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财政局遵循“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的工作思路,以“建一流班子、创一流业绩、带一流队伍、行一流机制、树一流形象”为根本目标,启动了以“政治上合格、业务上精通、工作上创优、作风上过硬、道德上达标”为核心的“素质工程”,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造就了一支廉洁、务实、文明、高效的财政干部队伍。在实际工作中,永清县财政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狠抓财政改革,相继推出了综合预算、部门预算、工资发放银行化、财政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农税委托代征、农村税费改革及“票款分离、罚缴分离”等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其中村级财务财政集中支付在全市领先,农村税费改革实施方案被市政府一次性通过,农税委托代征得到了省财政厅的肯定,并在全省农税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通过实施各项财政改革,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维护了全县经济秩序,赢得了社会各界对财政工作的理解与支持。2002年全县共完成财政收入762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2%。
永清县是农业大县,位于京津走廊中间地带,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消费人群,加之良好的土壤、气候等有利条件,适合发展蔬菜产业。从1997年开始,永清县实施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龙头带产业的产业推动战略,拿出数亿元支农资金,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扶持农民转变传统型、低效益的农业产业形式,向高科技产业领域迈进,使农业产业结构从单纯的粮食种植初步转变到蔬菜、林果和养殖产业。在发挥财政职能、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建设上,永清县财政局牢牢抓住发展这一主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撬动作用和乘数效应,为扶持农业向规模化、高层次迈进,2000年起,积极探索小额贷款支农办法,用小额贷款形式进一步扶持引导农户向高科技、规模化发展。到2002年底,累计发放小额贷款5.74亿元。同时,从2001年起又实行财政贴息的支农办法,财政部门共拿出500多万元贴息资金,帮助农民加速产业化进程。小额贷款和财政贴息极大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撬动了社会5亿元资金投入农业。持续有力的资金扶持,使永清县农业在短短三年内迅速形成了蔬菜、畜牧、林果三大主导产业,其中,仅无公害蔬菜一项,年产值就达到近1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永清县成为全国50家“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之一。
几年来,永清县财政局以其骄人业绩先后被评为省级农业税收超收先进单位、省大检查工作先进单位,1998年以来连续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2000年被省厅批准为全省财政系统文明财政局,并连续七年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先后有二十人获得国家和省市级奖励。2002年12月,永清县财政局成为全省财政系统第一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县级财政局。
(文赵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