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以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研究财政风险问题。我们应如何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对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入地思考,因为财政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也是政府防范各种经济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我们必须防患于未然。本文结合天津市目前潜在的财政风险状况的实际,提出了一些对策,对这一问题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天津市的财政风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财政收入具有脆弱性的一面。天津市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较高,且经济效益普遍比较低。而在财政收入中,摩托罗拉等几个大型企业缴纳的税收比重过大,导致这些企业的效益直接影响到财政收入的稳定性。二是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风险。天津市的人口年龄结构趋向老化,且众多国有企业老化,使大批职工提前退休,这都加剧了养老保险收支的矛盾。加入WTO后,产业结构调整所形成的磨擦性失业的大量增加,这个矛盾更加突出。三是地方金融风险。入世后,外资金融保险机构的进入,将加剧国内金融保险业的竞争。外资金融保险企业规模庞大,资金实力雄厚,在竞争中占明显优势,使天津市地方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进一步扩大。由于金融企业涉及面很广,一个金融企业的倒闭可能产生一系列连锁反映,也会转化为财政风险。四是财政外债风险。由财政提供担保的外债,由于在立项、使用和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债务拖欠问题十分严重,特别是随着偿债高峰期的到来,给财政带来的还款压力越来越大。到2000年底,由市财政负责管理的外债余额达21.8亿美元,有拖欠或展期行为的项目约占90%。
今后天津市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重视财政风险的防范。从近期来看,要在保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基础上,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财政储备制度,研究增加财政储备的方式和途径
建立财政储备制度是防范财政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验。以香港为例,香港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建立财政储备制度,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财政储备,2000年财政储备达4400亿港元。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香港经济一蹶不振,为刺激经济,香港政府在不能增税的情况下动用财政储备扩大支出,对稳定香港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加入WTO后,从防范财政风险的角度看,天津市也应建立财政储备制度。储备资金的来源包括:财政历年结余;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通过开发和利用国有资源性财源增加财政储备,例如对国有土地实行收储制度,对广告、出租车经营权实行有偿使用,等等。
2.建立财政风险预警系统
要把防范财政风险作为财政常规性工作之一,通过财政风险指标对财政风险变化情况进行跟踪,及时了解财政风险的变化情况,当这些财政风险指标超出安全范围时,及时预警,并采取应对措施。我们认为,应由市局一个处室专门负责对财政风险的监控,建立财政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一是收入风险指标。主要跟踪重点纳税大户财务指标和纳税情况,当重点税源户收入进度出现严重失常时,及时预警。二是外债风险指标。主要是财政担保的外债总额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和外债拖欠率两项指标,当外债担保额超过财政收入50%或外债拖欠率超过50%时,要及时预警。三是社保基金缺口风险指标。主要考察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占支出的百分比、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占财政收入的百分比,并依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警戒线。四是地方金融企业经营风险指标。可根据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监管所采用的相关指标对地方金融企业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状况和资产流动性进行综合考察。财政可根据这些指标掌握企业经营状况,防范金融风险。
3.化解现存财政风险
对地方金融企业财务监管是财政一项新的工作,目前最紧要的是做好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掌握企业财务的基本状况,加强对地方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以及风险比例管理。财政定期检查地方金融企业资产、负债和风险情况,建立按月向财政部门报告经营情况的制度。
面对日益严重的外债拖欠问题,天津市财政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尽快加以控制。建立必要的财力制约机制,根据财力状况确定财政担保的债务最高限额,超过最高限额后的外债,财政不再担保。根据债务的拖欠情况随时掌握担保规模,当债务拖欠率达到50%时,财政即停止担保。我国加入WTO以后,外债形势也将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金融组织将不再把我国视为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优惠贷款将逐渐减少,财政也要根据形势变化逐步摆脱这种被动式的担保。同时,我国加入WTO以后将进一步对外开放金融服务领域,国内企业的融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也客观上为财政退出担保创造了条件。
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和管理,主要是在进一步提高征缴率的基础上,探索补充社会保障基金的新渠道,有步骤地变现部分国有资产,用于扩充社会保障基金,还可以考虑发行社会保障彩票等办法,筹措新的资金。
从长期来看,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还必须解决如下根本性的问题:一是进一步转变财政职能。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要进一步退出竞争性领域,主要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要,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这是建立稳固平衡强大财政的需要,也是防范财政风险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强支出管理,提高支出效益。支出效益包括两个层次,即决策效益和管理效益。近年来天津市通过政府采购等加强支出管理的措施节省了财政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这种效益称之为管理效益。但是如果决策失误,不该建的项目立了项,就是在浪费资金,财政支出也是低效益、零效益,甚至是负效益。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序,每一个项目都要充分通过民主决策,专家评估和论证。二是要特别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天津市财政的后续财源,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有利于稳定就业和稳定经济,而且其中的一部分企业迟早要发展成大型企业。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台湾之所以损失最小,就是因为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支撑起了半壁江山。因此,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财政与工商等部门一道,简化企业登记注册手续,实行再投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扩大再生产,并继续加强对收费、基金的管理,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保护好税源。