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济南市财政局坚持从群众意见反映最集中,最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现象方面入手,结合财政部门的特点,在全局系统内普遍推行了政务公开,使群众了解财政,监督财政,从源头上有效地预防和遏制了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促进了财政队伍的廉洁勤政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逐级落实责任
财政部门推行政务公开,就是将工作秩序、内容、效率等向全社会公开,欢迎社会各界的监督,增强财政工作的透明度。为了切实有效地推行政务公开工作,财政局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由局纪委、办公室、组织人事处、财政监督处等部门组成了办事机构——政务公开指导办公室,办公室负责全局政务公开的宣传、指导、落实工作,督促检查各岗位实行政务公开工作情况,同时实行了领导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制,并设立了政务公开投诉举报电话,意见箱等多种形式的监督窗口,向全市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及时公布了举报电话,对举报投诉电话,及时做到有诉必理,有理必果,认真查处,收到了较好效果。
财政局在实行政务公开工作中,做到对全局公开的内容、形式、原则、对象、时间、地点统一规范,统一界定。主要领导“软”件、“硬”件一起抓,分管领导抓...
近年来,济南市财政局坚持从群众意见反映最集中,最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现象方面入手,结合财政部门的特点,在全局系统内普遍推行了政务公开,使群众了解财政,监督财政,从源头上有效地预防和遏制了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促进了财政队伍的廉洁勤政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逐级落实责任
财政部门推行政务公开,就是将工作秩序、内容、效率等向全社会公开,欢迎社会各界的监督,增强财政工作的透明度。为了切实有效地推行政务公开工作,财政局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由局纪委、办公室、组织人事处、财政监督处等部门组成了办事机构——政务公开指导办公室,办公室负责全局政务公开的宣传、指导、落实工作,督促检查各岗位实行政务公开工作情况,同时实行了领导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制,并设立了政务公开投诉举报电话,意见箱等多种形式的监督窗口,向全市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及时公布了举报电话,对举报投诉电话,及时做到有诉必理,有理必果,认真查处,收到了较好效果。
财政局在实行政务公开工作中,做到对全局公开的内容、形式、原则、对象、时间、地点统一规范,统一界定。主要领导“软”件、“硬”件一起抓,分管领导抓推动,抓落实,抓督查。要求各部门、各处室对本部门的行政职能,职权、相应的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具体工作岗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政务公开工作责任制。把公开的目标、任务、考核和责任追究结合起来,让“软”件变成硬指标。把任务细划分解到人头,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监察和办公室协调推动,监督检查,职能部门各司其责,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局面,保证了政务公开工作的推行。
二、建章立制夯基础,规范运作强监督
在实施政务公开过程中,济南市财政局着眼于改革、发展和稳定,坚持把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目标、重大改革方案、职工住宅建设、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干部提拔使用和领导班子廉政建设等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相继制定了《政府采购公开制度》、《经费审批公开制度》、《干部任用公开制度》、《财政局工作行为规范》及《服务承诺公开制度》等十几项制度,把公开的内容编印成小册子或文件发给大家。通过制度上墙,电脑查询,电子屏幕公布等方式,公开了各项办事事宜和行为规范,增强执法透明度,有效地防范了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对政务公开的内容,领导小组不定期地对各职能处室进行抽查,对办事对象发放评议单,实行了考核和评议制度。
在推行政务公开中,财政局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反映强烈的热点、重点问题,着重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了对内部的审计监督。针对今年的机构改革,人员调整和干部的任免等,重点抓了对领导干部离任经济审计。二是开展了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重点对财政支出的防汛、抗旱及小农水资金、国债资金、三峡移民安置资金从拨付到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跟踪问效,检查资金4600万元,有效地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对科以上干部的任用,实行民主推荐,民意测评,述职演讲,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任职试用等。四是结合财政制度改革,稳步实施了县区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集中统一核算”和企业会计委派制的试点。五是完善和规范政府采购制度,变暗箱操作为“阳光”采购。
三、建立政务公开载体,严格内部监督制约
为使政务公开透明化,从2000年初开始,财政局突出了“二建”。一是抓“窗口”建设。即在办公大楼内一楼大厅建立了契税征收、收费票据核发、住房公积金的发放、政府采购手续办理等服务大厅,政务公开宣传栏等。实施了“一个窗口”对外、“一个大厅”办理和“一条龙”“一站式”的服务。服务大厅还推行了文明办公活动,规范了服务程序,公开服务内容、标准、时限和纪律等。在服务大厅设立了政务公开触摸屏,住房公积金查询系统,把政务公开的内容全部输入电脑,办事对象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查询。建立了电子屏幕宣传栏,对一些重大事项,政务公开的内容,政府的规章、文件、政策和干部的任用及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公布和宣传。通过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有效的拓宽了政务公开的覆盖面,也便于办事群众直接监督。二是建机制。即建立了严格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把内部监督制约与外部监督制约紧密结合起来,收到了双管齐下、遏制腐败的良好效果。几年来,财政局注意从完善规章制度入手,把严格要求与严格管理结合起来,把建立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与道德规范结合起来,形成了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先后制定了“党内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财政部门廉洁勤政实施办法”、“廉政建设若干规定”等有关10余项规章,局党委班子实行了“小立法”,民主生活会形成了制度化。同时局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内部监督制约管理机制。局纪委还将关口前移、注意事前和事中的监督检查。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了腐败现象的滋生。
四、加快改革步伐,财政管理公开透明
许多腐败现象的滋生,均源于财政管理不透明,监督难以到位。为此济南市财政局加快了财政改革步伐。一是进行了财政预算改革。从2000年开始,改革了预算编制方法,细化了预算编制内容,实行了部门预算,使预算编制和财政支出,更加科学、透明,更有利于人大和群众的监督。去年,财政局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对全市449个行政事业单位推行了部门预算,并选择了计委、建委、经委、科委、教委、劳动局、民政局等七个有代表性部门将其部门预算的全部资料以及市筹基建、教育附加、支农支出重大支出项目一并输入计算机查询系统,提交人代会审查,受到了与会代表和委员们的一致好评,成为人代会的一个亮点。二是狠抓了全市财政系统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开展了会计执法检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支两条线”管理检查、国债资金检查、清理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和税源普查等。有效地打击了伪造会计凭证、造假账、截留、坐支财政资金和私设“小金库”的违法行为,查出违纪资金8600万元,维护了正常财经秩序,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工作制度和资金审批程序,在资金分配工作中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为防止个人说了算,财政局党委规定对重大项目审批和大额资金的分配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和集体讨论决定,提高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透明度。四是对财政系统的行政审批进行了改革,计划审批项目由原来的26项降到现在14项。参与了撤消合并收费项目42项,减轻企业和单位负担约8000万元。五是在去年机构改革中,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的规定,拿出了8个副处长的位子实行公开竞争上岗,机关16位符合条件的助理调研员和主任科员,通过公开演讲、群众评议和领导综合考察三个步骤,按得分多少依次排序张榜公布。对公开竞争上岗的全过程,市委组织部专门派人进行监督录像,并在济南电视台有关节目中播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湖北省沙洋县积极推进政府采购工作,将车辆保险、大宗办公用品、定点印刷、定点维修、环保绿化工作、修缮装饰工程等纳入政府采购范围。今年上半年,全县采购金额950.5万元,节约资金150万元。最近,去年的定点维修合同到期,县采购办将公务车辆定点维修重新实行公开招标,有5家企业参加竞标,结果3家被确定为定点维修企业。图为竞标现场。
(李君谢俊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