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25 作者:本刊记者 ★石化龙★
[大]
[中]
[小]
摘要:
记者:在2003年的西部地区财政厅(局)长座谈会上,财政部长金人庆很有针对性地指出:发展经济、壮大财源是西部地区财税工作的第一要务。西部地区财税工作的关键是在收好税的同时,做大财政“蛋糕”。刘厅长,请您谈谈如何做大广西财政“蛋糕”?
刘铭达(以下简称刘):我认为实现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壮大财政实力,做大财政“蛋糕”必须充分发挥财政的支持作用。广西经济基础薄弱,市场发育程度较低,财政一时还不能完全退出市场,还有必要给予那些对地方经济结构优化有重大作用的关键项目一定的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和信贷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壮大财源基础。这几年,自治区财政按照区党委、政府的要求,结合贯彻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政策,不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财源建设的资金投入。2001年以来,共安排了煤炭行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高科技风险投资担保资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资金约5.7亿元,重点扶持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通过贷款担保、贴息等方式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区本级调剂安排了30多亿元专项资金,支持边境建设大会战、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了经济发展环境;微调财政体制,加大...
记者:在2003年的西部地区财政厅(局)长座谈会上,财政部长金人庆很有针对性地指出:发展经济、壮大财源是西部地区财税工作的第一要务。西部地区财税工作的关键是在收好税的同时,做大财政“蛋糕”。刘厅长,请您谈谈如何做大广西财政“蛋糕”?
刘铭达(以下简称刘):我认为实现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壮大财政实力,做大财政“蛋糕”必须充分发挥财政的支持作用。广西经济基础薄弱,市场发育程度较低,财政一时还不能完全退出市场,还有必要给予那些对地方经济结构优化有重大作用的关键项目一定的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和信贷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壮大财源基础。这几年,自治区财政按照区党委、政府的要求,结合贯彻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政策,不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财源建设的资金投入。2001年以来,共安排了煤炭行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高科技风险投资担保资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资金约5.7亿元,重点扶持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通过贷款担保、贴息等方式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区本级调剂安排了30多亿元专项资金,支持边境建设大会战、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了经济发展环境;微调财政体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市(地)可用财力,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增加专项补助,确保市县正常发放工资,为他们集中精力搞建设创造条件;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支持农业稳步发展。可以说,前几年我们在支持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今后要在完善财政政策基础上,继续把着力点放在支持经济发展,培植财源,构建稳固的财源基础,做大财政“蛋糕”上。
记者:据记者了解,2002年广西财政收入才过300亿元,400多亿元财政支出中工资和保政权运转支出就占了80%左右,再安排社会保障、法定支出等必保项目,这些年还拿出这么多的资金来搞建设实属不易。但投资增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拉动财源建设和促进发展的必要条件。广西将如何拓展建设资金来源?
刘:投入有财政资金投入、金融资金投入和社会资金投入。从政府的角度来看,风险最大的是财政资金直接投入,其次是金融资金的投入,风险最低的是社会资金的投入。利用社会资金,无论是哪个地方的投资者来投资,对当地政府来说风险都是最低的,广西现在最缺的就是这一类投资。由于我区财力的80%左右用于工资发放和维系政权运转需要,财政可用于投资的余地不大,只有更多地依靠金融和社会投资,才能把支柱财源培育好。既然我们自己拿不出足够的资金搞建设、做大财源,那就要靠引进外资,包括引进国外、境外和区外的资金,还要引导和激活民间投资。因此要把着力点放在大开放,以大开放激活社会多投资。现在区外、境外和国外的游资很多,如何引入广西投资很重要一条就是要下大力气优化投资环境,创造一种让人家来你这里投资会获得好于到其他地区投资的服务和效益的外部条件,并通过这样的努力和创造,大幅度提升广西对外开放水平。在财政支持方式上,要运用贴息、担保等间接投入手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立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出口加工区等,引导社会投资,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现在区内一些地方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北海市,自治区投入3亿元资金支持改造银滩景区,目前已经带动了上百亿元的外来投资项目。柳州市开发阳河工业区,其中自治区财政投入4亿元,这些财政资金正在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引了大量的社会投资和信贷资金,目前已经初步确定引来26亿元的投资,效果比较明显,相信今后到那里投资的还会更多。如果我们能突破这个瓶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搞出几个1O亿元、20亿元的税利大户,那么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有坚实的基础。
记者:财源建设既要抓增量,也要抓存量。除了在利用资源优势和引入外部资金开发新的项目外,抓存量方面广西是怎么考虑的?
刘:抓存量重在搞活现有企业,尤其要下大力气盘活现有的国有企业。要运用社会资本和外来资金,加快改变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的资本结构,以新的企业所有制代替旧的企业所有制,以高效率的企业所有制代替低效率甚至无效率的企业所有制,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制度约束问题,把它们从政府干预、政府包办、政府负无限财务责任的困境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在国有资产不流失、妥善安排好职工的前提下搞好国企改革的市长是最有本事的市长,因为做到这两条很不容易。国有中小企业改制越快越好,越彻底越好。否则可能是今天少赚或小亏,明天可能就小亏或大亏,不但成不了财源,可能还要成为包袱,增加财政风险。据说温州把绝大部分国有企业改造成民有或民营企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那里,没有人找政府、找领导要工作、要岗位,富了民,又富了财政,很值得借鉴。
记者:广西在产业重点上将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以实现财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刘: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是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在产业重点上,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工业兴桂”策略。这是因为,第一产业的财政贡献率太低,它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稳农和富农上;第三产业的财政贡献率目前也不高,它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扩大就业和有利于富民上;对一个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提高其经济增长素质起关键作用的是第二产业,尤其是其中的工业,它对其他产业的带动辐射能力强,对财政的贡献率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大。同时,经过几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广西工业经济已经超过农业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首要支柱,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30%。从区内各市(地)的情况看,虽然基础不同,但都不同程度地具备了加快发展工业的条件。如百色市虽然是广西的后发展地区,但有着丰富的水电资源和矿产资源,特别是铝土矿资源。可以大规模对红水河和右江等流域进行梯级开发。平果铝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已经为百色铝工业的加快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目前又在筹建年产160万吨氧化铝的桂西铝业,投资数十亿元,计划建设成亚洲顶级的氧化铝工业基地。百色市提出把电力开发同铝工业开发结合起来,把其他加工业发展起来,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00亿元的目标,经济“蛋糕”做大了,财政“蛋糕”也会大起来。仅按GDP中的10%形成财政收入来计算,1000亿元GDP也有100亿元的财政收入。目前百色市的年财政收入才十六、七亿元,到100亿元那是增加了多少倍?如果单靠第一产业,需要养多少猪,种多少水稻、甘蔗、水果才能实现?又如柳州市提出要再造一个工业柳州,加快实现经济总量翻番。柳州有比较好的工业基础,有人才,有技术。政策活一点,是能够引来更多投资的。经济翻番,财政也会翻番。目前柳州市年财政收入40多亿元,翻一番就是八十多亿、九十亿元,只要把财政“蛋糕”做大,切起来就容易多了。
记者:有人形象地将广西依靠千军万马收税比喻为“老太太提着篮子捡菜”。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刘:事实确实是这样,广西至今还没有一个年创利税10亿元以上的财源。而其他省的情况则不一样,他们都有一些大的财源项目,就是一些后发展省(区)也有自己的重大财源,如内蒙古有鄂尔多斯集团、伊利集团、蒙牛集团;贵州有茅台集团;湖南有远大空调、芙蓉烟;重庆有嘉陵摩托;四川有长虹电器、五粮液集团,等等,这些都是几亿、甚至数十亿计的税利大户。因此,广西必须集中有限的财力,重点做大、做强、做精、做稳几个支柱财源,一年做不了几个就做一个,一年做不了一个就几年做一个,总之,要下决心去做,要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去做。如果我们能够尽快真正做出若干个年创税收20亿元的铝业公司,年创税收5亿元、10亿元的电站,那么财政收入就有可靠的基础,就有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当然,必须指出,支柱财源、大财源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某些项目,从自治区一级来看,可能是小财源,但从市县一级来看,可能就是大财源。因此,我们讲培育几个大财源项目是相对而言的。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不宜一味强调一定要搞多少个年创利税多少亿元的企业才算作是培育了支柱财源,关键是把优势做优,把特色做特,千万不能因噎废食,以至西瓜没捡到,芝麻也丢了。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