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25 作者:段国旭 特约记者本刊记者 石化龙 特约记者本刊记者
[大]
[中]
[小]
摘要:
记者:当前,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正在全国兴起。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是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首要任务。齐厅长,河北财政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中将怎样贯彻“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一主题?
齐守印(以下简称齐):河北和全国各地一样,各级财政部门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抓住执政兴国加快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加快全省改革发展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省委、省政府为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强省富民步伐,唱响了“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从现在起分“三步走”,到2020年要实现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主要经济发展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使广大人民过上全面发展的小康生活。实现“三步走”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物质基础,离开了发展,老百姓就不能富裕。加快发展要建立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基础上,让老...
记者:当前,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正在全国兴起。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是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首要任务。齐厅长,河北财政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中将怎样贯彻“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一主题?
齐守印(以下简称齐):河北和全国各地一样,各级财政部门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抓住执政兴国加快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加快全省改革发展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省委、省政府为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强省富民步伐,唱响了“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从现在起分“三步走”,到2020年要实现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主要经济发展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使广大人民过上全面发展的小康生活。实现“三步走”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物质基础,离开了发展,老百姓就不能富裕。加快发展要建立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基础上,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让财政实力真正得到加强。因此,加快发展是现阶段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贯穿河北财政工作的主旋律。如果对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把蛋糕做大的意识不强,抓财源建设的力度不够,整天忙于“分钱”、“算账”,就会越算越觉得日子没法过,势必制约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重点环节应当如何把握?
齐:一定要突出公共性。首先,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包括强化社会治安、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改善交通条件、市政设施、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调整等。这些问题不是市场机制能够完全解决的,必须政府出面才能解决,政府要出力、财政要拿钱。但在支持方式上有个思路选择问题。目前财政总共没有多少钱支持经济发展,是拿出几个亿办一个企业,对别的企业不管了,还是解决公共性问题,为更多企业发展创造条件、创造环境,筑巢引凤,哪个效率更高,显然是后者。
其次,在支持对象上要实行国民待遇,体现公平竞争。财政预算安排的支持经济发展资金在扶持对象上不能再区分所有制性质,凡符合支持条件的都要一视同仁,使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样获得财政资金扶持。从增强竞争活力和增加就业角度看,要高度重视建立和完善主要面向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通过贷款担保、贴息等方式,拓宽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引导、聚集社会资本,壮大民营经济的实力。为此,省政府决定,今年省财政安排8500万元资金注入省中小企业担保服务中心,使其注册资本达到1亿元,加大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再担保服务的力度。同时,各级财政要认真落实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有关政策,在社会保障预算中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融资支持。
第三,要巧用各种财税杠杆,对贴息、补助、直接投资、担保等方式应进行比较,选择调控效能最大的方式使用资金,以较少的财政资金带动几倍、几十倍的社会资金投入。
第四,要整合政府财政资源,集中财力办大事。目前,财政资源分散,各自为战,使用效益低的问题非常突出。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要做到“三个整合”。一是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的整合。对同类专项资金逐步实现归口一个部门管理,招标确定重点项目;对不同部门管理的同类专项资金,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确定重点支持项目,共同安排资金;对不同科目但使用方向相近的资金,捆绑使用,协调整合,共同匹配用于关键项目;各类专项资金要减少规划、调研、管理等间接支出,把财力集中用到项目本身建设中去。二是预算内外专项资金的整合。要在逐步减少预算外资金规模的基础上,实行综合财政预算,按照“先预算外,后预算内”的原则,将预算内外资金捆绑在一起,合力支持经济发展。三是财政性资金与国有资产收益的整合。国有资产收益要实行财政统一管理,对适合市场化运作的财政专项资金,要通过政府投融资机构与企业的国有资产收益统筹捆绑使用,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传统骨干产业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记者:在一些人眼里,仿佛一提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就是拿钱,就是减税让利,包括财政部门的许多干部也有类似的思维定势。财政应怎样支持经济发展才能有所作为呢?
齐:如果不打破这样的局限性,不拓宽思路,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确实难有大的作为。我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手段至少有4个:
一是拿钱。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归根结底需要拿钱,至于拿钱的数量、项目、方式要视财力状况而定。过去几年里,河北财政在保运转、保稳定,支出压力逐渐加大的情况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财政支持规模从1997年的69.2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107.4亿元,年均递增9.2%,并探索了一套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如交通方面,1998年以来,省级筹措资金522.88亿元,新建高速公路1097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11885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8.8%,比1997年提高5.6个百分点,全省公路密度由1997年的百平方公里30.5公里提高到2002年的33.6公里。在环境保护方面,1998年以来,全省筹措环保资金16亿元,重点支持滹沱河、磁河、白洋淀、官厅水库和海滦河等流域的污染源治理以及重点城市污染源治理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支持服务业发展,1998-2000年,省财政安排资金5500万元,重点支持11个重点示范市场和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的发展。全省各类连锁企业发展到110多家,各种形式的直营店、加盟店500多个,永年南大堡蔬菜市场、安平丝网大世界等六大市场完成升级改造任务,旅游、信息、咨询、科技服务、就业服务等新型服务业加快发展,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今年省级财政又通过调整预算、整合资金、挖掘潜力,筹措2亿多元资金支持新型工业化进程和投融资体系建设。
二是政策。财税政策是财政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河北各级财政部门认真抓好各项财税政策的落实,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各类技术改造项目购置国产设备的投资,按40%抵免企业所得税。落实出口商品退税和贴息政策,平均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8%提高到15%左右,从2002年起对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货物全面实行“免、抵、退”税收管理办法。1998年至2002年全省累计出口退税90亿元,共向省内出口企业拨付贴息资金4亿多元,有力地推动了外贸的发展。积极落实支持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国有企业改革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增强了企业发展和竞争能力。实践证明,财政政策在支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但需要纠正一种错误倾向,就是国家财政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方面已有很多、很好的政策,但并没有用足、用好、用活,却盲目追求出台地方的新政策、土政策。同时,在财政困难情况下,运用政策要进行政策效应和机会成本比较,善于选择那些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竞争力、优化结构、增加就业作用最大而资金成本最小的政策。
三是体制。财政体制包括支出责任划分体制、收入划分体制、转移支付体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相当大,也是重要杠杆。财政体制一变,在利益机制的驱使下,经济发展方式、结构就会发生相应变化。过去财政收入体制上实行“总额分成包干”,地方为了谋求财政利益,发展了一批税大利小的小烟厂、小酒厂,造成污染严重、资源浪费。1994年实行分税制,75%增值税、100%的消费税上划中央,釜底抽薪,对抑制工业资源低效配置效果很大。同时,财政收入体制应该做到奖勤罚懒,体制上造成大部分地区都成了要钱的地区,主要依赖转移支付过日子,没有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导致财源枯竭,蛋糕做不大甚至萎缩,这样的体制不能说是成功的。可见,财政体制的杠杆作用非常明显,必须通过科学设计财政体制,兼顾公平与效率,强化激励和鞭策功能,调动市县乡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积极性。2003年,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河北省在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方面制定了两条措施:一是取消原来集中各市50%“四税”增量的政策,全部返还。二是省级“四税”以2002年为基数,对张家口、承德两个贫困市和其他市所属34个贫困县,增量全部返还,以促其自力更生、加快发展、培植财源;对其他市的“四税”收入制定目标增长率,要求今后3年内每年目标增长率都在9%以上,同时确定今后3年省与市县“四税”分成增长率分别为9%、8%、7%,超过分成增长率的省级“四税”增量全部返还。增长率递减,一方面考虑财政收入基数越大,保持原有增长率的难度就越大;另一方面是想给基层更大的利益期望值,激励市县采取长期发展行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均衡增长。同时,要求各市也比照省对市的体制制定市对县的体制,因为发展经济主要在区县。各市不仅要把省里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县区、到基层,而且要比照省里的办法把集中的“四税”收入适当放一点,调动基层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总之,无论省和市,都应充分发挥财政体制的调节作用,强化激励机制。
四是支持改革,优化环境。公共财政的根本点在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的软硬条件,而这些公共需求并不只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固定体现,而是变化和发展的。比如:眼下财政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能说它不具备公共需求的性质吗?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深层次的攻坚阶段,每前进一步政府都要付出改革成本和代价。比如,国有企业改制、破产、安置职工、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事业单位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重大改革举措,都要求财政予以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否则难以进行。1998年以来,河北财政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再就业支出就达30多亿元,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支出61.8亿元,支持企业破产、分离企业办社会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按照国企改革部署,国有企业兴办的中小学校、公安、医院等都要移交当地政府,为此,财政要在资产、资金上予以支持,保证这些机构移交后的正常运转。最近,河北省已经出台分离省属企业办社会的政策,省财政已筹措近亿元资金用于对市县的补助,让市县区政府接管分离出来的企业办社会职能,以便使企业轻装上阵、加快发展、平等竞争。与此同时,省财政研究制定了具体办法,实现执收执罚部门所征非税收入与部门利益彻底脱钩,釜底抽薪地解决了乱收费、乱罚款问题,更加优化了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社会环境。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