志(4-26)
创新财政运行机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罗辉(4-28)
“四管齐下”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赵江涛(4-30)
在可持续发展中解决县乡财政困难 陶源(4-32)
强化行政政法财务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部行政政法司(5-12)
我国公务用车改革模式选择 王湛 赵琳(5-14)
财政监督成本与效益分析 杨体军(5-17)
安徽实行公务接待实名制 安徽省财政厅(5-19)
铁岭车辆保险独辟蹊径 辽宁省财政厅(5-22)
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出重拳 赵鸣骥(6-4)
规范化管理:世行项目建设成功之路 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局(6-7)
投资参股: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新机制 四川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6-9)
竞争立项:提高产业化经营项目质量的有效途径 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6-11)
招商引资:为农业综合开发注入新活力 江苏省财政厅(6-13)
市场化运作:专项科技示范项目长期发挥效益的现实选择 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6-15)
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第二批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工作 朱志刚(7-4)
建立三层报表体系确保对账质量 黑龙江省财政厅(7-7)
周密部署集中攻关分离央企办中小学 四川省财政厅(7-9)
上下联动稳妥推进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7-10)
以人为本规范操作 神华集团(7-12)
晋冀鲁豫边区财政工作的片段回忆(摘编) 戎子和(8-8)
烽火岁月的记忆——访抗日女战士赵昭 许雅丽(8-10)
我与太行共作证——访八路军老战士郭喜 王文涛(8-13)
从长治看“和谐”——太行山抗日根据地长治的昨天、今天 戴开成(8-16)
向失业保险并轨:为下岗职工寻找有效出路 王建培 陈维光(9-8)
社区服务平台:通向再就业之桥 陈敏等(9-10)
小额担保贷款: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就业的保障 高大伟 兰德年(9-12)
绩效评价:就业资金有效使用的新途径 丁莉萍 蔡晓鸣(9-14)
乡村债务化解对策研究 白景明 张立志(10-6)
这里乡村无负债 方震海(10-9)
“坚冰”正在消融 潘中洋(10-11)
偿旧控新走出债务困境 王强(10-13)
在支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中实现山西崛起 郑建国(11-12)
振兴安徽财政推进经济崛起 朱玉明(11-15)
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 胡幼桃(11-18)
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夯实中部崛起基础 赵江涛(11-20)
将湖北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财政政策选择 罗辉(11-23)
以“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打造湖南崛起增长极 李友志(11-26)
改进省以下财政体制的中长期考虑和建议 贾康 阎坤(12-8)
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构想 邴志刚(12-12)
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实践与探索 李友志(12-14)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周春雨(12-17)
专家视点
对下一步财政政策管理的几点建议 彭龙运(1-28)
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财政思考 白景明(5-2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创新的政策选择 贾康 张立承(7-14)
各国政府间的财经合作:促进全球公共产品有效供应的重要途径 傅志华(10-17)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不能经营性使用 张馨(11-32)
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思考 邓子基(12-19)
厅局长论坛
以宏观调控为契机促云南经济健康发展 曹建方(3-18)
立足新起点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蔡自力(3-20)
规范财政投资评审服务经济建设 胡静林(4-34)
改革完善自治区以下财政体制 努力增强县级财力 刘铭达(5-17)
江西财政谱写和谐发展新篇章 胡幼桃(5-19)
加快构建农村公共财政 李友志(7-18)
新疆财政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 弯海川(7-20)
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把农村税费改革引向深入 王华新(8-20)
增加农民收入的财税对策 杨丽波(8-22)
发挥财政职能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齐守印(9-17)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中西部财政发展 万善志(9-19)
发扬传统再创辉煌——纪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 李学军(10-15)
增强财政实力推动贵州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李隆昌(11-28)
免征农业税后农村工作新机制的思考 汪建国(11-29)
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苑广睿(12-22)
创新财政政策助推中部崛起 欧阳煌(12-24)
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王庆江(12-27)
工作新视野
吉林:稳步推进工资发放 吉林省财政厅工资办(1-35)
26万农民大转移——山东即墨市转移农村劳动力纪实 陈作伦 张伟(1-37)
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转轨的实践与思考 郑东林(2-27)
非税收入“银行代收”的征管实践 钱锋(2-2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胡柏枝等(3-23)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模式选择 张世华(3-26)
济南财政实施农村社保救助计划 朱广禄(5-6)
改革涉企收费制度实行集中统一收费 王存 俞杰(5-9)
新阶段仍应坚持开发式扶贫 文秋良(6-26)
实现会计委派管理与国库集中支付的有机整合 范晓昌(6-29)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对策研究 周开宏等(7-27)
让公共财政的雨露滋润农村大地——浙江常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纪实 黄莉(7-29)
从“处罚多生”转向“奖励少生”——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财政部教科文司(8-23)
广东:调整中小学布局提升教育质量 石化龙(8-25)
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之我见 郭志强(9-26)
淮安试行农业保险的实践 王明伦(9-28)
积极稳妥地做好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 良硕(10-20)
财政收支大账越做越细——天津市进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实践 杜强(10-23)
由财政补贴农村信用社保值贴补息引起的思考 史晓林 任俊玲(11-34)
谈电视媒介的资金供给机制 洪金镖(11-36)
完善农村金融制度 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广西、贵州农村金融问题调查报告 李勇等(12-29)
“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的实践及完善对策 祝才(12-33)
加强电力三项基金征缴监管 切实维护中央财政收入 史晓林等(12-34)
绩效追踪
胶州市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 方明义(1-31)
完善粮食直补政策的几点建议 李京城等(1-33)
创新思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韩健(2-22)
荆门市城建系统推行部门预算的有益尝试 李维德 李军华(2-26)
交通专项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拨付改革试点调查 徐春武(3-39)
粮食直补:四个问题需解决 刘学明(3-41)
国有资产流失的新特点及其防范 胡定荣 周向阳(4-40)
对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管理的几点建议 余剑平(4-42)
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是预算改革的必然趋势 李新辰等(6-21)
筑牢“最后一道保障线”——湖北省南漳县城市低保财政管理纪实 王广才等(6-24)
乐山建立县级政法经费保障机制的实践 何健(7-23)
对淡季储备化肥实行财政补贴政策的调查 闫济海(7-25)
内蒙古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调查 张国明 朱介石(8-36)
基层政府欠债的制度因素与对策 王延杰 王东海(8-38)
对青岛开发区财政增长乏力的分析和思考 刘海峰(9-36)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改革路径选择 胡迟(9-38)
四个创新完善财政支农机制 赵晓儒(10-34)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考评制度的几点建议 平沪生(10-36)
在城市经营中挖掘公共资源的宝藏 植燕娟(10-38)
节约型社会要重视行政成本 杨正良(11-38)
对市政建设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的尝试 钟力(11-40)
税收在线
个人所得税征管效率低下的根源 汪柱旺等(1-38)
“准予列支”与“不得扣除” 王萌 吴波(1-41)
加强税收会计工作的思考 陈超(2-31)
对契税征管的几点建议 邓兴球(2-33)
企业税收优惠:利弊权衡与取向调整 马洪范(3-28)
完善税务代理制度的几点建议 万健(3-30)
稳健财政政策下的税收政策取向与建议 陈东琪等(4-36)
有关物业税的几个问题 吴雪(4-38)
我国技术贸易中的所得税问题 李虹(6-31)
社会保障税: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理想方式 刘永禄 刘永新(6-33)
WTO原则与我国税务透明度 沈彤(7-31)
建立税源档案提升财政监控税源能力 裴安保(7-33)
利息税:不宜轻言取消 李鸿俊(8-27)
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韩凤芹(8-28)
我国税负全球第二? 史耀斌(9-22)
税收征收应走精细化管理之路 曹先银(9-24)
出口退税新机制带来发展新契机 曲明(10-30)
对烟台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牟树青等(10-32)
反避税刻不容缓 依绍华等(11-42)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薛钢 柳正维等(11-44)
县乡财政
为了“华中硅谷”的崛起 吴静等(1-43)
龙口:不让村级经费留缺口 吕维波 刘吉来(1-45)
宁夏谱写县域经济新篇章 刘凤桐 石化龙(2-35)
农村筹劳应实行“以资代劳” 王建鸣(2-38)
重塑乡镇政府诚信——重庆市黔江区偿还乡镇历史债务调查 石化龙 王万祥(3-32)
走出乡镇财政困局要靠机制创新 刘慎松(3-35)
冲破旧体制的束缚——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改革乡镇管理体制的实践 边一山(3-37)
增城农民进城增收 石化龙(4-43)
走出乡镇财政困难应在完善机制上找突破口 李京城等(4-46)
云南开展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与思考 李瑞(5-30)
胶州:以经济发展促财政增收 方明义 孙希玲(5-32)
防范乡镇财政风险的几点建议 陈秀梅(5-34)
含山以资源整合推动社区建设 徐军(6-35)
化解乡村债务风险的对策 晏金平(6-37)
买断分流:安陆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之路 孙伯亚等(7-35)
玉溪:县域经济凸显特色 俞国伟(7-37)
竹山:非税收入管理杜绝死角 华新宇等(7-39)
激励帮扶并举建立经费保障制度 刘昆(8-40)
给五保老人一个温暖的家——广西贺州市开展五保村建设纪实 陈刚(8-42)
以惠农政策为契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郭跃(8-44)
“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在汝城 邓百成(9-30)
宁阳农民齐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好 连桂荣等(9-32)
在科学理财中摆脱财政困难 拓建纲(9-34)
调整街道财政体制促进新型社区建设 张晓红等(10-25)
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 李凤等(10-27)
沛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尝试 徐沛 张苏民(10-28)
新沂:乡镇财政由市级统管 杨中华 王文华(11-46)
加强县级财政票据管理的建议 陈雷 吕文东等(11-48)
缓解县级财政困难的几点思考 赵悦(11-49)
村委会的“阳光财务” 单巍全等(12-36)
用财新机制革了“签字批条”的命 裴广民(12-38)
对县乡财政解困的几点建议 王焕清(12-39)
政府采购
中小企业如何在政府采购中分得一杯羹 王燕(5-39)
政府采购中的成本控制 何伟斌(5-41)
对我国工程项目政府采购运行机制的几点思考 吴立岩等(6-39)
完善县级政府采购管理的对策 王东普(6-41)
建立规范的财政采购监督管理模式 陈正奎(7-40)
缩短采购周期要立足一个“早”字 张栋天(7-42)
电子化政府采购向我们走来 林海铁托(9-40)
一例“烂尾工程”的调查与思考 刘忠平(9-42)
问题探讨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的思考 胡学好(1-52)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顾益康(1-55)
论科学的财政发展观 郭代模(2-45)
建立水库移民专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设想 廖蔚(2-47)
绩效信息:绩效预算与绩效评价的现实基础 蒋会强(3-42)
人力资本理论对提高税收行政效率的有益借鉴 曹艳杰 王瑞(3-45)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公共财政的题中应有之义 王金秀 欧阳韦(3-46)
地方政府应创造性地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成军(4-48)
WTO框架下中国农业补贴制度重构 高一鹏(4-50)
发挥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在绩效预算管理中的作用 殷丽华 孙忠云(5-48)
我国复式预算管理模式的改革取向 马蔡琛(5-50)
提高第三产业财政贡献率的思考 邓又林等(5-52)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几点建议 王礼颖(6-43)
以财政为抓手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孙昂(6-45)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投入机制 刘明慧 曾艳芳(7-44)
完善中央储备粮食管理机制 史明山等(7-46)
贫困县扶贫资金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文秋良 林泽昌(8-50)
建立有效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丁建玉(8-52)
国、地税机构分设和地税垂直到省管理后政府如何管税 蒋大鸣(9-44)
城市低保规范化管理的途径 庄德良等(9-46)
扶持主产区粮食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杨舟(10-40)
关于部门预算执行的几点建议 张蜀剑 朱大兴(10-42)
完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建议 崔丽华(10-45)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策 张立德 李平(11-50)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财政管理的对策 崔运政 于安(11-52)
委托代理:村级财务管理模式的现实选择 谢振莲 赵志东等(11-54)
多管齐下解决白酒税收流失问题 周维成等(12-40)
中西部如何实现“吃饭”和“建设”兼得 刘慎松(12-42)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为民理财水平 任先德(12-44)
化解乡镇债务的设想和建议 李京诚等(12-46)
经济纵横
产业结构升级亟待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严先溥(1-47)
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财政部综合司经济形势分析小组(1-49)
2005年经济形势和政策趋向展望 朱明(2-40)
亚行专家谈2005年宏观经济形势 本刊记者(2-44)
落后地区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韩凤芹(3-54)
2005:五大消费热点能否持续 本刊记者(3-56)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剖析与对策 石莉萍(4-56)
电力紧缺的体制诱因及发展趋势 何江(5-54)
商业银行:国债也要卖“民”牌 郑国中(5-56)
我国能源供需矛盾及解决对策 严于龙(6-47)
股票期权为何在我国难实施 韩冰(6-49)
提高你的再就业能力 冯政(8-46)
促进粮食经济加快发展的路径选择 张晓晖(8-48)
高房价将何去何从 本刊记者(9-48)
钢材价格将在震荡中实现“软着陆” 朱敏(9-50)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程的观察与思考 陈静(10-47)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刘力真(10-50)
应对能源供给约束建设节约型社会 梁达(11-56)
循环经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张琼霓(11-58)
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易——“熊猫债务”诞生记 石化龙(12-49)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对策措施 本刊记者(12-52)
法制与监督
适时修改《预算法》规范预算管理 王忠厚(2-49)
修改和完善《预算法》的几点建议 李明光(2-52)
财政违法行为的执法主体及其权限——《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解读之一 复义(3-48)
建立和完善政府非税收入监控体系 徐中民(3-50)
《预算法》修订的几点意见 王家林(4-52)
关于行政处罚、行政处理和行政处分的设定——《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解读之二 复义(4-54)
违法主体及财政违法行为种类——《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解读之三 复义(5-43)
财政机关派出机构实施行政处罚权需要解决的九大问题 刘忠庆(5-45)
学习贯彻《处罚处分条例》依法维护财政经济秩序 李友志(6-51)
执法主体的执法手段——《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解读之四 复义(6-53)
财政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解读之五 复义(7-50)
有话想说——参与立法和学习的体会 李迅(7-52)
专员办工作机制建设的思考 王光坤(8-31)
财政投资评审要服务于财政中心工作 江宣林(8-34)
打造城建资金监督管理精品工程 夏芳晨(9-52)
加强中央非税收入监管的思考 周伟华(9-54)
创新财政监督机制的有益尝试 海南省财政厅(10-52)
这样的违规事项究竟该不该被罚款 张绍敬(10-54)
财税人风采
“铆”在财政机器上的螺丝钉 匡章斌(1-60)
创业路上手足情——江苏兴化市戴南镇财政所作风建设纪事 关沁潼等(2-57)
为了把实事办好——国家农发办开展“千户农民”面对面调查活动纪实 郭隆文(6-56)
难忘的五天 陈元春(6-58)
廉洁高效理财人——湖北省竹溪县财政局长陈建平善财廉正纪事 明安诚 陈斌(7-54)
科学.高效.和谐——记江西省新余市财政支付中心 杨国生(8-58)
财政局长万善志二三事 陈昌宏 李国清(10-58)
艺苑文林
痴老由 刘志(2-62)
军令状 彭志华 方子奇(3-59)
除夕的雪 赵鹏(5-57)
夜读部长令 陈相富(7-58)
“两难”中的选择 王云奎(8-60)
老张戒烟(小小说) 方强(9-59)
知识窗
什么是第三产业? (1-62)
14年间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率有什么变化? (1-62)
稳健的财政政策五问 (2-56)
什么是扩张性、紧缩性、中性财政政策 (2-56)
人民币汇率制度解说 (3-60)
中央提出“中部崛起”的意义和前景 适之(4-59)
循环经济释疑 适之(5-59)
两岸经贸发展现状和前景 (6-55)
亚欧财长会议背景资料 (7-60)
股权分置试点改革答疑 (7-61)
人口老龄化 (8-55)
《京都议定书》 (8-55)
和谐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含义 (8-55)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变迁 (9-60)
复出的“权证” (10-55)
什么是“特保” (10-55)
点滴评说
慎防事业单位改制中国有资产“缩水” 孙玉华 丁爱华(4-52)
政府采购莫忽视后续经营成本 潘玉松 张瑞宾(4-53)
要注意防范城市建设举债风险 王革新(6-56)
农业税灾欠减免资金发放方式应灵活多样 李健 王秀英(6-57)
这样的避税不可取 彭兴庭(8-54)
“吃空饷”缘何成了“财政肿瘤” 高福生(9-58)
为“任中审计”叫好 李红军(10-60)
“公款追星将受严罚”是公意的一次胜利 孙凤忠(10-61)
警惕精神文明奖成为“个税”漏洞 骆阳(11-62)
环球财经
发达国家熨平国库现金波动的经验 马洪范(1-64)
花钱不容易 管钱责任大——西班牙公共财政管理情况及启示 欧文汉(2-59)
德、韩、印三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及其借鉴 宫晓霞 施军(3-62)
俄罗斯的预算稳定基金及其作用 傅志华(4-62)
加拿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及其启示 苑广睿等(5-62)
从英法比较看我国的自然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 罗宏斌(6-62)
英国公共支出绩效考评及对我国的启示 林大茂 李勇(7-62)
澳大利亚国有企业监管模式及成功经验 刘长昆(8-62)
法国新预算法简析 林玲(9-61)
美国的烟草消费税 马衍伟 周蕙 吴小海(10-62)
南非政府间财政关系及其启示 刘尚希 牟岩(11-63)
加拿大政府会计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陈学安 陈桂真(12-56)
编读往来
“精神粮食”奖先进 郝志中(2-63)
让她伴我终身 陈前金(3-61)
良师益友一往情深 武作杰(3-61)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