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部内陆省份如何加快发展”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在不久前举行的2003.中国(湖南)投资环境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指出,中部地区要加快发展,关键在于大胆进行改革,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体制改革。
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中部的基础建设、交通条件都比较好,有大江大河,离海岸的距离也不远。目前阻碍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体制问题,以前,国家在中部地区的投资相对较少,开办的国企较多,在发展的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的观念束缚了中部人的手脚。因此,中部地区要想加快发展,就必须转变观念,推进体制改革。
一是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国企的改革重点是产权问题,中部地区要加快步伐,特别是要抓住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机遇,从改革产权入手,引进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加快产权多元化进程,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樊纲认为,我国有很多好的民营企业,东部产业转移、西部大开发对中部来说都是机遇,中部地区应“东顾西盼,左右逢源”。
二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要通过金融体制的改革,为今后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外资可以搞银行,民资也可以参与银行的改造,形成一些地方的中小股份制金融机构,为民营经济服务,促...
“中部内陆省份如何加快发展”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在不久前举行的2003.中国(湖南)投资环境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指出,中部地区要加快发展,关键在于大胆进行改革,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体制改革。
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中部的基础建设、交通条件都比较好,有大江大河,离海岸的距离也不远。目前阻碍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体制问题,以前,国家在中部地区的投资相对较少,开办的国企较多,在发展的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的观念束缚了中部人的手脚。因此,中部地区要想加快发展,就必须转变观念,推进体制改革。
一是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国企的改革重点是产权问题,中部地区要加快步伐,特别是要抓住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机遇,从改革产权入手,引进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加快产权多元化进程,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樊纲认为,我国有很多好的民营企业,东部产业转移、西部大开发对中部来说都是机遇,中部地区应“东顾西盼,左右逢源”。
二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要通过金融体制的改革,为今后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外资可以搞银行,民资也可以参与银行的改造,形成一些地方的中小股份制金融机构,为民营经济服务,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是推进政府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应搭建一个公共平台,当好“守夜人”。投资者投不投资,投资多少,做什么产业,那是投资者的事,政府不应干涉。政府应尽力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吸引企业来投资发展。樊纲认为,中部地区的很多企业总是“长不大”,说到底还是环境问题。据报道,有的地方办一个企业要盖147个公章,有位外商投资500万元搞产业,结果两年项目还没批下来,商机早就没了。企业要有竞争力,就必须降低成本。成本低、东西好、服务好,就可以赚钱,获得发展空间。因此,改善投资环境,就是合理地把企业的成本降低。而政府要做的,就是创造出成本较低的环境,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