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200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6.51亿元,比上年增长41.63%,增收10.7亿元,成为近10年来增长最快、增收额最多的一年。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名列全省第一,财政总收入规模和增幅名列全省第三。财政支出结构逐步优化。较好地保证了工资发放,政权运转及改革、发展、稳定等重点支出需要,促进了经

济良好运行、社会全面进步。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建设工作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对县财政收入体制不断完善,初步建立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监管力度加大,持续开展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检查、预算内外专项资金检查,深入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和“一法一例”会计法规检查,依法理财水平不断提升。

积极实施在职干部培训计划,举办各种政治、法制、业务培训,举行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山西省长治市200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6.51亿元,比上年增长41.63%,增收10.7亿元,成为近10年来增长最快、增收额最多的一年。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名列全省第一,财政总收入规模和增幅名列全省第三。财政支出结构逐步优化。较好地保证了工资发放,政权运转及改革、发展、稳定等重点支出需要,促进了经

济良好运行、社会全面进步。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建设工作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对县财政收入体制不断完善,初步建立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监管力度加大,持续开展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检查、预算内外专项资金检查,深入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和“一法一例”会计法规检查,依法理财水平不断提升。

积极实施在职干部培训计划,举办各种政治、法制、业务培训,举行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辅导报告会和牢记“两个务必”演讲比赛等多项活动,继续推行目标责任制、廉政责任制和执法责任制。
长治市财政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财政体制改革的措施和制度,完善了14类92项《工作制度》,经过考核、验收、测评,听证,继续保持全省年度财政工作目标责任制优秀单位,行风评议工作名列市直25个部门之首、居全省各市地前三位,

“会计呼唤诚信”活动获全省先进集体奖,创建“青年文明号”及“火红的理财年华”系列活动,受到省财政厅团委的高度评价。长治市财政局连续5年保持市直“最佳服务机关”称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茂南区农业综合开发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成立于1997年,自成立以来茂南区以国家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为契机,先后在金塘、山阁、袂花、公馆、镇盛、鳌头等6个镇开展声势浩大的向农田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的战斗,以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不断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1997年到2004年,茂南区共建设了12个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073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投资1174万元,地方财政配套1241万元,群众自筹658万元。农民群众投工投劳31.36万工日,累计完成土石方30.5万立方米,实现综合治理中低产田改造面积10.3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5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54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09万亩,改善除涝面积1.08万亩,建设防渗渠道124.6公里,修建机耕路72.7公里等。
八年来,通过综合投入,进行综合治理,茂南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农民群众科学种田水平,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低效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变,由分

散农产经营向产业化经营转变。据统计,综合治理后的农田实现新增粮食1432万公斤,油料146.8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9723万元,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50元以上。
茂南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2002年茂南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被评为茂名市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