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25 作者:张乐场 武占民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明县财政局)
[大]
[中]
[小]
摘要:
黄河入鲁,在东明县转了一道弯。奔腾咆哮的黄水一闪身,抛下一片贫瘠的河滩。菜园集乡就孤零零地躺在这片河滩上。
菜园集偏僻——东临菏泽,西接滑县、长垣,北与濮阳隔河相望,素有“狗叫听两省,鸡鸣闻五县”的说法。
菜园集贫穷—199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才400元,乡财政收入不足100万元。“十年九漫滩,地旱三尺三”、“荒地多,良田少;光有哥,没有嫂”是它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然而,贫穷已经成为菜园集的过去。2001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00元,位居全县之首。11年来,乡财政收入平均每年以35%的速度增长。
菜园集乡贫穷的滩区旧貌换新颜,从贫穷走向富裕,由困顿而勃发,每一个变化都深深地铭刻在财政所长杨秋莲的记忆里。
她在这里当财政所长12个年头了,她属于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洒满了她的汗水。怀着对事业的赤诚,她在苍茫的黄河滩上生财、聚财、理财,尽着职责,也默默地书写着激昂而感人的奉献之歌。
不理解她的人,困惑地称她是“财主”;在她的帮助下发家致富的群众,亲切地叫她“财神”;而她的同事、她的亲人,对她的评价却只有四个字和一声长长的叹息:“唉,那个人……”
“财主”
1989年,...
黄河入鲁,在东明县转了一道弯。奔腾咆哮的黄水一闪身,抛下一片贫瘠的河滩。菜园集乡就孤零零地躺在这片河滩上。
菜园集偏僻——东临菏泽,西接滑县、长垣,北与濮阳隔河相望,素有“狗叫听两省,鸡鸣闻五县”的说法。
菜园集贫穷—199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才400元,乡财政收入不足100万元。“十年九漫滩,地旱三尺三”、“荒地多,良田少;光有哥,没有嫂”是它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然而,贫穷已经成为菜园集的过去。2001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00元,位居全县之首。11年来,乡财政收入平均每年以35%的速度增长。
菜园集乡贫穷的滩区旧貌换新颜,从贫穷走向富裕,由困顿而勃发,每一个变化都深深地铭刻在财政所长杨秋莲的记忆里。
她在这里当财政所长12个年头了,她属于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洒满了她的汗水。怀着对事业的赤诚,她在苍茫的黄河滩上生财、聚财、理财,尽着职责,也默默地书写着激昂而感人的奉献之歌。
不理解她的人,困惑地称她是“财主”;在她的帮助下发家致富的群众,亲切地叫她“财神”;而她的同事、她的亲人,对她的评价却只有四个字和一声长长的叹息:“唉,那个人……”
“财主”
1989年,年仅25岁的杨秋莲走上菜园集乡财政所副所长的岗位。一年后,她挑起了所长的担子。
菜园集乡方圆80平方公里,人口居住分散,滩区无公路,交通不便,给“四税”征收增加了很大难度。
为收取一户税款,她往往要跑八九次,走几十里路,苦口婆心,和风细雨地宣讲税收政策,解决遗留问题,直到纳税人高高兴兴把税款交上。碰到一些“钉子户”、“难缠户”,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
2002年,财政所连续两次到安头村晁学军家征收农业税都吃了“闭门羹”。再后来,晁对上门来的农税干部掂刀动斧:“看看你们的脑袋硬,还是俺的斧头硬?”有人要拨打“110”报警,被杨秋莲制止了。后来杨秋莲独自一人一连4天去了6趟,户主都避而不见。可杨秋莲每次来,都帮着晁的爱人照看孩子,料理家务,谈家长里短,介绍税收政策。晁的爱人被杨秋莲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打动,惭愧地说:“大妹子,别跟俺那口子一般见识,明天你别来了,俺现在就让他交!”原先蛮不讲理的丈夫也羞愧难当地说:“杨所长,以后俺再也不给你添麻烦了。”
一个承包鱼塘的同学找到杨秋莲拐弯抹角地提出少交些税。杨秋莲嘿嘿一笑:“要是真缺钱,俺能帮衬你一点,可交税是公,友谊是私,可不能往一块搅和!”同学见秋莲“油盐不进”,一分不少地交了税,硬梆梆地甩下一句话:“真是财主!”
后来,“财主”这个绰号,几乎取代了杨秋莲的名字。有一次,她诘问同事:“为啥俺就成了财主?”人家当面揶揄:“土财主会算计,只认钱不认人,每一个铜钱都想穿在肋条上,跟你不是有共同点吗?”杨秋莲一笑置之:“财主是想着把钱往自己兜里划拉,俺可是全为公家。财主、财主,为国家理财,代人民做主,‘财主’就‘财主’吧!”
十几年来,在财务支出上,杨秋莲更是充分表现出“财主”的一面。她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乡镇财政节支“三招”,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省。公务接待一律在乡食堂吃份饭,一年省下10万多元;机关水电费、电话费实行定额承包,一年又节支7万多元;汽车燃油由乡里统一购置,维修由财政所出面,一年又省下五六万元。据统计,乡里自实行杨秋莲制定的“财主政策”后,每年节支近30万元。
二是抠。办公用品包括稿纸都实行领用登记制度,尽量做到节约。报销开支严格照章办事,丁是丁,卯是卯。一位副乡长报销公差费,超规定36元。尽管分管领导已经签字批准,可杨秋莲还是按规定把多报的钱扣下来。人家说:“36元钱算啥,给你个棒槌还当真(针)?”杨秋莲反驳:“棒槌是棒槌,针就是针,财政监督是我的职责,绝对不能迁就。”就这样,杨秋莲每年都能从日常开支中“抠”出几万元。
三是堵。几年来,杨秋莲通过建立退休人员管理制度、差旅费当月申报制度等,有效地堵塞了财务管理的跑冒滴漏,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了刀刃上。
财政拮据,教师、干部的工资不能正常发放,是很多乡镇的难题。在杨秋莲的建议下,乡里早在5年前就对临时人员进行辞退。40多名“准干部”离开乡大院,每年节省开支16万元。并对离退休人员“三个月一调查,半年一清理”,顶替、冒领工资的“死魂灵”无法潜迹,漏洞消失于无形。6年来,菜园集乡的干部、教师工资始终按时足额发放。
“财神”
杨秋莲的另一个绰号叫“财神”。
当然,这不是因为她有万贯家财,富贵绝纶,而是因为她总能帮群众找到发家致富的路子,屡屡“点石成金”。
从当所长那天起,杨秋莲就一直琢磨这样一个问题: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财政要想富足,仅靠节流是不够的,必须开源。
滩区的出路在哪里?财政状况如何改善?为此,她曾在长堤上徘徊过,在茫茫荒滩上思索过。
黄河大堤始建于清光绪元年,随着逐年加固修复取土,沿黄一线12000多亩盐碱涝洼地,变成闲置多年的“蛤蟆坑”。杨秋莲突发奇想:如果能把这相当于全乡1/4耕地面积的荒地派上用场,将是一笔多大的财富啊!
杨秋莲开始着手荒地开发的调查,繁忙的工作之余,找数据,查资料,搞论证。2000年春节过后,一份长达8000字的《关于万亩荒地开发的调查报告》就摆到了乡领导的案头。小小报告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一直思富、求富却致富无门的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乡党委、政府及时制定出台了《万亩荒地三年开发规划》,开发项目交由财政所实施。从此,泼辣的杨秋莲勇敢地挑起两副重担。
她两次组织100多名干部、群众赴郑州参观,六下郑州金水区养殖厂洽谈承包事宜。为不影响日常工作,每逢出差,杨秋莲都是搭乘夜车,夜里去,夜里回。为了筹措开发资金,她四方奔走,一趟不行两趟,两趟不行三趟、四趟。一个单位的领导不耐烦地说:“这么心急火燎的,难道这是你家里的事?”杨秋莲照样一脸笑容:“俺是财政所所长,乡里的事、群众的事,不就是俺自家的事?”
凭着热情、真诚和高度负责精神,杨秋莲引进开发资金300万元,吸引郑州等地的6个养殖大户前来投资开发,传授技术。目前,全乡已开发鱼塘、藕池、稻田等3600亩,亩均收入4000元,昔日的涝洼地变成了“聚宝盆”。菜园集万亩水产开发项目,被纳入全县“五个万亩开发工程”,被市、县评为水产开发示范乡镇。十几个村的近千名群众敲锣打鼓将一面上书“秋莲有双点金手,无用度地变宝盆”的锦旗送到乡政府。
东明县是全国著名的“西瓜之乡”,可是菜园集乡的群众没有种瓜的习惯,每年特产税比别的乡镇差一大截。滩区农民为啥不种西瓜?经调查了解,原来西瓜成熟时恰逢黄河汛期,河水只要一漫滩,别说西瓜,连根瓜秧都落不下。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秋莲听说,采用地膜覆盖技术种植西瓜,能使西瓜提前上市,可避开黄河汛期,很适合在滩区推广。她找到黄庄村农民栗金岭,一古脑托出自己的想法,帮其贷款3000元,又从自己工资中拿出500元钱买来地膜和早熟瓜种,让老栗试种。当年5月,老栗的西瓜赶在黄河汛期之前上市,亩收入达2000多元。于是,杨秋莲给乡党委、政府提出在滩区种植早熟西瓜的建议。第二年,全乡种西瓜20000多亩,收入2000万元,人均增收480元,上交特产税80万元。
杨秋莲听说邻县的曹县庄寨镇一家木材加工企业要设立分厂,便通过同学关系找上了门。开始,人家不以为然。杨秋莲一次又一次地登门,介绍乡里的良好环境、优惠政策。看到企业老板申海生的父亲年迈身体不好,秋莲每次登门都不忘给老人带去补品。一次次真诚的相邀,一次次礼貌的拜访,终于使申海生下定决心,投资800万元在菜园集乡办厂。
2000年底,杨秋莲被县政府评为“招商引资先进个人”。按县里规定,3万元奖金要由乡财政支付。乡领导提及兑现奖金的事,家境并不富裕的杨秋莲一口回绝:“招商引资是我的本职工作,咱财政还不宽裕,奖金免啦!”
“那个人”
人们困惑地称其“财主”也罢,感激地尊其“财神”也罢,了解她的同事、她的亲人,提起她却只有四个字的叹息:“唉,那个人……”
始于2001年4月的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中,她带领18名工作人员到风沙茫茫的滩区丈量土地。肆虐的河风,裹着黄沙打得人睁不开眼睛,一天下来,满头满脸满身都是粒沙。同志们怕她吃不消,劝她回去。秋莲用袖子抹把脸上的黄沙,认真地说:“丈量计税面积不是小事,不在现场心里不踏实!”
就这样,20天时间,他们完成了76个自然村、900多户、40000多亩土地的丈量任务。日晒、风吹、沙打,杨秋莲人瘦了、脸黑了,可是,每一块土地的方位、面积却永久地印在秋莲的脑子里。
杨秋莲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十几年如一日,一以贯之,令熟悉她的同事佩服、感动。提起秋莲,同事都会由衷地叹一声:“唉,那个人……真犟!”
在事业和家庭这架天平上,杨秋莲始终是向前者倾斜。刚当所长时,孩子还不到3岁,公婆都在外地,工资少,雇不起保姆,孩子无人照顾。杨秋莲有时只好把孩子锁在屋里,有时托付给邻居照看。
一次,她跟同志们到30里外的杜桥村去征收“四税”,夜里10点赶回家时,孩子已经满脸泪迹抱着没啃完的干馍睡着了。有一次,杨秋莲陪深圳来的客商考察投资环境,儿子得重感冒发烧40度,被邻居送进医院。送走客人,她才匆匆赶到医院,医生问:“你是孩子的亲妈吗?为啥孩子病成这样了,当妈的才知道?”面对善意的质问,杨秋莲无言以对。
由于工作忙,杨秋莲几乎将所有家务都抛给了丈夫。每每儿子放学缠着父亲做饭时,丈夫只能叹息:“唉,那个人……心里没装咱爷俩!”
单位到娘家只有10里之遥,杨秋莲一年却回去不了几趟。娘有时直抱怨:“你真是那么忙,连娘都不要了?”
杨秋莲满脸带笑地安慰老人:“啥时也不会忘娘啊!可娘也没病没灾的,闺女老在娘身边守着,工作一塌糊涂,您老人家脸上有光吗?”娘觉得秋莲说得在理,倒是没再计较。可是,有一次,娘真的病了,捎信让闺女回家看看,等了半个多月却没见着女儿的影子。后来,杨秋莲终于挤出时间,拎着一兜补品来看娘。而此时,娘的病早就痊愈了。
女儿风尘仆仆而来,急急匆匆而去,当娘的心里憋气,守着一大帮邻居抹着眼泪长叹:“唉,那个人……指望不上!”
这就是杨秋莲,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财政所长,将青春和年华,全部倾注在她钟爱的财政事业上,倾注到滩区这片热土中!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